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致力于建设"两个一流",也在不断打造卓越管理品牌,在更高层次和更加开放的格局下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离不开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今年公司在央企中首次发布《卓越管理白皮书》,阐释公司卓越管理理念。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丁世龙对公司管理创新工作及《白皮书》内容作出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2.
正坚持不懈推动管理变革与创新,坚持走内涵式、精益化、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是国家电网公司多年来立足建设"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的不懈追求。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坚决贯彻公司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卓越管理理念,深入推进卓越管理实践,努力提升卓越管理境界,以卓越管理战略引领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安全发展打造本质安全企业安全发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国网黑龙江电力把抓安全、保安全作为卓越管理实践的首要发力点,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南乐局在省、市公司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紧紧围绕"创新管理,提高水平,规避风险,保持稳定,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电网建设精细,优质服务精诚,经营管理精益,形象建设精心,队伍建设精强"的总体要求,把创一流同业对标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战略的执行力、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中国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在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企业单纯依靠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不断提升企业卓越管理的水平,加快从追求数量、规模的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的转变,成为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首要任务。国家电网公司不断追求卓越发展,实现了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管理创新之路。那么,国家电网公司卓越管理体系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卓越绩效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它能促使企业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升整体经营绩效和竞争能力。2015年,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上海电力的要求,积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电工学、经济学、系统学的原理运用于供电服务,创造性提出"电力供应匹配管理模式",获得国内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实现了企业管理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各电力公司全面落实"五统一"(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要求,不断加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力度,努力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员工行为中,有效促进了文化建设、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目前,各地市县两级电力公司已从制度建设、管理融合、行为养成等方面深化了企业文化的贯彻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公司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了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企业管理效率效能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就企业文化如何推动电力公司科学发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电网公司的品牌建设是中国央企品牌建设的典范和楷模,为央企的品牌建设和塑造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国家电网公司塑造的卓越管理品牌,体现了电网企业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管理特色,为中国企业如何开展管理品牌工作带来了有益的思考。扎实的品质管理品牌的本质是品质加牌子,卓越的品质是卓越品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品质,品牌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家电网公司属于技术密集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六个始终坚持""八个着力"的战略路径,形成了"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国家电网公司新时代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企业综合价值和员工工作价值最大化,助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连供电公司工会认真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民主管理纲要》,以履行工会维护职责为己任,以提升企业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水平为目的,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圆满完成,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葛剑  王召旭 《国家电网》2014,(11):90-91
近年来,公司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高度出发,全而推动卓越企业文化建设,抓好企业基本价值理念的塑造、转化与融入,形成了具有国家电网公司特色的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县级供电企业资产上划工作,使县级供电公司管理关系更顺畅,发展空间更广阔。然而,受长期代管体制的影响,县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仍然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短板"。在新型子公司体制下,发挥省市级电网公司的专业技术优势,实施分公司管理模式,是帮助县供电企业尽快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县公司面临的问题县供电企业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最基层单位,数量多、分布广,员工  相似文献   

12.
强化执行力建设 加快推进“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春泉 《陕西电力》2010,38(6):I0001-I0002
<正>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上,针对当前制约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的突出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加强执行力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化集团化运作,强化依法治企,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保障。陕西省电力公司  相似文献   

13.
电力企业如何推行绩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提出了在公司范围内推行绩效管理的要求。为什么要推行绩效管理,如何克服困难,积极推行绩效管理?笔者就此谈一些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全员绩效管理是贯彻国资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全员绩效管理文件精神的要求,适应国家电网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完成。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提出以深化提升全员绩效管理的集约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价值化水平为目标,以SOES有机系统为载体,有规划、有策略、有方法、有步骤地逐级推进"四  相似文献   

15.
卓越的力量     
正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中位列第一,充分彰显了公司持续追求卓越管理的价值和卓越绩效。十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像农民"翻地"一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消除短板、改进提升,形成了"163"卓越管理体系,为公司建设"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提供了宝贵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电网公司卓越管理目标提出:“转变公司发展方式,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增强集团公司调控能力,全面有效整合公司资源,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和效益。”集约化经营是目前电网企业的热门话题,也是电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艰难前行之时,我们要一方面抓市场化改革,一方面抓电网企业的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电网公司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和领先企业变革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初步建成了"三集五大"体系。这一体系集约高效、纵向贯通,明显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国家电网竞争力体系的核心设计。它不仅有助于国家电网公司在能源转型和经济波动新常态环境下持续实现卓越绩效,而且对国内外大型能源企业在管理创新实践中兼顾规模与效益有很大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电网公司"四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两个转变"、推进公司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河北省电力公司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将科学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正确思路,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在2018年"两会"上提出,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时代战略目标。国网江苏徐州供电公司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抓好‘坚持党建领航、打造高端电网、推动能源变革、持续创新领跑’四大战略重点"工作部署,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快打造具有本质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国有能源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县级供电企业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处于最基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层。在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过程中,县级供电企业要实现"做精",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人才战略的各项规定要求,充分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