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几年,双氧水漂白普及很快,次氯酸漂白,亚氯酸漂白正被双氧水漂白取代。用双氧水漂白时,加入稳定剂可防止结垢,防止织物出现小洞,增加织物白度等等,起的作用很大。下面就双氧水和金属离子的关系、稳定剂的作用作一说明。一、双氧水的分解和稳定度双氧水漂白一般认为是双氧水分子 H_2O_2分解,生成过氧化氢离子 HO_2~-进行氧化反  相似文献   

2.
郑庆康  杜茜 《丝绸》1994,(10):9-11
探讨了双氧水 保险粉漂白及增白剂增白工艺条件对聚乙烯醇-丝蛋白共混纤维白度及染色鲜艳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漂白所获得的白度比保险粉漂白的高,如果要求有较高白度,可采用双氧水-保粉双漂工艺。  相似文献   

3.
甲脒亚磺酸(FAS)用于磨木机械浆漂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甲脒亚磺酸(FAS)漂白马尾松机械浆,探讨了FAS用量、浆浓、漂白温度和时间对漂后纸浆白度的影响。为了与常用的双氧水(H2O2)单段漂作对比,同时也进行了简单的双氧水单段漂,得出在高白度漂白时,双氧水漂白要强于FAS,但在低白度漂白时,FAS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陈文华  唐人成 《印染》2007,33(7):4-7
分别采用双氧水、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TAED)和保险粉对丙烯腈基酪素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漂白,比较了三种漂白剂漂白后纤维的白度、失重率、酸性染料可染性、化学和结晶结构。研究表明,采用保险粉在中性条件下漂白,可改善纤维白度,酪素蛋白没有流失,可染性不受影响;双氧水/TAED漂白,其纤维白度最高,酪素蛋白的流失极低,但可染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双氧水碱性漂白引起酪素蛋白的大量流失,明显降低了可染性,但纤维因聚丙烯腈变性而泛黄。三种漂白方法均未改变纤维的主体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自制的金属配合物在棉织物双氧水漂白过程中,硅酸钠加入的不同方式、不同漂白温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以及棉织物漂白速率的影响,并计算未加金属配合物低温漂白工艺及加金属配合物低温漂白工艺中双氧水分解速率常数以及半衰期。结果表明,70℃低温漂白,金属配合物/双氧水体系双氧水分解速率常数增加,半衰期减小。金属配合物在双氧水漂白过程中能够催化双氧水有效分解,显著提高棉织物的漂白速率,可实现低温漂白。  相似文献   

6.
杨勇 《中华纸业》2023,(24):48-52
双氧水是纸浆漂白工艺中常用的漂剂,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使用和储存都具有一定风险。橙氧科技的双氧水电解生产系统提供了一种绿色、方便,可持续的双氧水使用方案。整套系统采用电化学原理,仅需供应水、电、氧气即可生产低浓度的碱性双氧水,能直接应用于ECF漂白工艺。该设备在云景林纸1#制浆生产线漂白段成功完成中试生产,其中双氧水的直接生产成本仅1053元/t(浓度50%),与外购双氧水价格相比非常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双氧水、保险粉漂白及增白剂增白工艺条件对聚乙烯醇─丝蛋白共混纤维白度及染色鲜艳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漂白所获得的白度比保险粉漂白的高。如果要求有较高白度,可采用双氧水─保险粉双漂工艺。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有尿素存在下的大豆蛋白纤维双氧水漂白工艺,分析了双氧水、尿素用量、pH值、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尿素漂白工艺优于常规工艺。  相似文献   

9.
双氧水传统高温高碱漂白不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节能减排要求,应用双氧水漂白促进剂是实现双氧水低温漂白的有效途径,所以双氧水漂白促进剂的研发是一个热点课题。综述了近年来研发的双氧水漂白促进剂的种类及其应用效果,并指出氧漂促进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曹机良  李晓春  赵红等 《印染》2013,39(7):5-7,53
采用四乙酰乙二胺(TAED)作为双蛋白混纺纱线双氧水漂白的活化剂,探讨了双氧水浓度、硅酸钠和碳酸钠用量、漂白温度和漂白时间对漂白纤维白度和黄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双氧水与TAED物质的量之比2∶1、30%双氧水10 g/L、碳酸钠3 g/L、硅酸钠3 g/L和70℃漂白60 min的条件下,漂白纤维白度高于常规双氧水漂白工艺,不仅避免了纤维的降解损伤,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1.
四乙酰乙二胺(TAED)对纸浆双氧水漂白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宇  冯建敏 《西南造纸》2005,34(1):33-35
酰胺助剂TAED的加入.对双氧水漂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影响其漂白效果的因素有:TAED与双氧水的摩尔比、温度、时间、pH值及双氧水的用量。在一定限度下.漂浆的白度随这些因素的增加而提高,与此同时可降低漂白温度,缩短漂白时间.这就意味着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姚平  代盼盼 《国外丝绸》2009,24(6):15-17
介绍了竹浆纤维针织物的双氧水漂白工艺,探讨了双氧水浓度、时间及温度对织物漂白效果和失重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度90℃,时间60 min,30%双氧水7 g/L的条件下,采用常规双氧水漂白工艺对竹浆纤维针织物进行漂白,可以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印染》2017,(2)
探讨双氧水/明胶铜配合物体系低温漂白棉织物后的残液再利用性能,研究了在漂白残液中添加不同用量的明胶铜配合物、硅酸钠和双氧水对棉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明胶铜配合物体系的漂白残液中仍然残留双氧水及漂白助剂,只需添加少量明胶铜配合物、硅酸钠和双氧水,就能继续对棉织物进行低温漂白,并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双氧水/明胶铜配合物体系漂白残液再利用的较佳工艺为:在双氧水/明胶铜配合物体系漂白残液中补加明胶铜配合物1 g/L和双氧水6~10 m L/L(具体用量可根据白度要求而定),75℃处理20 min,加入3 g/L硅酸钠,继续保温处理40 min。  相似文献   

14.
氧化和还原漂白对大豆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还原漂白的大豆纤维白度和失重率很低,还原漂白对大豆蛋白含量和微细结构无影响、对可染性的影响很小。在氧化漂白中,亚氯酸钠和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反应生成过乙酸)的漂白效果很好;亚漂纤维的失重率高、大豆蛋白含量降低较大,漂白时大豆蛋白的流失极大地降低了可染性;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和双氧水漂白的纤维失重率低、大豆蛋白含量稍有降低,两者(尤其是前者)对碱性和羟基氨基酸的可能的氧化作用导致了可染性的降低。氧化和还原漂白对纤维的结晶特性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们已较好确立了退浆、煮练和漂白等化学预处理体系。如今,化学预处理广泛采用碱液预处理,即采用双氧水作为化学漂白成分。含氯基的漂白剂如亚氯酸钠和次氯酸钠仍在使用,但是由于环境的原因,人们在漂白时越来越多地选用双氧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氧水/乙酰胍(ACG)活化体系替代传统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漂白.通过考察活化剂种类、ACG的用量、漂白温度和时间,以及漂白pH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并与双氧水、双氧水/TAED漂白体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30%双氧水3 g/L、ACG用量1.6 g/L、pH值约为8和温度60℃的条件下处理60 min,可获得很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量在双氧水两段漂白、高猛酸钾和双氧水两段漂白、硫酸预处理双氧水漂白3种全无氯漂白方式下,棉浆粕的白度和聚合度两项重要质量指标,探讨出一种不仅能够起到降低棉浆粕聚合度,且漂白效果可达到制粘胶标准,同时污染度较低的漂白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正交实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两段漂白,不能使棉浆粕白度提高至生产粘胶的国家标准白度79%(ISO);采用高猛酸钾和双氧水两段漂白及硫酸预处理再进行双氧水漂白,可使棉浆粕白度达到国标要求;而经过硫酸预处理再使用双氧水漂白的方法不但符合试验要求,且成本低廉,棉浆粕聚合度降低至550左右,白度达80%(ISO)。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0.4mL/L,氢氧化钠0.1g/L,硅酸钠0.3g/L,双氧水5mL/L、温度100℃。  相似文献   

18.
孔雀  王雪燕 《印染》2012,38(6):16-19
将废弃丝素溶解制备成蛋白助剂,应用于棉织物双氧水漂白工艺中。探讨了丝素蛋白及其与硅酸钠复配对双氧水漂白织物白度、毛效、分解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可以有效地提高双氧水在较低温度和较低碱性条件下的漂白效果,实现双氧水低温低碱漂白。优化的漂白工艺为:硅酸钠2 g/L,丝素蛋白1 g/L,30%双氧水20 mL/L,NaOH 1 g/L,70℃漂白50 m in。  相似文献   

19.
黄麻纤维无氯漂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粉与双氧水两浴两步法联合漂白黄麻纤维可显著地提高漂白效果,并且对纤维的损伤较小.保险粉和双氧水联合漂白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漂白方法,其亨特白度值与亚氯酸钠漂白的相似,高达79.95.在漂白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保险粉和双氧水的质量浓度,最佳漂白质量浓度分别为6 g/L和8 g/L.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对棉织物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控制、漂白效果的预测及漂白工艺优化的理论指导作用,将自制的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应用于棉织物双氧水漂白工艺中,计算双氧水分解速率,并与传统稳定剂硅酸钠及活化剂TAED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在低温低碱条件下,阳离子明胶蛋白能有效促进双氧水的分解,分解率与TAED相近,说明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在双氧水漂白过程中起到活化剂的作用,从而为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在双氧水低温低碱漂白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