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引言 无线Ad hoc网络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方的分组无线网。随后,IEEE在建立802.11标准时将分组无线网改称为Adhoc网络,意为“为特定目的情况或场合而设计配置的,具备自组织能力的网络”。根据网络中节点是否可移动,无线Adhoc网络又可分为移动Adhoc网络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移动Adhoc网络的自组织、动态拓扑以及无线接入等特点使路由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而现有的Adhoc网络路由协议并没有提供安全的保护机制。论文首先论述了Adhoc网络几种常见的按需安全路由协议,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有效的安全路由协议(SEAR),阐述了该协议的路由请求、响应和维护的路由方式和过程,并通过协议间的比较分析其安全性和网络性能。该方案采用对称密钥协商和公钥认证方式,在兼顾性能资源的同时也保证了Adhoc网络的路由安全。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了移动Adhoc网络(MANET)的可靠多路径路由协议,可靠多路径路由协议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可靠的通信、以确保负载平衡以及提高服务质量(QoS)。本文分析了Adhoc网络多路径路由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典型的Adhoc网络多路径路由协议性能,最后对Adhoc网络多路径路由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跨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无线链路和拓扑结构的时变特性,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Adhoc网络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跨层设计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文章介绍Adhoc网络跨层设计的提出背景,理论依据以及跨层设计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一种较合理的跨层设计模型,分析了跨层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Ad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的对等式无线通信网络,它为局域内的移动或无线主机问的互连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并且在3C中引入Ad Hoc网可望解决移动网络中接入的瓶颈问题。本给出了3C系统与Adhoc网的接入方案,并对其移动性、路由寻址、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帆 《现代电信科技》2004,22(12):21-2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将采用Adhoc网络为核心技术,以满足今后市场对大容量、高带宽、无缝漫游的需求,是近一两年来业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技术思路。根据4G的工程要求和Adhoc网络框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Adhoc与蜂窝(IAC)的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Adhoc网络、可扩展、可编程、高可靠的新型4G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解决了当前Adhoc网络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用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逆变电源系统是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模块间的通信是为了使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并联的多个逆变电源模块彼此协调工作。Adhoc网络技术适应分布式逆变电源系统结构特点,可以方便逆变电源模块间通信的实现。针对用于逆变电源模块间通信的Adhoc网络,分析了Adhoc网络的特点和常用的路由协议,改进Adhoc网络中已有的CBRP路由协议,并提出一种新的MCBRP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8.
一种认知无线Adhoc网络跨层最优频谱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由认知无线电组成的Adhoc网络中的频谱共享提出了一个跨层方案。通过综合考虑认知用户之间的干扰约束和流量需求,特别考虑到用户双向连接以及信道的非均匀性,以BFP(bandwidth—footprint-product)值最小为目,建立了一个二进制整数线性规划(BILP)模型。仿真结果给出了最优的频带分配和路由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9.
移动Ad hoc网络应用及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移动通信》2006,30(4):82-85
文章对移动Adhoc网络的概念、基本特征、应用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Adhoc网络的安全问题,结合传统网络的安全特点,从信息安全的角度给出了Adhoc网络的安全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0.
Adhoc网络代表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直至整个信息产业中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为适应2010年后市场对低成本、大容量、高带宽、无缝漫游的需求,根据4G工程原则和Adhoc网络框架,提出了一种集成Adhoc与基础设施网络(LAIN)的新体制,构建起一种基于IAIN的可扩展的、可编程的、高可靠的4G新型宽带信息网格平台,解决了当前Adhoc网络如何在电信领域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两者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传感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动态等问题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目前这两种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文章认为:传感器网络在特殊领域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无线自组织网络通过临时组网的方式在恶劣环境中支持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传输,应用范围广阔.对这些网络的研究是中国未来高技术民用和军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凯  陈劼  郭伟 《电信科学》2005,21(9):41-46
Ad hoc网络管理相对传统网络的管理而言明显要难得多,主要是因为节点移动造成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以及网络应用的环境和范围具有多样性;同时还因为网络维持是通过节点共同参与完成的,但网络节点存在诸多的限制:如有限的电池能量、较小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变化的链路质量、无线资源匮乏等.本文分析比较了基于位置管理、基于移动性感知以及基于代理和策略驱动的网络管理方案,并指出了管理方案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混合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组织网和蜂窝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两者的混合网络将可能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文章介绍了混合网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网络模型的特性,并对混合网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框架结构、通信模式选择、信道分配、路由、计费、负载均衡,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混合网络通过其灵活的网络组建能力,不仅提高了对传统业务的支持,同时也为引入新服务创造了条件.自组织网络和蜂窝网络的融合将为构造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移动Ad hoc网部署迅速,抗毁性强使其应用在战术通信系统和数据链建设中具有极高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无线Ad hoc网的基本特点和推动Ad hoc网走向实际军事通信应用面临的挑战,最后分析了描述Ad hoc网特性的各种数学模型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方案在数据汇聚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相对于传统方案能够获得的容量增益,该文通过稀疏割容量分析推导得到PNC方案平均每节点信息传输速率的上界和下界。与传统路由方案及传统网络编码方案相比,在数据汇聚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应用PNC方案能够提升网络容量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郑燕 《通信技术》2010,43(8):4-6
Ad hoc网络在军事、救灾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协同通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被认为是增强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讨论了协同技术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在物理层上,研究了基于协同的Adhoc网络的网络模型,分析了基于协同的Ad hoc网络拓扑结构,引入采用协同通信的拓扑控制,通过理论分析证实通过协同可增强无线网络的健壮性。在网络层上,给出了基于DSDV协同路由算法的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传感器网络与自组织网络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自组织(Ad hoc)网络的现状,指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Ad hoc网络的区别,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及Ad hoc网络的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流、智能交通、医疗保健、工业监控、安全、军事国防、生态环境、防灾救灾等应用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而Ad hoc网络在战地通信、应急及临时通信、无线个域网、网状无线局域网、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多跳增强等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还对两种网络进一步应用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无线Ad hoc 网络及其研究难点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无线Ad hoc网络作为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网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无线Ad hoc网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19.
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一般以Ad hoc形式组建网络。该文针对以DS-UWB通信系统为物理层的Ad hoc网络,借鉴了MAC层准入控制的两种策略:全网络吞吐量控制策略与单用户链路吞吐量控制策略;在系统完全功率控制的设定前提下,根据物理链路的QoS指标,分别对两种准入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扩频码长度、信噪比等影响UWB通信链路质量的因素对系统准入用户数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移动Ad hoc网络仿真工具比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仿真是移动Ad hoc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仿真工具常用于新协议的设计和性能评估,以及大型复杂网络的构建和优化.文中详细介绍了OPNET、NS-2、GloMoSim/Qua1Net、OMNoT++的内部体系结构和对Ad hoc网络的支持,最后总结了四种仿真工具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