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该文在新疆阿图什哈拉峻地区地下水系统模型识别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水文地质参数,建立了地下水预报、预测模型,对三种设计开采量:在2001年现状开采2779.65×104m3/a的基础上增加250×104m3/a、2000×104m3/a、4000×104m3/a进行了连续10年地下水水量、水位开采变化预报,结果比较显示:第一种方案新增开采量较小,10年间引起的水量、水位变化不明显;后两种方案地下水位将不断下降,与之相关的蒸发量和泉溢量都逐年减少,但总的趋势不断减缓,第十年仅动用储存量变化量94.4×104m3和103.2×104m3,水量变化基本达到稳定。10年累积平均水位降为0.46m和1.008m,随着水量逐渐趋于平衡,第十年间平均水位降仅为1~2 cm,虽然开采期末的水位降还要大一些,但在开采期后会得到较大恢复,与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相符。随开采量的增加,降落漏斗不断扩大,降落漏斗区正好位于新增开采区处,与预计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吴世艳  杨国勇 《山东水利》2007,(11):19-21,27
分析了济宁黄金屯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立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用数值法评价了水源地第四系孔隙水的允许开采量,提出了两种开采方案:(1)以现有开采井为抽水井,开采量为1.0×104m3/d;(2)水源地扩大开采规模,新增3眼抽水井,开采量为1.8×104m3/d,分析了两种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水量平衡表,对开采方案进行了论证,并提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使用数值模拟法(GMS模拟软件)及开采系数法计算广花盆地的可开采量,以合理地评价广花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潜力,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结果表明:构建的地下水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可为研究区提供合理的地下水水流模拟结果,在整个模拟期共730 d中,第60、180、540和730 d的标准化残差均方根分别为4. 996%、4. 043%、6. 517%、6. 787%。以可开采水位最大降深5 m作为岩溶含水层抽取水量的约束条件,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2 997. 78×104m3。采用可开采系数法计算得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4 015. 10×104m3。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为7. 3%,两种方法相互验证,结果较为可靠,最后提出广花盆地应急备用水源地地下水管理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京房山岩溶水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北京房山岩溶水应急水源地的持续开采能力,在概化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拟合较好。利用验证后的模型,进行了枯水年条件下三种开采方案的预测评价。结果表明,以现状开采量持续开采至2014年末(2 332×104 m3/a),岩溶水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地下水位没有明显变化;若增加一倍开采量,则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3.17m/a,泉水流量减小;开采量为7 300×104 m3/a时,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增大到8.96m/a,且泉水出现断流。维持现状开采量是合理的持续开采方案。研究结果为应急水源地持续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焉耆盆地地下水合理开采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焉耆盆地大量引用地表水灌溉,造成地下水水位大面积上升,引发严重土壤盐碱化的现实状况,设计了5种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表水引水量的方案,并运用数值模拟模型对各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焉耆盆地合理地下生态水位上限是防止地表土壤盐碱化的地下水水位,埋深为3.2 m;下限是防止地表植被退化的水位,埋深为4.5 m。根据不同开采方案的模型预测结果,结合地下水生态水位,并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确定焉耆盆地不引起地表生态环境退化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3.8亿m3/a。  相似文献   

6.
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分析了廊道的水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廊道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用之于陕北佳县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工程,确定了开采方案,同时计算了开采方案枯水期廊道取水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木头峪地下水廊道开采方式允许开采量为16 900 m3/d。建立的廊道取水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廊道的水流特征。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案优选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以"等效渗透系数"及"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方案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并分别计算其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取水量。考虑枯水期的衰减程度、施工难度、造价及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4眼渗流井开采"为最佳方案,其平水期总开采量为35 400m3/d,枯水期总开采量为27 500m3/d。  相似文献   

8.
尚新红 《治淮》2010,(1):6-7
<正>一、城区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城区供水现状安徽省阜阳市城区目前主要以开采中深层地下水为水源,郊区以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水源。根据实地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2007年阜阳城区总供水量7050×104m3,合19.3×104m3/d,其中地表水供水438×104m3,地下水供水量6612×104m3。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有限元的FEFLOW软件,以黄龙工业园引水工程水源地为例,在充分研究该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的情况下,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对地下水开采20 a后的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按照承压水开采量为15 800 m3/d,潜水开采量为5 000 m3/d,经过20 a的开采,该工业园区并没有因连续开采而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这说明按照该开采量进行地下水开采,采补近于平衡,具有补给保障,开采方案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郊最大淡水湖柴窝堡湖每年有7 754×104m3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进湖,但目前每年开采量却达到9 500×104m3,这意味着柴窝堡湖的水每年超标开采1 800×104m3,目前正受到地下水位下降和污染的双重夹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亟待加以治理及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博斯藤湖生态输水对周围地下水及其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文章基于Visual MODFLOW模型和实测资料构建了博斯腾湖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生态输水期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河流入渗、地表水入渗以及降水入渗为博斯腾湖生态区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并且降水入渗补给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为显著;在输水面积不断扩大而输水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地下水入渗量呈增大趋势并达到1.65×104m3/d,补水效果十分显著,生态恢复区地下水位在入渗补给作用下不断提升,并最终趋于稳定。对地下水均衡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气象水文条件,其中地下水的排泄、径流和补给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受到生态补水活动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可为博斯腾湖补水方案的优化及生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单井出水能力,布井区选择含水层厚度大、补给条件好、地下水富集且埋藏浅的奔滩—长城则—伞银底芹河古河槽地段,面积为97.59 km2。根据抽水试验,采用控制性数值试验方法,确定设计单井抽水量为1 000、1 500、2 000m3/d,开采井间距为1 600、2 000 m,组成6种开采方案。通过开采方案优选,最终确定了芹河水源地管井开采推荐方案:平均布井开采地下水,设计单井抽水量为1 000 m3/d,井间距为1 600 m,开采井数为39眼,总开采量为39 000 m3/d。  相似文献   

13.
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水资源与工程概况八五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东部,宝清县境内,土地总面积12.3×104hm2,耕地5.47×104hm2,地表水可利用量9 800×104m3,地下水可开采量4 183×104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 052×104m3,水资源量2 565 m3/hm2。农场本着先用地表水、后用地下水;先用过境水、后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振民  武强  付守会 《水利学报》2004,35(9):0063-0067
本文采用响应矩阵法,以地下水水位为约束条件,以水资源最优开采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模型,模拟计算出位于山东省泰山南侧的被研究区地下水优化开采量以及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实现被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及开采布局进行调整和控制,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合理配置,优化供水结构和工业结构,调节各行业的用水类型和用水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MODFLOW软件构建了青海省格尔木河流域地下水运动模型,模拟了已建133口开采井地下取水在未来720d内对流域泉水溢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下,未来720d内绿洲区和盐化草甸区泉水溢出量为0. 443亿m~3,模拟区储水量变化量为-339万m~3,结果为负均衡,说明地下水开采挤占维持绿洲生态泉水溢出量,后期应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逐步用地表水代替地下水,以保护流域生态绿洲需水。  相似文献   

16.
根据陕西省吴堡县岔上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Visual MODFLOW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经过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获取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比设计了9种开采方案,选取了最为合理的开采方案,最终得到岔上水源地平枯期允许开采量均为6 880m3/d。根据模型预报结果,水源地目前的设计开采量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滞洪型水库蓄水的水环境影响及协同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佛寺水库为例,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调控解决蓄水带来的环境负效应.通过建立库区水环境统一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预测水库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解决水库蓄水产生的环境负效应进行方案的优化选择.最终提出该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库供水的最优方案:蓄水位46.5m、开采量20.0万m3/d.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将会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数据交互关系,将二者进行耦合迭代,计算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将其应用于新疆鄯善县。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当地地下水可开采量和超采量分别由现状年的23469万m3和18592万m3衰减到2030年的13730万m3和0万m3,较好地解决了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准确量化难题,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0年以来实施的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及湿地生态补水措施,建立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及尾闾湿地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及湿地补水前后地下水变化情况,评估刁口河恢复过流及尾闾湿地补水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刁口河恢复过水及尾闾湿地补水对地下水具有积极补给作用,在2010年、2011年、2013年生态补水期间,刁口河沿岸地下水渗漏量分别为10.2万m3/d、10.6万m3/d、9.2万m3/d,刁口河尾闾湿地周边地下水渗漏量分别为1.4万m3/d、2.7万m3/d、1.03万m3/d;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补水区及周边地下水水位抬升明显,刁口河沿岸及尾闾湿地周边地下水抬升范围分别为950~1 100 m和800~1 100 m,地下水位最大抬升幅度分别为60~80 cm和35~46 cm。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选择响应矩阵法作为模拟优化模型的耦合集成方法,将其应用于地下水系统开采方案优选中。首先针对具体问题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用GMS中的MODFLOW模块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矩阵法表示开采量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开采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用户的用水需求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要求,建立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了最优的开采方案及对应的最优开采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