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是“三条红线”的重要指标,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通过分析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及各水资源二级区用水总量、各行业用水量、用水效率和水平的变化趋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用水定额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长江流域用水需求,分析了各产业用水量变化趋势,提出了长江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有关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三条红线"中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是事后末端指标,不利于用水过程的事中控制,且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是负相关关系,如何综合评价两个指标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难点。针对上述问题,引进工程管理中的挣值模型,以经济产值和用水定额构建用水总量的挣值模型。用水总量挣值模型通过经济产值和用水定额的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计算计划用水量、挣值用水量和实际用水量三个关键指标,以逐月累计值实时判断用水过程及未达标原因。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利于用水总量实时监控,能有效区分用水效率与经济产值不同变化对用水总量的综合影响,有机统一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地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及近10年甘肃省发布的《甘肃省水资源公报》等相关成果数据为分析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甘肃省近10年用水总量及其结构演变趋势,提出2015、2020、2030年用水结构调整需求研究结论为近10年甘肃省用水总量比较稳定.在120亿~124亿m,之间小幅度振荡波动: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比重较大,且变幅较小;工业、居民生活用水量有所减少:城镇公共、生态用水量有所增加。按照省政府下发的用水总量指标,在未来的水资源供给、管理等工作中,应着重做好增加生活、工业、生态供用水量,减少农业供用水量,从而达到省政府下发的用水总量指标目标.使甘肃省用水分配结构趋于合理,用水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GDP耗水量的节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GDP增长与用水量变化、用水指标等方法对比,评析了供水总量零增长条件下,新疆农业仍具有节水潜力,前提是国民经济年均增长与GDP耗水年均递减率必须同步推进,水资源供需与节水问题严峻。GDP用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对GDP用水量影响要素与今后节水方向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水效率的提高是在用水总量一定的前提下,保障和行业用水需求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广东省1980-2011年用水效率指标在年度和地市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用水量年均增长率为1.08%,人均水资源量年均递减率为2.90%,人均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为1.16%,人均综合用水量年均递减率为1.75%,都与总用水量呈反向变化的特征,而耗水量和农田灌溉亩均用水指标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76%和-0.21%,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说明用水效率整体提高并不明显。并分析了各市不同用水阶段单位农业增加值用水量变化,以2005-2010年最快,年均变化率为-8.52%,同时表现出区域和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年灌溉用水效率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模型,详细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可供水量、用水效率、生活福利水平等的关系,并给出具体的分析图及模型求解思路.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要实现中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提高GDP用水效率和生活用水效率,2005 -2030年万元GDP耗水量平均年下降7.2%,人均生活耗水量平均年下降1.7%.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24日,宁夏水权试点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试点。水利部组织的宁夏水权试点工作验收现场交流会透露:3年来,宁夏通过水资源刚性约束倒逼产业转型,用水效率明显提升,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8.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9.8%。3年间,全区用水总量减少7.2亿m~3,GDP实现年均增长7.6%,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8.
近20年长江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20 a 来水资源公报成果,分析了长江流域及二级支流水资源总量、用水总量、用水结构、用水指标、废污水排放和河流湖泊水质变化情况,提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用水总量增幅明显减缓,到2007 年以后,用水总量趋于稳定; 农业用水基本稳定,工业和生活用水增加; 万元GDP 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显著下降,用水效率增加; 废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河流和湖泊水质改善不明显,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应该借助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在加强点源治理基础上,更加重视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为例,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开展各地级市分层次用水需求识别,构建“省-市”两级用水总量控制指 标初始分配指标体系,基于充分保障区域用水的刚性需求,引入刚性需水量对传统破产理论准则进行改进。选取 人口-用水总量基尼系数、GDP-用水总量基尼系数、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 GDP 用水量 4 个指标评价用水总量控 制指标分解方案的社会经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破产理论方法在省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中具有较 高适用性,分解结果符合各地级市未来发展用水趋势,且均能满足各地区发展的刚性用水需求,有效提升了地区 用水公平性与稳定性。具体体现在:与 2020 年实际分解方案相比,吉林省人口与用水总量匹配程度稳定性、GDP 与用水总量匹配程度稳定性分别提升了 11.03%、9.97%;大部分地级市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较现状年均有明显提 升。与采用传统破产理论分解方案相比,吉林省人口与用水总量匹配程度稳定性、GDP 与用水总量匹配程度稳 定性分别提高了 33.77%、18.32%;各地级市用水水平与用水效率变化更为合理。本研究可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 门开展精细化用水管理提供参考借鉴,同时对于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用水总量与效率控制的云南省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分析了云南省各州(市)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云南省目前的供水格局为基础,结合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建立基于水资源配置管理工具Mike Basin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提出了云南省2020水平年、2030水平年各行业之间和各州(市)之间的水资源配置以及各水源工程之间的供水格局。到2030水平年,通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源工程建设和实施滇中引水工程等措施,全省河湖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符合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关系的基础上,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方面分析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现状用水总量折算方法;从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分析了水资源论证中建设项目用水工艺参数的选取和自身用水效率;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方面分析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生态用水量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影响问题。探讨新时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相关问题,对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谢永红  张云英 《人民长江》2014,45(23):80-83
为分析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协调性,利用2000~2012年统计数据,选择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产水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用水量、城市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万元GDP用水量等10个指标对该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云南省水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适宜性在中度适宜到低度适宜之间,且有降低趋势。针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提高用水效率、防治水污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践中取水许可管理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用水总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但取水许可管理与用水总量控制之间存在时间差,取水许可属于事前管理,用水总量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将事后控制关口前移,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坚持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的原则,探索建立实际用水量与取水许可水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适应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引入广义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将区域全部用水纳入管理范围,可推动"三条红线"落地。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榆林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统筹水资源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结合榆林市供水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建立基于配置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分析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对评价因素的分析探讨和水资源配置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2020年取用水总量为113586.58×10~4 m~3,小于12100×10~4 m~3的三条红线总量控制指标和可供水量;2030年取用水总量为144769.8×10~4 m~3,小于166200×10~4 m~3的三条红线总量控制指标和可供地表水。2020、2030年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等各项指标均在用水效率(Index)之内,符合水资源承载能力要求,这将为实现榆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约束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资源总量控制约束下,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构建水资源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以GDP最大和用水总量最小为目标,以投入产出平衡、经济、水资源总量为约束,并且引进投资系数作为动态变化的依据,探讨用水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江苏省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水资源投入产出表构建多目标动态投入产出优化模型,通过MATLAB优化算法计算出江苏省2011-2015年各部门的经济产出值,进而通过产值和万元产值用水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各部门的用水量,为未来的经济和水资源发展得出了量化的数据,为江苏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将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通过建立模糊识别模型,选取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模数等6个评价指标,计算2002—2011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年2020年和2030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许昌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可承载水平;近几年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但潜力有限;在特枯干旱年( P=95%)来水条件下,2020年、2030年均存在水资源超载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提出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应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至4倍跃进。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包括实现用水总量的零增长,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减少80%,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控制在45%以下,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85%;废水排放总量实现零增长,单位GDP…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耗量两个关键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1997—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与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用水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利用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t检验和Breusch-Godfrey检验等多重检验优选EKC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对水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的EKC均呈倒“N”形,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已进入控制性下降阶段;第三产业用水量EKC呈线性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用水量还未到达控制性下降阶段,仍将持续增长;第三产业用水量是未来用水的主要增长点,应加强地下水综合减采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评估粤港澳大湾区9市用水结构变化和各市间用水公平性,对2004—2019年水资源总量、供水量、用水量、用水量、GDP、常住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区位熵和洛伦兹曲线研究了各市用水结构及其公平性。结果表明:大湾区水资源短缺严重,供水量和用水量下降明显,各市用水结构差别较大,总用水量-水资源量分配不平衡,生产用水量-GDP公平性一般,生活用水量-常住人口公平性良好。评价结果可为继续优化大湾区水资源配置与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潘亚  马媛 《人民珠江》2023,(4):29-38
在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的双控约束制度下,水资源逐步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科学判断未来一定时期需水总量、科学制定配套政策和技术升级计划,成为事关地区是否能够实现持续、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安徽省为例,在对其16地市1999—2020年用水效率变化趋势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万元GDP用水量指标与人均GDP的学习曲线方程。据此对安徽省及各地市2025年双控指标进行预测,并结合相关政策、规划计划分析用水总量与效率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安徽各地人均GDP与万元GDP用水量指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预测2025年安徽省用水总量将缓慢增长至353亿m3,而万元GDP用水量可降低至65 m3/万元;(3)依据现状产业结构及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在“十四五”期间的用水效率的提升潜力不大,仍需要通过配套政策、产业转移等方式缓解水资源供应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