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亮辉 《土工基础》2019,(4):428-43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核心区的深基坑工程大多紧邻正在运营的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开挖必须满足临近地铁区间隧道严格的变形保护要求,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基坑支护设计由强度控制转变为变形控制。结合深圳中心区紧邻地铁区间隧道深基坑工程实践,介绍了基坑设计、施工和全过程监测,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基坑开挖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基坑变形情况及其对地铁的影响。对监测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该类型基坑的设计分析方法和施工措施,给类似深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州市某运营双地铁隧道与车站紧邻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施工方案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指出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对地铁隧道与车站结构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地铁隧道监控表明,分区分层分级基坑开挖可满足地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两侧均邻地铁隧道的深基坑施工中, 为确保基坑和地铁隧道的安全, 尤其是正在运营中的地铁 1 号线的稳定,介绍了工程中采取的基坑围护体系优化、" 分区、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 " 开挖和信息化施工等专项技术措施。工程实现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标, 又确保了地铁运营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某邻近地铁的超大深基坑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深基坑的支护和土方开挖技术。由于基坑距离既有地铁线路较近,为更好地保护地铁,根据时空效应原理,按照"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采用分坑施工、分区开挖的方案,各分基坑内土方再按照"盆式+台阶式"开挖的形式进行施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保证了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5.
孔娟 《土工基础》2019,(3):276-279
地铁隧道结构上方基坑开挖土体卸载会扰动基坑周围土体,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场的改变,从而导致基坑下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根据基坑开挖对隧道结构影响的计算变形值,优化施工开挖方案,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地铁隧道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适当对地基土进行加固,采用抗拔桩及抗隆起板,分层分块开挖可有效控制基坑下方地铁隧道的变形;施工中选取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施工工艺、信息化施工是地铁保护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采取的控制基坑下方隧道结构变形设计方法和施工措施可以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荣超后海大厦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了该基坑开挖对下方运营隧道的影响,并从土体加固、开挖方法、施工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控制隧道变形的措施,保证了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7.
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临近地铁隧道的广州南站汽车客运站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经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两者的位移值及发展趋势均较吻合,基坑工程开挖对地铁结构有一定影响,在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地铁结构位移较小,对正常运营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顾伟文 《建筑施工》2023,(12):2403-2405+2409
为减小邻近浅埋地铁隧道的深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详细介绍了基坑开挖的施工难点、开挖策划以及实施效果。通过对深基坑进行合理的分区、分块施工,保证了地铁的正常运营。总结了施工中的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城市高层建筑施工中进行基坑开挖必然引起周围地层移动,从而造成临近地铁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最终对地铁正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结合广州地区的一个实际基坑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深基坑施工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水位下降对区间隧道二衬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下,基坑施工不会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地铁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研究成果为基坑的设计、施工及地铁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紧邻运营地铁的基坑工程会引起区间隧道或车站的变形,进而影响地铁线路的安全和结构耐久性等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靠近地铁一侧采用套管咬合桩,加大靠地铁一侧坑底裙边加固的宽度和深度,两基坑采用对称、分层、分部开挖的方案,区间隧道的变形和裂缝宽度均小于控制值,可保证运营隧道和车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依托南京2号线某商业综合楼基坑开挖实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基坑开挖全过程,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的安全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基坑土体分层开挖及坑外降水对临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可供日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某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阐述控制地铁隧道沉降变形的相关设计技术措施,分析深基坑开挖时邻近地铁隧道的监测数据。基坑开挖期间,应采用自动化静力水准监测等技术,对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确保地铁结构和运营安全。研究监测数据,总结地铁隧道受邻近工程施工扰动变形沉降的规律,可为变形沉降机理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地铁隧道上方开挖的基坑工程,如何控制下卧地铁隧道变形是保证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关键问题。以重庆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基坑工程为例,考虑原方案在开挖组织中施工进度缓慢对基坑、隧道结构的不利影响,从优化开挖程序、机械配合方案、缩短基底暴露时间的角度进行安全保护方案的局部优化,采用分层分区不分段同步开挖和机械设备配套施工开挖基坑土石方,进一步优先保障轨道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地铁上盖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存在,虽数量不多,但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设计时必须认真对待。对轨道交通结构的保护是地铁上盖建筑设计区别于普通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介绍一个地铁上盖建筑的设计实例,在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结合上部结构对基础设计的要求、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的影响、地铁隧道结构特点,根据该项目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该项目地下洞室理论分析及岩土工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基坑开挖、基础施工和永久使用阶段不危及下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项目施工全过程,地铁均在运营,监测数据表明,地铁隧道结构位移和本文数值模拟分析基本吻合,地铁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5.
基坑开挖施工监控对临近地铁隧道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海某深大基坑开挖工程为例,详尽阐述了其控制地铁隧道变形的相关技术措施和地铁监护管理经验。同时结合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就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远程监控系统、隧道内沉降位移自动化监测等手段,以及采取严格的地铁隧道变形保护措施,对基坑开挖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在基坑开挖期间,隧道结构的沉降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地铁结构及运营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可供地铁监护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区公建项目在靠近上海地铁11号线的区域进行大型基坑开挖,导致11号线隧道水平径向收敛变形持续增大,影响了11号线正常运营的安全。通过采用双液微扰动工法及一定施工措施,在地铁运营期间对11号线隧道两侧受扰动土体进行加固。并改善隧道收敛变形情况,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坑开挖引起下方隧道的变形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海东方路下立交工程中,进行大面积深基坑开挖期间,严格控制地铁隧道由于上方基坑开挖卸载引起的变形量,保证下方地铁二号线的正常运营,施工难度极大。作者从施工工艺上分析了开挖卸载对下卧隧道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隧道变形的施工控制措施,采用了考虑时空效应的施工方法进行开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韩畅 《城市勘测》2016,(4):172-176
软土地区邻近地铁运营线路的深大基坑开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运行中地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是整个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梅中区间还建楼基坑工程,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支护及加固技术措施的变形控制效果,对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减少基坑开挖对紧邻地铁隧道影响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维 《土工基础》2023,(6):871-876
徐州某深基坑工程邻近地铁隧道及车站,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介绍了基坑支护难点、支护方案选型过程及支护设计计算结果,为了准确分析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及车站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进行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二维、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对二维、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信息化施工建议。施工期间的基坑监测成果表明,实测值均在设计允许值范围内。基坑支护方案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地铁隧道及车站,可为地区类似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晓波 《建筑施工》2020,42(8):1395-1397
针对紧邻地铁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地铁隧道变形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结合上海万源城A街坊商办项目,研究了控制地铁隧道变形的施工技术。通过在土方开挖时采用分段、分层垂直对称开挖,回筑过程中增加临时钢换撑等措施,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地铁隧道的不良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了地铁的安全及正常运营,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