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噻烷是沙蚕毒系农药,具有杀虫谱广、药效高等特点。但多噻烷对鸟类的毒性目前尚未见报道,按FAO关于农药注册所需的环境准则,为全面评价该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多噻烷对鹌鹑的急性毒性(LD_(5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蒋义国  夏世钧 《农药》1994,33(2):19-20,10
多噻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沙蚕毒类杀虫剂。本实验采用高效薄层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等方法对多噻烷灌胃大鼠尿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多噻烷体内代谢转化迅速、完全,多噻烷在体内经脱硫作用依次转化为杀虫环和沙蚕毒素,然后进一步发生甲基结合、化及脱甲基反应。其代谢转化为解毒过程。  相似文献   

3.
《贵州化工》1994,(1):56-56
1992~1993年贵州化工专利申请简介1.《多噻烷可溶性粉剂制备方法》申请人: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申请号92105979.5申请日9207232.《多噻烷盐类的制备方法》申请人: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申请号92108801.9申请日9207233.《一种农用...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化工厅受省科委的委托,于1984年3月29-31日在贵阳召开了沙蚕毒系新农药——多噻烷小试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三十个单位的四十三位代表。多噻烷是贵州省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个杀虫剂新品种,其杀虫活性的测定、作用方式、田间药效及残留量测定由省农科院植保所完成;在贵阳医学院等单位的协作下进行了毒性、药效和剂型方面的工作。该农药以氯丙烯、二甲胺和多硫化钠为原料制得,总收率以氯丙烯计为58%。经室内生测和四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多噻烷的杀虫活性较高,有较好的触杀、胃毒和吸内作用,还兼有杀卵作用。药用量25-50克纯药/亩,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捲叶  相似文献   

5.
谈佩萍  夏全斌 《农药》1994,33(6):51-52
多噻烷杀钉螺实验研究谈佩萍,夏全斌,张楚霜,朱金华(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岳阳414000)多噻烷系贵州省化工研究院研制的一种新农药,在杀螺筛选中,发现该药有较好的杀螺作用。为进一步观察其效果,我们进行了室内和现场杀螺和杀螺卵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虫噻烷学名为5-二甲胺基-1,2,3-三硫杂环己烷草酸盐。我们研究了~(35)S-虫噻烷的合成及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代谢情况。一、~(35)S-虫噻烷的合成 1.材料和仪器 (1) ~(35)S(元素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比度:15.6毫居/毫克。  相似文献   

7.
氧硫杂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农业及医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苯并噁噻烷酮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备受关注,本文就苯并噁噻烷酮的合成方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详细阐述了多噻烷盐酸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热稳定性,简介了产品的毒性毒理概况和应用范围,尤其是防治棉红蜘蛛等害虫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9.
叶螨科害虫在我国分布广、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近两年来,我们选用贵州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由湖北省阳新县化工厂生产的30%多噻烷乳剂对叶螨科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已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杀虫环(虫噻烷)是瑞士Sandoz公司研制成功的新型结构杀虫剂,是杀螟丹、杀虫双的类似物,均属天然有机沙蚕毒的衍生物。化学名称:N,N-二甲基-1,2,3-三硫杂环己烷(三噻烷)-5-胺-乙二酸盐。  相似文献   

11.
陈红雁 《云南化工》2014,(1):48-49,52
合成了席夫碱N-亚水杨基-2-氨基吡啶,并以此为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铕反应,得到了相应的配合物,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得到配合物的单晶,解析出其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荧光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简化和假设,建立了水辅助注射成型数学模型;介绍了水辅助注射成型设备和实验装置,并探讨了水辅材料;对成型过程中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出当前国内外水辅助注射成型研究的重点问题及最新进展。最后,对水辅助注射成型的技术难点、不足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生产原理、一步法、二步法生产工艺以及溶解法、沉淀法生产工艺, 并对不同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介绍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其在安全玻璃、胶粘剂、陶瓷花纸等领域的应用;概述了国内外发展现状、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展望了技术、应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4.
溶液共混法制备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强酸处理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处理并对其结构和分散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氨 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弹 性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经酸处理后添加了羧酸活性基团,提高了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在复合材料 中,碳纳米管以较强氢键与大分子连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有所提高,而弹性回复率没有受到很 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潘剑明  余林  谢珍茗 《广州化工》2011,(3):61-62,92
设计合成了三种偶氮苯甲酸类化合物,产率均达84%以上.通过元素分析、1H NMR、MS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与预期产物吻合.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化合物的光学性能,发掘偶氮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光学特性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PVC冲击改性剂——MBS、CPE和ACR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抗冲改性机理及对PVC制品低温冲击强度、耐候性、维卡软化点、韧性的影响。从高分子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CPE和ACR在PVC中分散所形成的制品结构。指明了传统ACR和CPE在PVC改性中所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理想冲击改性剂ACR应具有的结构特点,并设计和开发了新型冲击改性剂ACRHL-56和HL-58,通过试验对其性能与传统冲击改性剂ACR和CPE进行了比较,发现其性能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Performance of Dowel-Welded L-joints for Wood Furni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tationally welded wood dowels were used to hold together step butt and mortise and tenon L-joints and these joints were tested against European Norms for these types of joints. A factori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which (1) these two types of joints were tested, (2) 4 or 6 dowels per joint were used, (3) dowels were inserted at either 45° or 90°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od, (4) two types of wood were used, beech and European ash, and (5) two types of tests were carried out, namely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tests. The strength results were used to find out which of thes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individual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namely type of joint, number of dowels, and type of test. The strength results were well in excess of the relevant L-joints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wooden windows.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吡虫啉和嘧霉胺残留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蓉  赵人琤  肖杭 《现代农药》2004,3(6):21-23
本文报道了黄瓜中吡虫啉和嘧霉胺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黄瓜样品在乙腈中匀浆,过滤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提取残留的吡虫啉和嘧霉胺。在同一波长下,用ZORBAX,Eclipse XDB-C18液相色谱柱,以不同比例的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同时分析吡虫啉和嘧霉胺。对吡虫啉和嘧霉胺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66%~91.73%和92.76%~104.82%,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4 mg/kg和0.03 mg/kg。  相似文献   

19.
以聚酯树脂为主体树脂,添加辅助树脂、网纹粉、网纹漆催化剂等组分,制备具有美术效果及相应漆膜性能的聚酯型网纹漆。对漆膜的纹路、T弯、MEK、冲击、水煮、耐候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颜基比为0.3~0.6、氨基比为1/4~1/6、氨基树脂D、辅助树脂添加12%~14%、网纹漆催化剂添加7%~10%、网纹粉添加3%~5%、膜厚27μm、PMT 224℃的RAL9002网纹卷钢涂料具有良好的网纹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介绍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