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邯钢2180酸轧机组对板形要求非常严格,轧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产品板形质量。机组通过对轧机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分析,优化了轧机控制模式、弯辊力和CVC位置值,评估轧辊影响,从而有效改善了产品板形。  相似文献   

2.
惠升谋 《轧钢》2017,34(5):49-52
结合湛江1 550 mm酸轧机组入口活套的设计分析结果及其控制方式,对常用的活套设计提出了有关的计算公式。具体阐述了该机组活套的工艺、设备选型、机组控制联锁和设备结构设计应考虑的技术要点,对常见活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了活套基本原理和结构类别,结合具体的工程对活套进行了优化设计,阐述了活套设计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3.
因首钢迁钢2 160mm热轧生产机组不能生产(1.5~1.6)mm×(940~1 400)mm薄窄规格SPA-H高强耐候钢,为保住战略客户,首钢采用冷轧工艺在顺义冷轧开发生产此钢种的薄窄规格产品。介绍了冷轧工艺开发SPA-H耐候钢的方法和过程,首先将热轧带钢通过酸轧机组生成冷硬带钢,冷硬带钢再通过连续退火机组生成最终冷轧产品,通过优化酸洗、轧制、碱洗、退火、平整等工艺,首钢顺义冷轧成功生产出冷轧SPA-H产品。该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好的特点,用该产品制造的集装箱完全可满足用户要求,可替代同品种的热轧卷板。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冶金产品结构,扩大板带比,上海梅山冶金公司热轧板厂从日本新日铁堺厂引进了1422mm全连续式轧机,设备总重2.5×10~4t。主轧线上设有步进式加热炉1座,VSB立辊轧机、粗轧机5架、精轧机7架、层流冷却系统1组、卷取机3台和横切、分卷机组各1套。该轧机预计1994年5月投产。一期生产1.5~2.7mm厚、600~300mm宽的板卷115.4×10~4t/a。  相似文献   

5.
对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酸洗、轧机的速度进行分析。阐述其速度配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减少辅助时间,适当提高入口速度,可以提高机组速度;单位卷重>19 kg/mm时,轧机是影响机组速度的主要因素;单位卷重≤19 kg/mm时,酸洗是影响机组速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蚴赘智ǜ? 160 mm热轧生产机组不能生产(1.5~1.6) mm×(940~1 400) mm薄窄规格SPA-H高强耐候钢,为保住战略客户,首钢采用冷轧工艺在顺义冷轧开发生产此钢种的薄窄规格产品。介绍了冷轧工艺开发SPA-H耐候钢的方法和过程,首先将热轧带钢通过酸轧机组生成冷硬带钢,冷硬带钢再通过连续退火机组生成最终冷轧产品,通过优化酸洗、轧制、碱洗、退火、平整等工艺,首钢顺义冷轧成功生产出冷轧SPA-H产品。该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好的特点,用该产品制造的集装箱完全可满足用户要求,可替代同品种的热轧卷板。  相似文献   

7.
宝钢3套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守群 《轧钢》1999,(3):39-42
介绍了宝钢1420、1550、2030mm3套冷连轧机组采用的板形控制技术:1420mm机组的CVC技术,1550mm机组的UCMW机型,2030mm机组第5架的DSR技术。分析了3种不同板形控制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其设备结构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3 我国的现状及其差距3.1 发展历史沿革 1949年前,我国仅在汉阳、上海、鞍山、太原等地有几套手工操作的横列式中小型轧机。50年代初期,我国引进了原苏联、东欧国家的技术及3套机组,其中φ500mm横列式中型轧机1套(轧合金钢)、φ300mm连续式小型轧机1套、φ250mm半连续式棒线轧机1套。同时自行设计与制造了φ500mm横列式中型轧机1套、φ430/φ300mm横列式小型轧机1套。 1958年以后,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按  相似文献   

9.
《金属世界》2010,(2):76-76
<正>近日,宝钢集团梅钢冷轧厂酸轧机组顺利试轧制出厚度达1.214mm的超极限厚度材。据了解,今年1月份,梅钢冷轧厂接到了165t厚度为1.21mm的期货合同,但酸轧机组设计最大轧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衡阳华菱连轧管有限公司Φ180 mm PQF连轧管机组的产品定位、工艺流程,同时对该机组的穿孔机、PQF连轧机、脱管机、微张力定径机的技术参数和设备特点以及工艺控制系统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首钢京唐公司2 230 mm酸轧机组板形控制手段,模拟仿真了CVC、ESS辊型的板形控制能力。针对生产中的板形突变问题,对现场生产热轧来料凸度及性能进行了测量,定量研究了热轧来料对冷轧板形控制的影响。规范了热轧来料凸度要求及热轧工艺控制,使酸轧过程中的板形突变比例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
张维召 《轧钢》2018,35(1):82-84
从轧制前原料条件和轧制控制两方面分析了邯钢2 180mm酸轧机组产品板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热轧卷原料、酸洗质量、轧制力、弯辊力、轧辊热凸度、轧辊类型选择等。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提出了设定目标曲线、CVC轧机设定、压下率控制和乳化液分区控制等措施,得到了CVC轧机板形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冷轧平整机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问题,分析了平整液残留的原因,根据吹扫系统吹扫位置分布以及压缩空气管路控制,采用了调整喷嘴角度、增加喷嘴数量、清理疏通气帘和导流槽以及定期检查压缩空气过虑装置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宽度1 800 mm以下规格带钢平整液残留缺陷,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冷轧平整机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问题,分析了平整液残留的原因,根据吹扫系统吹扫位置分布以及压缩空气管路控制,采用了调整喷嘴角度、增加喷嘴数量、清理疏通气帘和导流槽以及定期检查压缩空气过虑装置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宽度1 800 mm以下规格带钢平整液残留缺陷,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黄爽  张泽朋 《轧钢》2016,33(3):77-78
针对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 250 mm热轧生产线因缩颈补偿后立辊关闭异常导致带钢头部宽度偏窄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该问题的原因,通过将二级控制系统下发缩颈补偿参考值的方式由一次下发改为分步下发,且每次下发限定为2.5 mm,并按带钢宽度、钢种的不同对缩颈补偿参数值进行优化,解决了带钢头部宽度偏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保忠  王德斌  刘光远 《轧钢》2021,38(5):86-89
针对宁波钢铁有限公司1 780 mm热连轧带钢生产线精轧机组多次出现带钢镰刀弯、轧烂等缺陷,甚至出现堆钢事故严重影响生产顺行的问题,对影响板带钢轧机刚度精度、刚度对称性、刚度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提高轧制力检测精度、辊系横向刚度精度、液压系统性能及轧机刚度对称性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使板形控制稳定性,换品种、规格轧制稳定性,开轧计算精度及设备状态均得到明显提升与改善,保证了轧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王建功 《轧钢》2016,33(3):79-81
分析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 580 mm热轧生产线轧制薄规格带钢时甩尾问题的原因,开展一年多的工艺技术攻关后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使该生产线轧制薄规格带钢时,尾部轧制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甩尾事故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吕长宝 《轧钢》2015,32(4):16-19
针对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1 700 mm生产线生产热轧酸洗带钢时氧化铁皮压入缺陷严重的问题,分析了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带钢化学成分中Si含量较低,精轧时产生的三次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而致。同时,试验分析了Si含量对氧化铁皮起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硅钢(w(Si)<0.03%)在900~1 100 ℃范围内氧化铁皮生长迅速,极易起泡、破裂,易产生月牙形氧化铁皮压入缺陷;此外,氧化铁皮过厚、破裂易导致工作辊氧化膜剥落,粗糙辊面易造成氧化铁皮、氧化膜压入缺陷。为此,提出了采用“低温快轧”的措施,可避免该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首钢迁钢2.0 mm厚以下规格钢卷在轧制过程中带钢头部穿带及尾部抛钢过程不稳定,易导致带钢头、尾部20~30 m范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浪形缺陷,而此缺陷因用户开平能力较弱,无法得到消除,易引起板形质量问题。针对此问题,对2.0 mm厚以下薄规格带钢采用平整工艺,通过分析及多次试验摸索,制定了合理的平整工艺参数,并针对卷取机助卷辊硬度较大造成平整后带钢尾部中浪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保证了首钢迁钢薄规格带钢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刘首跃  魏义新 《轧钢》2017,34(1):46-50
加工硬化的带钢具有内应力大、屈服强度大、屈强比高、延伸率小以及板面瓢曲浪形等特点,如何获得满足客户板形质量要求的冷硬带钢商品卷材一直是业界难题。本文针对国外某重卷机组改造工程,通过对冷硬带钢板形矫直工艺和设备的研究,采用复合矫直工艺及其配套设备,对其进行矫直加工,提高了冷硬薄带钢的板形质量。该机组于2014年10月完成改造并投入生产,目前生产稳定,可实现0.196~0.4 mm×914~1 250 mm,ReL≤900 MPa冷硬薄带钢的板形矫直并提供商品卷,产品实物质量优于合同保证值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