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发动机在进行可靠性试验中发现排气侧凸轮轴磨损严重,分析认为排气凸轮轴轴承油压过低,导致凸轮处润滑油量不能满足摩擦副需要进而引起磨损。本文使用一维软件建立此发动机润滑系统模型,并用试验实测数据进行标定,通过仿真发现,造成凸轮轴承机油压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缸盖螺栓孔与螺栓之间的油路间隙较小。增大缸盖螺栓孔直径后重新计算,排气侧凸轮轴承机油压力上升明显,主油道有下降。孔径增加后的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凸轮轴磨损情况。  相似文献   

2.
某公司研发的大功率柴油机装车后,用户反映怠速时发动机后端噪声大,并伴有“格拉拉”的异响。为确定发动机的噪声源,本文分别在台架和整车上对发动机做了振动噪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发动机的噪声主要来自齿轮室、高压油泵和空压机以及缸盖罩壳,发动机“格拉拉”的异响是齿轮室的齿轮撞击声,造成齿轮撞击的主要原因是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对此本文提出了两种降噪方案:第一在齿轮室、高压油泵和空压机等处加装遮蔽罩;第二改进齿轮和缸盖罩壳设计,减小齿轮啮合间隙和缸盖罩壳耦合振动,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3.
泄漏检测技术在发动机生产线上被普遍采用,如机体水道、油道,缸盖水道,缸盖气门,机油冷却器总成及发动机总成等均要进行泄漏检测。发动机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本身的缺陷、装配不到位等原因会导致发动机的水道、机油道和燃油道等出现渗漏。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若能对各种零部件的装配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泄漏检测,不仅能减少整机返工,提早预防三漏,降低维修成本,减少热试时的能耗,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发动机的装配质  相似文献   

4.
柴油发动机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由于零件的设计变更,需要进行台架试验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为验证由于气阀杆油封或动力缸(活塞、活塞环、缸套)等零件的设计变更而引起的对发动机封油能力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一种排气歧管淌油试验方法。在发动机长时间低怠速工况下,通过观察排气歧管机油泄漏的程度以及排查缸盖排气口机油泄漏的来源,以指导相关零件的设计改进。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缸盖加工难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缸盖结构介绍缸盖主体结构有六个表面:顶面、底面、前面、后面、进气侧面和排气侧面(见附图)。(1)顶面该表面上主要有凸轮轴孔、火花塞孔、挺柱孔和气门导杆孔等,同时该表面是发动机上罩盖的安装面。凸轮轴孔如果加工的直径或同轴度不良,将造成凸轮轴抱死,最终导致凸轮轴、缸盖报废,因此其加工要求很高。挺柱孔直径及表面粗糙度也有较高要  相似文献   

6.
一台康明斯ISF3.8发动机机油消耗量严重超标。为排除此故障,分析了可能的故障原因,并进行逐一排除,发现发动机消耗的大量机油进入柴油当中。为验证机油是从高压油泵进入燃油系统还是从缸盖进入燃油系统,又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机油是从缸盖进入燃油系统。最终此发动机机油消耗量严重超标故障被排除。  相似文献   

7.
康明斯柴油机机油油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油底壳中进了水、柴油或液压油。1.油底壳中进水柴油机油底壳中进水的主要原因为:(1)柴油机机体、缸盖、机油散热器产生裂纹导致进水此现象多发生在冬季(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主要是没有放尽水或防冻液失效,使机体、缸盖、机油散热器被冻坏(某些部件本身的质量也是一应考虑的因素),当温度升高时,冰溶成水而流入油底壳,致使机油油面升高。此种情况下的故障现象是:刚停机或运转中的柴油机机油呈乳白色(为油水混合物);停机时间一长,油水就分离,从油底壳可以放出水;发动机排烟…  相似文献   

8.
马自达发动机缸盖进、排气门阀座的测量要求如图1所示,进气门阀座口直径在理论值西33.5mm处到导管孔中心线与缸盖底面交点距离为(9.5±0.1)mm,排气门阀座口直径在理论值628.3mm处到导管孔中心线与缸盖底面交点距离为(9.2±0.1)mm。由于发动机缸盖进排气门阀座宽度只有1mm,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阀座深度一直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正发动机制造技术缸盖主要用来封闭发动机气缸上部,构成燃烧室,并为凸轮轴和进、排气歧管提供支撑。发动机工作时,空气从进气歧管吸进燃烧室,火花塞把可燃混合气体点燃,带动活塞做功,并把废气从排气歧管排出。液压胀紧器作用在正时链条上,起着导向和涨紧的作用。如果缸盖的液压胀紧器孔(简称"胀紧器孔")存在缺陷,会造成发动机漏油,影响工作性能。缸盖胀紧器孔工废率高一直困扰着我公司,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案例,介绍如何降低缸盖胀紧器孔工废率。  相似文献   

10.
进、排气门与缸盖阀座间的密封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正德 《机械制造》2002,40(7):58-59
检测密封的必要与可能进、排气门与缸盖阀座锥面的配合质量,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等,但如何评价气门与缸盖气门阀座的配合质量,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经分析,影响配合状态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即密封面的锥角误差、锥面形状误差和气门密封锥面相对缸盖气门导杆孔的位置误差。鉴于与缸盖相配的进、排气门在制造完毕后将经过严格检查,其几何尺寸及形状、位置参数均控制在规定公差范围内,故在测试进、排气门与缸盖阀座间配合的气密性时,受检对象是加工完毕后的缸盖。对此,缸盖产品图规定了座圈锥角的公差,以及当座圈与…  相似文献   

11.
我单位有一台汽车起重机,作业前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机油位时,发现油面高出油尺上刻度线很多,而且机油上浮有黄色泡沫,显然是冷却水进入了油底壳,造成了机油变质。该发动机为CA6102型,整体式气缸,气缸套是干式,应不易发生缸套漏水现象,也不应存在封水圈损坏、气缸套与机体接合面不平和气缸套穴蚀穿孔等原因而漏水。由于没有处理过干式缸套漏水的故障,只有按照湿式缸套漏水的方法处理。即按常规检查方法进行排查:先拆下油底壳,但没有发现漏水现象;然后拆下前后摇臂室罩和气缸盖,取下气缸垫,经仔细检查,没有发现缸垫有被冲…  相似文献   

12.
缸盖作为发动机最核心的零件,几乎所有的发动机厂家郜选择自制,而发动机性能的每次改进和提高都是从进排气机构优化开始的。因此,作为缸盖重要组成部分的气门阀鹰区域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是缸盖加工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3.
某款发动机在开发初期,道路试验过程中出现排气冒白烟的现象,拆机查看后,认定是冷却液在缸盖内流动分布不合理引起发动机局部过热,进而缸盖局部形成核态沸腾,导致缸盖水套气蚀剥落,发动机冷却水进入燃烧室,出现排气冒白烟。本文针对水套冷却液流动分布不合理这一因素,运用仿真计算预测水套冷却液的流动分布,并为此水套进行优化设计,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艺要求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缸盖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缸盖加工工艺的难点主要是挺柱孔、凸轮轴孔、进排气门座圈和导管孔的加工。  相似文献   

15.
有两台6130型发动机,由于排气系统故障,造成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增大,各部位的零部件磨损加快.  相似文献   

16.
压滤机是冶炼湿法工艺常用的固液分离机械,由于压滤机油缸盖与机体的连接焊缝焊接操作难度较大,无损探伤比较困难,导致压滤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性发生焊缝断裂、缸盖飞出伤人事故。通过改进压滤机缸盖与机体的焊接方法、设备发生事故时的预防措施及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力图消除此类事故发生的隐患,保证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内燃机油耗、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节能减排也是内燃机工作重点所在。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应运而生,缸盖集成排气是一项能够有效降低冷机排放、同时实现降低燃油消耗2%,而且,可以进一步达到节省发动机成本的技术。缸盖集成排气在近2~3年成为主流节能减排首选技术,集成缸盖设计开发过程必须采用完善的正向设计流程和理念,从概念设计到布局设计,布局设计必须具备详细完整的CAE分析支持,再到详细图纸设计、缸盖零部件试制、缸盖本体试验、整机试验等。通过缸盖集成排气整个正向设计开发流程的实施,保证缸盖集成排气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同时满足缸盖产品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有一台ZL5O装载机,发动机为6130型增压式柴油机。新机使用半年,就发现水箱里有少许变质的油漂浮于水面上。从油量消耗上无法判断水箱中的油究竟来自液力变矩器,还是来自发动机。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发动机机油耗量增加,水箱里的油也增加。无疑,是机油窜入了水套。从发动机结构分析,机油冷却器窜油的可能性大。但经拆检,O形圈和垫片都没有窜油痕迹,冷却器芯子试压也无泄漏,这说明故障不在机油冷却器。一般来说,此时修理人员往往是采用更换缸盖的办法来排除故障,结果造成浪费。我们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 由图知,油道在缸盖内是直的,从b处挖出钢球,将Φ8×1的铜管涂抹一层乐泰271型厌氧胶后,用榔头轻  相似文献   

19.
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缸盖排气道、脉冲转换器共同组成了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某号发动机为增压柴油机,左右排气管与增压器连接,排气管结构形式采用脉冲增压方式,代脉冲转换器。排气管材料为球墨铸铁,脉冲转换器材料与排气管材料相同。排气管的正确安装是保证发动机排气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因发动机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不当引起的机体振动和零件早期失效,借助基于虚拟仪器开发的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研究分析了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与发动机机体振动的关系。通过发动机台架测试,采集了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振动数据,并对测试数据采用两种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确立了缸盖螺栓拧紧力矩与发动机机体振动的定量关系,得到了发动机机体振动最小时的最佳螺栓拧紧力矩范围。此拧紧力矩范围与厂方推荐的数值基本吻合,这就为确定螺栓合理拧紧力矩范围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它对指导大中型车辆维修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发动机设计、制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