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分泌细胞溶酶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内分泌细胞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内分泌细胞都存在丰富的溶酶体,分泌自噬作用普通存在于分泌肽类激素的细胞中,自体吞噬活动跃是分泌类固醇素细胞的重要特点。溶酶体通过分泌自噬和自体吞噬分别在两类内分泌细胞中参与激素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在激素分泌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细胞中发生了激素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的速率改变。溶酶体是细胞内降解功能的执行者,溶酶体在激素分泌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在分泌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细胞中,已知存在分泌自噬(crinophagy)的机制,即在激素分泌减少时,溶酶体与细胞内分泌颗粒融合、将激素降解清除掉。为了了解在类固醇激素分泌调节中溶酶体作用如何,本实验用地塞米松造成大鼠肾上腺皮质索状带细胞分泌抑制,对该细胞中的溶酶体及自体吞噬泡作了超微结构观察,CMP酶细胞化学定性和形态计量研究。本实验结果显示,当地塞米松造成肾上腺皮质索状带细胞分泌皮质酮减少时,该细胞中自体吞噬活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细胞内吞和自体吞噬是动物细胞中向溶酶体输送物质的两条主要途径 ,前者摄入细胞外物质 ,后者降解细胞内组分。对于内吞途径中早期和晚期内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吞与自体吞噬两条途径的交汇点目前仍未清楚[1- 4] 。本研究以易于观察到自体吞噬过程的正常成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 ( Leydig细胞 ) [5- 6 ] 为材料 ,考察细胞内吞和自体吞噬活动 ,分析这两条途径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着重探讨两条途径交汇的位置。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按示踪剂和内吞时间分组。用伴刀豆球蛋白 A( Con A)、麦胚凝集素( WG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相似文献   

4.
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团头鲂脑垂体的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分泌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构成;腺垂体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和催乳素分泌细胞组成的前腺垂体,由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素分泌细胞组成的中腺垂体,以及由后腺垂体分泌细胞组成的后腺垂体构成。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组成细胞)只有一种类型,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超微结构特征。在人工催产过程中该细胞也呈现出明显的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鲇(Silurus asous)脑垂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性成熟鲇脑垂体结构呈背腹型,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存在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其终端与腺细胞、毛细血管和组织间隔形成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神经垂体组织存在两种类型的脑垂体细胞.腺垂体分布催乳激素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素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黑色素激素分泌细胞、过碘酸反应细胞(PAS-反应细胞)等7种分泌细胞类型和一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本文对硬骨鱼类脑垂体的超微结构特点和腺细胞类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大剂量LRH-A200μg/次,隔日皮下注射持续60天,造成雄性大鼠生殖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以“赞育丹”进行实验性治疗,以电镜技术为手段,对模型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动物的睾丸和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赞育丹”对大剂量LRH类似物的抗精子发生效应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同时也表明,中医“肾主生殖”理论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关。  相似文献   

7.
多泡体是细胞质内的一种球形结构,外有界膜包围,内含很多小泡。本研究用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多泡体的形态、细胞化学特性及其与细胞内吞活动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多泡体的来源,结构与功能。实验动物为雄性Wistar大鼠16只,体重300-350克,分二组分别进行CMP酶细胞化学和阳离子铁蛋白示踪细胞化学实验(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1,2)。实验结果表明,睾丸间质细胞中多泡体的形成可分三个阶段。首先,一些含内吞物质的泡状结构进入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运用电镜免疫胶体金技术对团头鲂脑垂体GTH细胞进行了钙调素(CaM)的超微结构定位。钙调素也称钙调蛋白(Calmodulin)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体中的一种独特的功能蛋白,它在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GTH细胞)是调控生殖生理过程的关键细胞,因此研究其内CaM分布将有助于鱼类生殖生理的研究。将垂体从团头鲂脑颅中取出,戊二醛及四氧化锇双固定,梯度丙酮脱水,Epon 812环氧树脂包埋,LKB-V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对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隆起位于下丘脑内侧基底部 ,通过垂体柄与垂体相连。其正上方为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腔面为室管膜细胞。从正中隆起的神经联系和血管分布来看 ,它是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轴上传下达的关键部位 ,与多种激素及其它信息的传递和调控有关 ,我们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糖皮质激素醋酸可的松对大鼠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动物分组和给药 雄性 SD大鼠 2 0只 ,体重 2 5 0~ 2 80 g,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 0只 :正常对照组 ,0 .9%的生理盐水 0 .3ml后肢肌肉注射 ,每天一次 ,连续 31天。可的松组 ,醋酸可的松混悬液充分混匀 ,每只按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作可应用于常压慢性间歇性缺氧研究的动物模型,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给予空气(对照组,UC组)、间断低氧4周(慢性间歇性缺氧组,CIH组)及复氧4周(复氧组,RH组)处理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测定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含量。结果:与UC组、RH组比较,CIH组的T、FSH、LH、GnRH明显减低,UC组和RH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致使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反馈调节紊乱,复氧能使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对218例垂体腺瘤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根据瘤细胞超微结构及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特点进行了分类。免疫电镜证实并非所有含纤维小体的瘤细胞为生长激素细胞,某些泌乳素细胞腺瘤亦可查见纤维小体,这提示纤维小体并不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特有的一个形态特点。本观察证实异位外排现象常属于少颗粒泌乳素细胞腺瘤的一个特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腺瘤的分泌颗粒形状不规则,体积变异较大,瘤细胞内常含有成束的微纤维雄丝,有时瘤细胞核周围可形成环状纤维区。免疫电镜还揭示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中含有卵泡刺激素细胞(FSH)或黄体生成素(LH)细胞,FSH细胞中可含有较多的分泌颗粒,体积小,电子密度高;LH细胞中分泌颗粒较多,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电子密度低。本研究对21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进行了分析,提示这一组肿瘤可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甾体类激素 ,参与机体的代谢、免疫、以及生长发育的调控 ,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上常用于抗炎及免疫治疗 ,但由于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作用广泛的激素 ,几乎对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作用[2 ] ,因此糖皮质激素对机体各个器官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此我们研究了糖皮质激素对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 ,以期为糖皮质激素与睾丸的关系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一些依据。材料与方法1 .动物分组和给药 雄性 SD大鼠 8只 ,体重 2 5 0~ 2 80 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4只 :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过碘酸——六亚甲四胺银的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显示出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 cephala)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细胞分泌颗粒中的糖蛋白和莼菜(Brasemia schreberi)表皮腺毛细胞高尔基体内含物中的多糖,为这两种材料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以团头鲂为材料,对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GTH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在人工合成催产剂(LRH—A)作用下的变化进行观察和研究。取性腺IV的雌团头鲂50尾,注射LRH—A催熟9小时,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每隔2—4小时取一次材,另取一些未经催产的鱼作为对照。样品经4%戊二醛和1%O_sO_4各固定2小时,丙酮梯度脱水,醋酸双氧铀块染,Epon 812环氧树脂包埋,LKB—V超薄切片机切片,日立H—600—2A型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分化)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干预,研究5-Aza-CdR对JEC细胞生长抑制及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Ⅰ.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 (BSP)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干预后JEC细胞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Ⅱ.将实验组分为12.5μmol·L-1组、12.5μmol·L-1组(48h换液时追加一次5-Aza-CdR),对照组不加任何浓度的5-Aza-CdR:(1)干预24 h、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2)干预72 h,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Ⅰ. JEC细胞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未加药组(0μmol·L-1)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88.1%),12.5μmol·L-1组总体甲基化率最低(76.2%)。Ⅱ. JEC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改变情况:(1)光镜:对照组JEC细胞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梁索状、巢团状、小巢状或散在分布,局部形成微腺泡样结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密度逐渐增加,微腺泡样结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干预24 h后,两实验组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少;干预72 h后,12.5μmol·L-1组细胞密度仅比对照组略有减少,12.5μmol·L-1组细胞密度比对照组明显稀少。(2)电镜:对照组JEC细胞呈不规则形,表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胞质内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泌泡、脂滴和自噬溶酶体等结构;胞核不规则形,以常染色质为主,可见篮网状核仁,偶见核分裂像及凋亡的细胞。干预72 h后,两实验组细胞表面微绒毛均较对照组增多,胞质内分泌泡、自噬溶酶体增多,扩张的内质网腔内充满合成的蛋白质,未见线粒体肿胀,12.5μmol·L-1组比12.5μmol·L-1组的结构改变更明显。结论:5-Aza-CdR可下调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抑癌基因p57kip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从而发挥其抑制JE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作用,还可使细胞向较好的分化方向转化;浓度为12.5μmol·L-1的5-Aza-CdR对JEC细胞不具备细胞毒性作用,追加用药比单纯一次用药对JE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抑制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观察对羟基桂皮酸对鸡胚软骨细胞的致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是孵化11天鸡胚卵黄囊内注入对羟基桂皮酸,第19天取材。因肥大细胞层受损最重,主要观察该层。试验组细胞核形状极不规则,核质均质化,核膜增宽模糊,并有节段性缺损与膜性小泡的灶状分布,核内有空泡样包涵体。线粒体肿胀呈囊泡状,可见筛板样线粒体,线粒体膜增厚、模糊、缺损。在肿胀的内质网中见有管网状结构,溶酶体增多,可见多泡体和自体吞噬泡。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有脂滴和带状小体,以及大量空泡。细胞高度肿胀,胞突消失,细胞膜间隙增宽,电子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氯化镉(2mg/kg)腹腔注射雄性大鼠7.15、30、50天后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变化,并对电镜形态计量学所得的细胞结构参数和血浆FSH放免测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促性腺细胞未见损伤,而呈去势表现。其中以15天组最为明显,以后逐渐恢复。主要是糙面内质网扩大,数目增多,内含低电子密度物质。各实验组大、小分泌颗粒数密度、体密度均有明显减少。大、小分泌颗粒直径变化不明显,线粒体的面数密度和体密度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高尔基复合体增生、肥大明显,促性腺细胞也呈肥大、增生表现。血浆FSH测定表明镉注射7天后,FSH分泌增加,15天达到高峰,50天仍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期微量染镉对胎鼠睾丸分化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孕鼠16只,随机分为镉组(A组)、己烯雌酚组(B组)、镉加他莫静酚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4只。A组于孕期第9、11、13天腹腔注射氯化镉1.5H影(kg.d),B组于妊娠第9至17天皮下注射已烯雌酚10%g/(kg.d),C组注射氯化镉的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酚50mg/(kg.d),D组注射与镉等体积生理盐水。妊娠第18天,削商产取雄性胎鼠睾丸作光、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测定各组胎鼠睾丸间质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曲勒氏管抑制物(MIS)表达量。结果:光镜下A组和B组睾丸生精小管内支持细胞排列紊乱,间质成分增生,C组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电镜下A组和B组均可见支持细胞、生殖母细胞及间质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以及间质细胞内脂滴堆积,C组超微结构退变轻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间质细胞中StAR阳性产物表达均显著低于D组(P〈0.01),C组StAR阳性产物表达虽低于D组,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明明显高于A组(P〈0.05);各组间MI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微量镉暴露可影响雄性胎鼠性腺的分化与发育,且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垂体腺瘤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后的长期疗效和毒性;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从1988年1月到1998年1月共收治96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常规放射冶疗.44例分泌激素,52例不分泌激素,73例为术后放射冶疗,23例为复发放射治疗;50例采用钴60γ线照射,46例采用6MV X线照射;平均照射剂量45Gy(43.2Gy至50.0Gy);全组中位随访时间6.5年(0.8年至20.0年),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1年(2.0年至20.0年).结果:全组尤功能性腺瘤和功能性腺瘤10年局控率分别为96.2%和72.7%(P=0.001),10年疾病专项生存率(CSS)分别为94.2%和88.6%(P=0.319),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2%和77.3%(P=0.395).激索分泌显著降低局控率(P=0.012);蝶窦受累降低10年CSS(P=0.039),CSS与激素分泌、手术范围、术后或复发放疗无明显相关.35例患者出现垂体功能减退:视力丧失和继发性脑胶质瘤各2例.结论:适当剂量的放射治疗能使切除不伞或术后复发的垂体腺瘤患者获得满意的长期控制率,严重并发症相对较少;激索分泌、蝶窦受累显著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0.
在超薄切片中,可以见到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表面,存在着结构不同的产物。大多数细菌的细胞表面产物为外膜泡(Outer-membrane),呈球状和管状,或为球-管联合体,都是由外膜构成的空泡或液泡(图1)。霍乱弧菌的外膜泡与众不同,为3-8个致密层构成的多层外膜泡,中空或内含小泡(图2)。钩端螺旋体的细胞表面产物,则是一种特有的螺管结构(Coil structure),或称脊柱体(spine),以外膜为鞘,内包一个粗38nm,长2000-3800nm的弹簧样小体(图3)。多形类杆菌的细胞表面,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不常见的微细胞(Minicell),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基本的细胞结构(图4);另一种是首次观察到的分泌性环层体(Concentric lamina)直径45-170nm,由同心环构成,无膜包被(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