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货架期间猕猴桃的品质动力学变化特性与寿命。方法以"秦美"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在温度为4,10,20℃下进行货架试验,测定猕猴桃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色值(C~*,L~*)的变化,利用Arrhenius方程建立相应品质指标的动力学模型,经恒等变形后得到货架寿命预测加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低温可以明显延缓猕猴桃在货架期间品质的降低,其品质变化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比货架温度和时间对各品质指标的影响可知,货架时间均大于货架温度;综合上述品质指标构建的货架寿命预测加权模型,其相对误差在±10%以内,精确度较高。结论在温度为4~20℃范围内,可依据加权模型对猕猴桃的货架寿命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2.
杨玮  赵晶  张堃  偶雅楠  李沁 《包装工程》2019,40(11):72-79
目的 基于货架寿命对库存和配送进行优化研究,降低冷链过程中的乳制品损耗,保证乳制品的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方法 考虑到货架寿命对配送的影响,在研究货架寿命的基础上,建立乳制品货损率与货架寿命的关系式。在时间窗约束下,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分别构建未考虑货架寿命的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和考虑货架寿命的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并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2种模型进行求解分析。结果 对比2种模型的最优结果,发现在1个配送周期内,基于货架寿命配送的总成本比不考虑货架寿命的运输总成本低3.71%。结论 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物流企业减少配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军用快餐米饭货架寿命加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彭  向红  何锦风 《包装工程》2007,28(6):33-36
采用食品货架寿命加速试验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以军用快餐米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作为评价产品货架寿命的主要因素,得出了采用PET/AL/PA/PE材料包装的军用快餐米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在不同的加速温度下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应温度下的货架寿命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快餐米饭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寿命.此研究为设计或预测快餐食品包装在不同温度下的货架寿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4.
酥性饼干基于温度变化的氧化货架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对酥性饼干这类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进行加速氧化试验,测定不同温度下的过氧化值,以其氧化时间和对应的过氧化值的对数值进行回归拟合,获得产品氧化一级动力学方程,应用Arrhenius公式预测产品在任一温度下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尝试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方法:以476名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将毕业生的各种心理特质作为预测因子,利用Clementine数据挖掘软件构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精度达到99.98%,对就业质量的平均绝对预测误差值为0.083。结论:该神经网络模型可用来预测和诊断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的就业质量,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技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宁河大米为研究对象,应用Weibull模型对食品的接受性进行分析。大米样品分别在35℃、45℃、55℃,90%RH环境下储存,定期随机抽样,检测大米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用危害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预测大米的货架寿命,预测结果与大米实际货架寿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高富强  侯爱军  杨小林 《爆破》2015,32(2):17-21
传统的爆破震动峰值质点速度(PPV)预测公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爆破安全的要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原理,建立了结构为2-5-1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青藏铁路关角隧道爆破震动测试数据为样本,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几种传统公式的爆破震动速度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实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关性系数(COD)、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对误差(RE)的分析,表明:在传统预测模型中USBM预测公式精度最高,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较传统模型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8.
姜楠楠  陈小亮 《塑料包装》2012,(5):38-43,10
塑料软包装牛奶货架寿命影响因素众多,本文通过对软包装牛奶货架寿命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性质、包装以及流通环境的研究,找出当前软包装牛奶货架寿命评价主要标准为四大指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残留物指标。介绍了各个指标的研究背景,对新旧实验材料和方法、建模、结论等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并对基于新技术新仪器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对其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中,重点介绍了超声波探测技术及其数学模型。并且在如何用加速破坏性试验预测软包装牛奶货架寿命方面做了阐述。最后,在牛奶货架寿命预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即牛奶质量指标的检测开始向仪器化、高精度、半自动乃至全自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工艺改性的Ti–6Al–4V双相钛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行为。方法 对360 r/min、30 mm/min工艺条件下搅拌摩擦加工处理的TC4钛合金在不同的变形条件下进行超塑性拉伸实验,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以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晶粒尺寸为输入参数且以峰值应力为输出参数的3–16–1结构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所构建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变形条件的Ti–6Al–4V钛合金的超塑性行为进行预测。结果 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精准度较高,实验应力值与预测应力值吻合度较高,相关系数R=0.991 3,相对误差为1.91%~12.48%,平均相对误差为5.92%。结论 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较高,能够客观真实地描述Ti–6Al–4V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10.
赵璐 《硅谷》2008,(8):22
介绍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电力系统负荷,重点研究BP人工神经网络在短期和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预测不同工艺参数下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方法 通过实验建立了电弧增材制造6061铝合金及Ti C增强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的数据集,并建立了一种以焊接电流、焊接速度、脉冲频率、TiC颗粒含量为输入,以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为输出的神经网预测模型,对比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3种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 与BP模型和PSO-BP模型相比,GA-BP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其中,GA-BP模型预测6061铝合金屈服强度最佳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965,决定系数(R2)为0.93,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2.35,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2.67;预测Ti C增强的6061铝合金抗拉强度最佳结果的R=1,R2高达0.99,MAE为0.46,RMSE为0.49,GA-BP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结论 BP、PSO-BP、GA-BP 3种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电弧增材制造...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超细石英粉体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高能球磨法制备超细石英粉体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均匀实验研究了球磨法制备超细石英粉体的具体工艺试验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粉体参数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了BP网络权值,从而完善了基于BP网络的石英粉体粒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好地实现了球磨法制备石英粉体的粒径预测,为工艺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声信号的局部可预测性在水声信号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解决非平稳信号检测问题的基础。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局部可预测性原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究了水声信号的神经网络预测,讨论了预测模型的建立和网络结构参数的设计。分别采用BP网络和RBF网络对实际舰船水声信号进行预测,通过对仿真数据和实际舰船辐射噪声数据预测的结果分析,得出了两种网络预测模型的误差分布,提出了减小预测误差的有效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水声信号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多元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实现对滚压后试件表面完整性指标的精准控制,从而指导实际加工生产。方法 以FV520B钢为研究对象,以滚压工艺参数(压强、进给量、滚压速度)为影响因素,以材料表面完整性指标(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塑性变形层深度)为评价指标,设计了正交试验。通过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信噪比分析,探究了滚压工艺参数对FV520B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2种模型的有效性和精准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 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有显著影响,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也显著增大。压强和进给量对塑性变形层深度均有显著影响,且塑性变形层深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减小。多元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度较差,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实验值和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相比于多元回归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误差小、泛化性能好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滚压后试件表面完整性指标的精准控制,为实际的加工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预测方法以提高钛合金弹性模量的预测精度,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精度的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获取材料数据库中钛合金的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参数,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构建初始数据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噪音消除、归一化及标准化,以得到高质量的数据集。同时,采用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分析法对输入参数进行筛选,去除弱相关变量以降低预测模型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及优化后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综合对比各模型的回归能力,分析误差后选出最优的算法模型。结果 最终建立了钛合金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6、0.943、0.917、0.986。结论 GA-BP模型对弹性模量的预测误差基本保持在5%~7%。遗传算法可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预测精度大幅提升。说明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钛合金弹性模量的预测,大大节省研发和实验成本,加快高性能材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变频压缩机的功率测量困难,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真测量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全局最优粒子,用它初始化BP神经网络的阈值和权值,测量变频压缩机的功率。本文共建立了3种仿真模进行对比,分别为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和PSO-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分别通过3种模型的内插、蒸发温度外推和冷凝温度外推的测试方法对变频压缩机进行功率测量,对比分析其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和拟合程度。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模型,特别是在冷凝温度外推测试中,较其他两个神经网络相对误差降低了1. 11%、2. 64%,3种测试方法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拟合程度在0. 9以上,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变频压缩机功率有较好的测量能力,而且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色彩空间转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洪亮  李瑞娟 《包装工程》2014,35(9):105-109
目的研究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的预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主要通过数据归一化处理、改进最大限制速度、惯性常数和适应度函数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以缩小其分布范围,再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色差预测。结果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测试20次得到色块平均色差为2.8526,最小平均色差为2.0453。结论该方法大大降低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可能性,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风电机组载荷监测中应变片寿命短的缺陷,基于风电场海量状态监测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建立塔筒应力预测模型,并通过综合相关系数实现输入参量的有效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最小相对误差等指标均比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好;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塔筒应力预测平均误差为7.04%,相对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减少了4.38%,预测精度满足工程需求。所提出的方法建立风电场海量监测数据和塔筒应力数据之间的有效关系模型,可为风电场长期有效的载荷监测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BP神经网络对电喷印过程中液滴铺展行为的预测能力。方法 提出一种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液滴铺展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相场方法建立电场作用下液滴铺展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然后,选取初始直径、撞击速度、接触角和电场强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将最大铺展直径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参数,利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神经网络中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构建液滴铺展预测模型。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将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WO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72.60%、77.60%,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则从15.029 3%减小为4.585 3%。结论 WO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液滴铺展,可为液滴铺展的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f normal (W/B of 0.80, 0.62, 0.48) and high (W/B of 0.41, 0.35, 0.30) strength concretes containing ground pozzolans such as fly ash, bottom ash and rice husk ash using the rapid chloride penetration test and the immersion test methods. Furthermore, on the basis of this experimental data,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is carried out to derive an explici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mul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chloride permeability as a function of six input parameters: water to binder ratio, percent replacement, testing ages, pozzolans types, aggregate to cement ratio and the actu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o verify the model, linear and non-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are carried out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opo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ground fly ash, ground bottom ash and ground rice husk ash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workability and chloride permeability.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have more accurate and precise prediction than linear and non-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 Moreov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s have a strong prediction capability of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and can be easily expanded for the new additional database to re-train the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