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化博览》2011,(6):70-71
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等轨道交通在人民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为了提高乘客安全性,一种可以隔绝轨道列车和站台乘客的装置——屏蔽门(或安全门),也应运而生。但轨道列车与安装的屏蔽门(或安全门)之间有约25-30厘米的间距,地铁门与屏蔽门(或安全门)之间的这个空隙大到可以容纳一个人,会出现乘客或者其他物体被夹在这个空间里的情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博览》2009,(Z1):163-164
轨道列车与安装的屏蔽门(或安全门)之间的间距大到可以容纳一个人。正是这样的空隙,往往会出现乘客或者其他物体被夹在这个空间里的情况,在地铁列车启动时就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车辆损坏。将传感器纳入地铁行业的设备安装标准已逐步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地铁项目中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站台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缺陷,采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由CMOS摄像头、信号处理器、控制器、驱动器等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图像相关度判据法,能够实时判断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之间是否存在异物,并作出智能化的判断和决策,以保障列车安全节能运行及乘客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地铁屏蔽门通过门速曲线的改变来探测障碍物的方法在检测最小尺寸为4 mm×40 mm的障碍物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红外光幕的障碍物探测方法,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和模糊PID控制算法来实现地铁屏蔽门障碍物的探测,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了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在正常情况和遇到障碍物时的关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地铁屏蔽门障碍物探测系统可以解决现有地铁屏蔽门在障碍物探测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屏蔽门是乘客候车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通过PLC和力控设计了一种地铁屏蔽门系统,使用PLC编程进行逻辑控制,实现了屏蔽门系统的基本功能(开门、关门),使用力控组态软件,实现了对系统的监控功能。最后,通过数据连接,将PLC程序和力控结合,实现通信。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的间隙会产生夹人夹物等地铁运营安全事故隐患,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的地铁站台异物面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人工构造光学背景,并且采用HSV颜色空间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算法采用K-means方法对车首摄像头拍摄车尾灯带图像进行目标提取,通过对目标的完整性计算来判断列车车体与屏蔽门缝隙是否存在空间异物。通过对真实视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光照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准确检测出各种异物,能够辅助司机进行开车前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当前地铁屏蔽门人群挤压荷载测试装置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产生的线荷载不精确不均匀的问题,综合计算机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设计了地铁屏蔽门人群挤压荷载测试系统.设计了计算机软件和PLC控制程序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控制.采用多点加载法,并对加载点引入闭环反馈控制来实现对荷载的精确控制.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系统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并解决了线荷载不精确不均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如果您有幸乘坐北京地铁5号线,那么您就会成为第一批在乘坐地铁时看奥运比赛直播的城市轨道列车乘客。记者从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了解到,地铁5号线采用的乘客信息系统是全国第一个将WLAN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应用于车辆、地面双向数据传输的乘客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保证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乘客也可以通过触摸屏实现奥运比赛视频与公交线路、列车时刻、天气预报等信息之间的切换。  相似文献   

9.
《微型机与应用》2015,(23):16-1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地铁列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越来越成为乘客关注的重大议题,其中保障通信顺畅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针对上海地铁三号线阿尔斯通轨道列车的乘客紧急通信单元不足之处,提出了一套以ATmega8-A为控制核心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乘客紧急通信单元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方法,旨在为轨道列车技术国产化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Delphi语言构造了一种性能稳定可靠、成本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屏蔽门监控系统.讨论了采用Delphi编程工具进行开发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地铁屏蔽门监控软件的设计,给出部分功能的人机界面.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系统在准确性、安全可靠性以及实时性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  相似文献   

11.
在地铁站台候车时,因为乘客无法了解下一班列车车厢内的情况,在乘客上车以后,列车车厢内会产生人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作品可以利用地铁车厢内自带的摄像头来捕捉下一辆列车的客流分布情况,并且综合目前站台排队情况的信息,通过在地铁站台每个候车门上加装一个导航指示灯的方式,来引导乘客去较空的车厢进行候车。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屏蔽门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站台屏蔽门系统对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本文从设计者角度阐述了屏蔽门系统的组成,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对现场总线技术在其系统中的应用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另外,对FCS、DCS及其与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关系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地铁的“无缝换乘”运行模式使乘客可以为同一OD对选择多种路线,同时在换乘时无需再次刷卡。这给乘客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对不同线路的客流计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反映地铁网络中客流的分布,对票价进行合理的清分,研究乘客的路线选择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基于刷卡数据,结合列车时刻表和乘客走行时间,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时空数据管道耦合和汇聚OD路径溯源方法。经过真实OD数据的测试,该方法可以还原90%以上正确的线路。  相似文献   

14.
地铁已经成为城市老百姓的出行必备工具,也是缓解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像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地铁四通八达,几乎承载了75%城市人口的出行需求,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地铁列车是由接触网进行牵引的,如果接触网突然失电或者因为故障无法给地铁列车供电,将会直接导致行驶的地铁列车没有牵引力,从而停在轨道中。这样不但对于列车上的乘客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而且对后续的列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该文以此为切入点,针对全自动系统接触网失电故障情况,对列车的应急处理联动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讨论,把控接触网失电之后列车运行的最小影响范围,也为后续全面提升列车运行安全,为城市轨道地铁应急处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普及,地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列车门控系统是与乘客人身安全相关的一项技术保障.鉴于进口设备的贸易垄断性和技术封闭性,针对其原有技术缺陷,通过多工况下的外特性连续性能检测采样,研究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门控单元实时故障检测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地铁列车运行的实时故障检测、记录、分析与远程交互控制功能,因此,能够为地铁的繁忙运行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铁屏蔽门障碍物探测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国内地铁屏蔽门系统障碍物探测的设计方法,根据既有线路上屏蔽门系统障碍物探测功能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原有方案的优劣,提出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红外编码进行障碍物探测的方案,以解决目前使用逻辑微处理器监视门体速度、比较门速度曲线中预期电机电流与实测的电机电流方案中存在的无法探测质地较软的障碍物、障碍物探测尺寸的限制等不足.  相似文献   

17.
张京辉  陈曦  李博睿 《控制与决策》2023,38(9):2632-2640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优化时刻表是提高能效、改善乘客体验的重要手段.潮汐客流给时刻表的优化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地铁建设期购置多少列车、运营期如何在有限车数下制定时刻表也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对此,以列车发车间隔为决策变量,构建列车运行模型以及乘客行为模型,考虑车数限制条件,设计列车能效与乘客体验的优化目标,建立一个非线性多目标优化问题.该问题采用NSGA-II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城市某条地铁线路为算例,通过放宽车数限制最多可以节能11.1%,同时增加车辆储备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通过设计非对称的时刻表,可以在列车能效上最多得到4.6%的优化.当客流具有潮汐特征时,通过设计非对称时刻表可以带来显著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低廉的地铁列车数据记录仪设计方案.该数据记录仪以ARM芯片为核心,ARM芯片外围配置晶振、电阻、电容、PCF8563芯片和SD卡等器件.数据记录仪中的ARM芯片与地铁列车微机进行RS232通信或CAN通信,接收地铁列车微机发送的地铁列车运行状态数据(含时钟信息)和故障数据等.该数据记录仪设计方案在满足地铁列车数据记录仪的功能同时,较传统方案具有电路简洁、成本低廉和功能更强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地铁列车牵引电力消耗总量过大是目前地铁运营公司面临的一大问题.为量化评估地铁列车牵引能耗,促进厂家不断优化牵引系统设计,降低地铁列车牵引能耗,文章在综合分析影响地铁列车牵引能耗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地铁列车牵引能耗测试的控车需求,研制了一种用于地铁列车牵引能耗测试的便携式控车装置,其实现了通过模拟司控器级位信号控制不同厂家...  相似文献   

20.
田霞 《软件导刊》2010,(4):107-109
介绍了一种地铁站台智能化屏蔽门控制系统中的便携式测试设备工具(PTE)的设计及实现。该设计基于VisualC^++高级语言及ACCESS数据库,具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在大量参数的处理上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既简化了程序设计,又保持了程序的完整性,有利于参数扩展;采用以太网接口及USB总线与其它设备通信,获得了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