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定量混合3种粒度分布相对均匀的颗粒体系分样,得到粒径范围为20~110μm的多峰粒度分布标准物质。分样的粒度分布通过光学显微镜测量得到,量值溯源至He-Ne激光波长;标准物质的量值通过分样的粒径分布和混合比例计算得到。该标准物质已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一级标准物质(编号为GBW12053),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利用研制的多峰粒度分布标准物质考察了国内主要厂家的激光粒度仪和国外品牌马尔文粒度仪的分辩率,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粒度仪分辨率相差较大,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激光粒度仪相差也较大。我国大部分厂家生产的激光粒度仪分辨率达到马尔文MS2000的分辨率,个别厂家的粒度仪接近或达到马尔文MS3000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激光粒度法与筛分法测量洗煤泥粒度分布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能恰当描述高浓度黏稠物料粒度分布的方法,以洗煤泥为代表物料,通过筛分法与激光粒度法对比实验,研究激光粒度分析技术法应用于浓密膏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激光粒度法对于小粒径范围的测量更敏感,较筛分法更适于洗煤泥的粒度分析,推测该方法也适于其他种类浓密膏体的粒度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铝粉体粒度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铝生产工艺分解过程中氢氧化铝粒度检测的结果对分解系统的稳定和产品氧化铝的粒度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氢氧化铝粒度的测定方法很多,目前用来监测粒度的方法有筛分法、马尔文激光粒度法、库尔特全自动颗粒粒度分析、颗粒计数器分析等,综合各种分析结果可得到氢氧化铝的全粒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亚利桑那(ISO12103-A2)试验粉尘为原料,通过研磨、筛分、沉降分离等技术,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样品粒度分布进行测试表征,成功制备出累积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所对应的粒径(D_(50))在1.7~19.4μm粒径范围的9种宽粒径分布的试验粉尘。通过可重复性试验,证明研制的每种粒径范围的亚利桑那试验粉尘是可重复制备的。  相似文献   

5.
筛分法是传统的颗粒分析方法之一,也是黄河泥沙分析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频次较高的方法之一.激光法是黄河泥沙分析中引进的新一代颗粒分析方法.为了探讨这两种分析方法成果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黄河泥沙样品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测试,资料表明激光法的测试结果系统偏粗.经过对测试样品中数粒径以及平均粒径的相关分析,它们的相关系数R均为0.96,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测试粒度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介绍了不同原理仪器粒度测试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对测试结果准确性应如何评价。用筛分法和激光法对氧化铝样品进行测试对比,初步分析结果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筛分法和激光法测试粒度分布在质量(体积)累积分布达到50%时,测试结果相差最小,不同的粒度组成、颗粒的形状都会造成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激光粒度法测试结果与库尔特法、沉降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库尔特颗粒粒度计数仪、岛津离心粒度分析仪对玻璃微珠、聚苯乙烯微球、钨粉、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等6种不同类型的粉末进行了测试,并对几种测试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法测试的结果重复性较好;对于粒径范围窄的球形粉体,几种仪器测得的中位径具有可比性,粒度分布曲线也相似;对于粒径范围较宽的球形粉体和不规则形状粉体,测得的中位径和粒度分布曲线一般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尤帆  耿向 《计量学报》2021,42(3):380-387
用筛分法和激光粒度法联合测定陆源碎屑岩粒度,对激光粒度法的分析数据进行了校正,以保证两种方法的分析数据配套衔接。通过对比不同地质年代沉积岩的岩心校正前后概率累积频率曲线,校正后的曲线能更好地表征碎屑岩粒度的分布。对影响马尔文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背景测量的进样器搅拌转速A、泵速B、超声强度C三个因子进行L9(34)正交优化设计,筛选出最优的测量条件是A取600r/min,B取2000r/min,可使背景测量稳定,并得出它们对背景测量影响程度可用B>A>误差>C表示。用仪器自带的9个标准物质校正了粒度标准曲线,粒度标准曲线与仪器标准曲线的加权残差小,在0.795%~2.934%之间。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0.24%~0.33%之间,适用于各种地质年代陆源碎屑岩的粒度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立敏 《中国计量》2014,(6):105-107
正一、概述颗粒的粒度分析方法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方法被逐步淘汰,有些方法得到了改进和发展(如激光衍射法、动态光散射法等),并在生产和科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激光衍射法、显微图像法、电阻法、光透沉降法、筛分法等)。本文选择了目前常见的激光衍射法、显微图像法、电阻法、光透沉降法4种不同测量原理的粒度分析方法,邀请国内实验室合作进行比对实验,对粒度分布范围在(1~100)μm的玻璃微珠颗粒进行粒度分析,对各类统计粒径进行数据比对,以验证这几种粒度分析方法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以甲氧基嫁接高岭石复合物为前驱体,利用插层-剥片法对高岭石片层进行剥离,制得超细高岭石样品;以张家口高岭石原矿为对比测试样品,分别采用激光法、图像法和电阻法测试高岭石原矿样品和超细高岭石样品的粒径。结果表明:3种测试方法均可用于高岭石的粒径测试,测试结果相差较小,粒径变化趋势一致;高岭石原矿粒度分布分散,超细高岭石粒度分布集中;在张家口高岭石原矿粒径的测试中,激光法测试结果偏大,电阻法测试结果偏小,图像法测试结果居中,优先选择图像法;在超细高岭石粒径的测试中,图像法测试结果偏大,电阻法结果偏小,激光法测试结果居中,优先选择激光法。  相似文献   

11.
激光粒度仪颗粒联测的结果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激光粒度仪的硬件、软件等方面差异对粒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用4种颗粒形状不同的粉末在不同公司生产的激光粒度仪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重复性很好;对于球形粉末和形状较规则的粉末,大部分激光粒度仪测得的中位径值之间可以比较;而粒径范围较宽和不规则形状粉末,个别仪器测量的中位径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高温气冷堆用石墨机械磨损颗粒粒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温气冷堆3种典型堆用石墨材料,通过机械磨损的方法取样石墨颗粒,采用粒度分析仪进行颗粒粒径分析,得到石墨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并同已有的联营高温气冷堆和10 MW高温气冷堆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为后续高温气冷堆石墨粉尘行为研究提供支持。结果表明:高温气冷堆典型堆用石墨材料因磨损产生的颗粒粒径特征与机械磨损条件有直接关系,相同磨损条件下不同石墨材料产生的颗粒粒径具有类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程益军  宋鹏 《中国粉体技术》2010,16(4):23-25,30
为了分析、对比激光粒度仪与透射电镜两种方法对同一颗粒样品粒度测试结果的差异,以氧化锌粉末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不同粒级的样品,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粒度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结果表明:氧化锌粉末粒径越小,则团聚越明显,造成两种方法的测量值相差越大,3个样品分别相差约760、170、100倍。两种测试方法各有优势,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华 《福建分析测试》2005,14(2):2170-2172
本文用SKC-2000型光透过式粒度分布测试仪和JL-1155型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对偶氮二甲酰胺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结果作了相关对比,找出二种测试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二种方法原理不同,但在偶氮二甲酰胺产品的粒度测试中,通过参数矫正可实现二法的数据转换,从而能够快速进行偶氮二甲酰胺细度系列品种的生产监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筛分、手工研磨和高速剪切方法对 CL-20进行预处理,制备出了不同形貌和粒度的 CL-20粉末。利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及火焰感度。结果表明,筛分法制备的 CL-20样品随着样品粒度的减小,机械感度明显降低,火焰感度有降低趋势;由以上3种方法制备的粒度相似而形貌不同的 CL-20样品中,筛分法制备的 CL-20样品机械感度和火焰感度最高,其他两种方法制备的 CL-20样品,撞击和摩擦感度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6.
激光粒度测量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应用广泛而又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粒度测量设备.介绍了激光粒度仪的测量原理,介绍和对比了Fraunhofer衍射和Mie散射理论在激光粒度仪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评价激光粒度仪以及在线测量的一些技术难题,并展望了激光粒度仪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黄河泥沙的不同粒度测试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粒度测试方法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差异,本文中采用500目筛网过筛后的黄河泥沙作为测量样品,分别采用显微镜图像法、沉降法、小角前向散射法、电阻法、超声法对其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测量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测量原理和分析手段是带来测试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泥沙颗粒形状的不规则性也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