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高镁磷尾矿渣制取磷镁复合肥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宏  李艳 《贵州化工》2009,34(2):20-2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组织实验,以确定磷、硫混酸制取磷镁复合肥料较优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磷酸和硫酸的用量对混酸分解高镁尾矿渣的制取磷镁肥的影响比较显著,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湿法磷酸用量95g,硫酸用量75g,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55℃,此时,MgO转化率为82.63%。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瓮福磷矿浮选后的尾矿资源为研究对象,从物性测试着手.研究了其物理化学特性、酸解反应特性及其煅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属高镁低品位磷矿,主要物相为白云石,粒度极细,镁主要集中于颗粒内部,酸解反应活性为99.65%.抗阻缓系数为12.87,所含白云石较氟磷灰石先分解.本研究可为综合利用浮选尾矿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磷矿浮选尾矿在硫磷混酸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硫磷混酸分解磷矿浮选尾矿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和P2O5浓度的提高,尾矿中MgO和P2O5的浸出率提高,在相同条件下,MgO浸出率高于P2O5浸出率,且由于磷酸的加入,生成了溶解度较大的Ca(H2PO4)2,降低了硫酸钙固体膜层的影响,有效改善了反应物和生成物通过固体膜层的扩散过程.硫磷混酸分解磷矿浮选尾矿的动力学,可用形成致密固体反应物膜的收缩未反应核模型来描述,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直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MgO的表观活化能为9.95 kJ/mol,P2O5的为12.84 kJ/mol,说明硫磷混酸分解磷矿浮选尾矿容易进行,也说明酸解过程属于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存在的磷回收率及磷精矿品位偏低、磷尾矿堆存带来巨大环境风险等问题,开发了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煅烧、硝酸铵浸出钙镁制取高品质低镁磷精矿及回收高纯钙镁产品集成技术。该技术无新的尾矿产生及废水排放,磷回收率大于99%,磷精矿P_2O_5品位高达36%~38%、MgO质量分数为0.3%~0.8%,可以满足磷矿湿法及热法深加工对磷精矿品质的要求;回收的高纯碳酸钙、氢氧化镁产品为下游深加工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技术为构建磷钙镁一体化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高效清洁利用的绿色环保工艺。  相似文献   

5.
中低品位沉积型磷块岩磷矿需经选矿才能用于湿法磷酸生产。浮选磷精矿难以完全满足硝酸磷肥生产要求, 焙烧磷精矿更适合于硝酸磷肥生产。研究了硝酸酸解焙烧磷精矿过程工艺参数对五氧化二磷分解率及伴生碘三相迁移分布的影响, 并与硝酸酸解浮选磷精矿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酸解温度为60 ℃、酸解时间为50 min、硝酸质量分数为55% 和酸解比(硝酸与磷精矿的质量比)为1.2条件下, 焙烧磷精矿五氧化二磷分解率达到97.85%;酸解温度同为60 ℃条件下, 焙烧磷精矿的五氧化二磷分解率均高于浮选磷精矿, 而其他酸解工艺参数明显低于浮选磷精矿;两种磷矿伴生碘大部分升华至气相, 但焙烧磷精矿伴生碘更易于升华。  相似文献   

6.
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非再生资源,也是构成生命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简要概述了世界和中国磷资源的分布及开采利用情况,以及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建议加强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利用的产业化集成技术以及磷尾矿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实现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种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制备高浓度磷酸的方法(CN1994870A)其特点是在现有磷酸萃取装置的基础上,利用硫酸直接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后的料浆溶液。经过分离,采用一定量的洗水充分洗涤固体磷石膏,  相似文献   

8.
利用工艺矿物学,研究了云南某硅钙质胶磷矿,确定了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和浮选工艺。针对该矿石低磷、高硅、高镁的特征,选择硫-磷混酸作为抑制剂、HM-02作为脱镁捕收剂,WH-04作为脱硅捕收剂,进行了磷矿脱镁、脱硅双反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浮选脱镁,脱镁精矿浆旋流分级,分级后的细粒级脱镁精矿再反浮选脱硅的双反浮选闭路流程工艺,分级粗粒级脱镁精矿和脱硅精矿合并为最终精矿,可获得P_2O_5质量分数为28.42%,MgO质量分数为1.08%,P_2O_5回收率为87.95%的磷精矿。选矿指标良好,能实现低品位磷矿磷灰石与脉石矿物的有效分离;取得的脱镁、脱硅磷精矿,能满足酸法加工用磷矿石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难选镁钙质胶磷矿进行了双反浮选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硫磷混酸作为脱镁抑制剂要比单一使用硫酸或磷酸的效果好。选用SW-1作为脱镁捕收剂,SQ-1作为脱硅捕收剂,经双反浮选工艺可获得P2O5品位为28.22%,回收率为71.82%,MgO质量分数为1.34%的浮选精矿。  相似文献   

10.
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磷矿尾矿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并提出中低品位磷矿浮选尾矿加工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利用副产盐酸和回收利用浮选尾矿中的磷,用盐酸直接分解磷矿浮选尾矿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正交设计,研究了盐酸质量分数、盐酸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尾矿中磷溶出率的影响;介绍所得磷酸酸解液用氨水中和制取NP肥的情况;最后为降低能耗、物耗讨论了盐酸分解尾矿应采取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根据磷矿浮选尾矿富含镁、硅的特点,将其作为原料,进行钙镁磷肥生产配料计算、产品制造成本测算与比较、初步投资效益分析,为利用磷矿浮选尾矿开发生产钙镁磷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海口中低品位磷矿正-反浮选工艺流程中添加一种碳酸盐调整剂(TZJ-L),使矿石在正浮选和反浮选作业中碳酸盐杂质都增加了排出率,降低了正浮精矿的产率和反浮选药剂消耗。不添加TZJ-L的反浮选磷精矿P_2O_5质量分数比添加TZJ-L的高0.82百分点,但精矿产率低3.44百分点。另外,加入碳酸盐调整剂TZJ-L改善了正浮选精矿泡沫的性质,大大提高了泡沫的流动性,有利于输送和降低消泡水量,提高浮选物料浓度。  相似文献   

14.
化学法脱除磷矿中镁杂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磷肥与复肥》2012,27(4):11-13
浮选法只适用于个别种类的磷矿除杂,不能满足中低品位磷矿脱镁的要求。分析磷矿中镁杂质对磷酸及其下游磷化工产品生产的影响;阐述化学法脱除磷矿中镁杂质的原理、工艺方法及脱镁效果。特别对有机酸、无机酸、酸性气体等化学浸提剂在化学浸提法脱镁研究中的应用和脱镁效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化学法脱镁,由于其选择性强,脱镁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织金某磷矿原矿P2O5品位为20.85%、MgO质量分数为7.50%,属高镁低硅磷矿。针对矿石性质,采用反浮选工艺,通过1粗1扫和1粗1扫1精加精扫两种工艺流进行选别,结果表明:,前者精矿MgO质量分数为1.80%左右,不能满足下游生产指标要求;后者可获得精矿P2O5品位为32.42%、MgO质量分数为0.92%、精矿P2O5回收率为89.62%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6.
磷复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磷复肥工业现状及"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分析磷复肥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我国磷复肥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十二五"磷复肥工业发展的规划思路、发展目标,特别应在控制磷肥总量、防止盲目发展、提高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率、增加磷资源保障程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好工作。同时,为实现"十二五"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胺磷矿的组成和性质,胺磷矿的反应活性、发泡及消泡性能,湿法磷酸制备及磷酸的浓缩和澄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大峪口胺磷矿作原料,可生产出浓度为50%~51%P2O5的磷酸,符合生产高效磷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磷酸脲是一种高浓度、高效氮磷复合水溶肥。基于湿法磷酸生产能耗低、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湿法磷酸制备磷酸脲近几年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磷酸脲的性质、农业行业与国家标准、制备原理与方法及近年来湿法磷酸制备磷酸脲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磷酸脲制备的发展方向,并指出磷酸脲合成及结晶过程中杂质离子传质现象及理论是实现并优化湿法磷酸制备磷酸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低品位磷矿富集的新方法--干式电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低品位磷矿富集的新方法—干式电选法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按照推荐的电选流程分选入选品位大于 2 0 %的中品位磷矿获得的磷精矿可满足湿法磷酸的用料要求 ,而分选入选品位为 14 .75 %的低品位磷矿获得的磷精矿可满足磷肥或钙镁磷肥的用料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