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国家对外合作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使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在我国海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基本能力,“八五”期间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建立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十大配套技术,使得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由合作为主进展到自营与合作并举。从“九五”开始,在承担的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带动下,自行开发了“海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等一批生产上急需的高新技术,为满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十五”期间,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组织国际和国内科研力量,重点在渤海大油田开发,天然气勘探,高温超压气田开发和海上新领域勘探等方面进行高新技术研究,以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中国海油的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和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丝绸之路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战略研究"的子课题——"海上丝绸之路油气合作战略"完成技术研究内容。该课题重点分析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走向海洋特别是深海的风险与瓶颈,通过对亚太、东非相关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资源潜力、投资环境与合作机会、合作方向进行调研,课题提出了海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中国海油围绕我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攻关,突破诸多技术"瓶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深水地震勘探技术、开发地震技术等3套地震勘探技术体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等3套油气勘探基础软件平台,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将面临诸多新挑战,将面向中深层、深水区、古潜山、隐蔽油气藏、复杂构造和非常规油气藏等六大重点勘探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海上地震采集装备、海上测井技术、地震岩石物理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中国海油"二次跨越"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部的一位高级官员近日表示 ,中国政府在 2 0 0 1年初将放宽对外国投资者在华进行油气勘探的限制。政府有关部门已对 1982年、1993年制定的两部海上和陆上油气资源对外合作勘探开发法提出了修正案 ,原法中规定的“中国公司与外国公司联合进行国内油气勘探要优先使用国内的设备、人力和服务”的条款将被废除。修正案提出在保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海上石油勘探垄断地位不变的同时 ,延长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享有的与外国公司合作进行海上油气勘探的专有权。另外 ,国家经贸委的官员还透露 ,现行对与中国公司开展合作的外国公司在合同期内…  相似文献   

5.
“八五”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成绩斐然.在“五大战略”(坚持和发展对外合作、坚持和发展自营勘探开发、在南海西部海域建设大气区、打开东海对外开放的局面、开拓炼油和石油化工新领域)和“油气并举,向气倾斜”的方针指导下,五年间对外签订50个各类合同.地震工作21万公里,钻预探井150口,获石油地质增量近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800亿m~3,产原油2500多万吨,原油产量跃升为全国石油系统第四位.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科技发展计划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十五”期间主要围绕天然气勘探、稠油开发、新领域和新技术等 4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报道。(1)油气地质勘探栏目①世界及中国陆上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发展动态及展望 ;② 2 1世纪中国 (海域 )油气勘探新领域 ;③中国近海大中型天然气田成藏条件与勘探技术研究 ;④中国海域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 ;⑤国外深水油气勘探调研 ;⑥南海深水扇系统与油气资源 ;⑦渤海郯庐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 ;⑧渤海中部新构造运动及深部动力过程对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 ;⑨非常规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十四次科委会日前在京召开,确定了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工作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据介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些年来的科技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实行大面积对外合作,直接接触国外先进技术,反应快;二是起点高,引进国外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先进技术直接用于生产,把科技变为生产力;三是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生产,生产性科研占80%以上.为了把海洋石油今后的科技工作做得更好,使海洋石油的发展建立在一个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科委会提出了海洋石油科技工作近期与中长期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近期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全面贯彻“三新三化”思想和落实总公司科技攻关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一套与降低成本有关的企业技术标准,并与国际技术标准相衔接;建立一套以勘探、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掌握和推广使用以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先进的关键技术;建立一套科学的勘探项目和油气田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中的主要关键技术是近期科技攻关的重点.这些主要关键技术是:海上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勘探目标模拟评价技术;海上地球物理高分辨率、多波技术及速度分析、反演等应用技术;海上成像测井技术;海上高温超压地层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8.
“863”计划“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专项,日前通过国家“862”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验收。据悉,经过5年的实施,“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专项共投入国家专项经费2亿元,部门和企业配套经费约9亿元。先后有92个单位,10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专项的研究工作。经过产学研的联合努力,在滩浅海高精度勘探技术、旋转导向钻井和中途测试技术、海水配置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新型平台技术和海上工程安全保障技术等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近海油气勘探开发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或"总公司")是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之一,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经过30多年的高速高效发展,中国海油已经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肥化工、炼油与石化、天然气与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及新能源等产业板块,实现了从上游  相似文献   

10.
巴西石油公司长期从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目前深水、超深水及盐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居国际先进地位。为应对深水和盐下油气勘探开发的严峻挑战,公司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的技术研发计划,并采取广泛合作、开放创新的研发策略以确保技术获取、降低研发风险。所有项目都有具体的研发路线图,并突出时间节点、研发界面和中间成果的管理。公司不仅是项目的组织者,也是技术研发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而且要求越来越多的合作研发工作在巴西进行,以实现技术及装备的最大本土化率,进而推动巴西工程技术领域的共同进步。这些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油近海油气田开发经历了对外合作前的初步勘探与试验性开发以及对外合作后的合作与自营并举开发两大发展阶段。对外合作前 ,在基本弄清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分布的基础之上 ,通过部分小油田的试验性开发 ,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外合作后 ,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得到高速、高效的发展 ,油气年产量已由合作前的 17万t原油 ,增至 2 0 0 1年的 1872万t原油和 4 1 36亿m3天然气。对外合作促进了自营油气田的开发 ,在 2 6个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中自营油气田已达 10个。绥中 36 1等一批自营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以及蓬莱 19 3等 7个亿t级油田的发现 ,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十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用 5年的时间跨入世界 5 0 0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进步对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引进、集成、应用、创新”的技术发展策略指引下 ,中国海油坚持对外合作 ,在引进大量资金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 ,也引进并发展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高新技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领域油藏描述、钻井、完井、碳化、采油及海洋工程等方面大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海上油田高速有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是我国油气勘探发展最快的时期,在陆相盆地中发现了一大批大油田,1978年产量突破了一亿吨,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国之列。80年代初,海上、陆上油气勘探相继对外开放,使我国勘探技术迅速向国际水平靠拢,在科技进步与高、新技术应用上已达到了国际80年代的先进水平,并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9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勘探市场,开展风险勘探招标,改进管理职能,以适应勘探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国油气勘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差距仍很大,在发展战略上,仍要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的方针,要坚持立足国内资源,并以国外资源作为补充,以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谢玉洪 《石油学报》2021,42(1):119-12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的稳固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勘探管理模式。立足于国家能源安全发展的要求,为解决海洋油气勘探的瓶颈难题,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中国海油提出基于多元作业方式协同的海洋油气集约化勘探管理模式,深化了勘探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作业方式、动态管理、环保管理、商务模式和人才培养7个方面的内涵。为实现大规模优质油气储量发现、解决海洋油气勘探关键理论技术难题、实现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围绕上游业务发展战略,积极推行人员稳定、经营稳定、攻关方向稳定的政策,从推广成熟技术、攻关瓶颈技术、研发储备技术、引进先进技术4个层次推进科技进步,在岩性油气藏、碳酸盐岩、前陆盆地、油气预探、勘探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油气的发现和储量的不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海底管道技术创新项目及其应用情况,即双金属复合钢管、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柔性管海底输气管道、单层保温管等新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的情况。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开发成本,促进了边际油气田的有效开发,为实现中国海油的产能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观念变化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以来的 2 0年 ,是中国海洋石油勘探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海洋石油勘探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突破 ,奠定了海洋油气产量高速增长的基础。富生烃凹陷、主运移通道、新构造运动和泥底辟带控制油气成藏等观念的建立 ,正是海洋石油勘探工作者在长期勘探实践活动中 ,思维不断更新 ,认识逐渐深化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侏罗系原油勘探开发历史悠久,“十二五”期间在致密油地质理论和现代勘探开发工艺等关键技术的指导下,系统开展了攻关研究,取得了多项新进展、新认识。但就目前的认识和勘探开发成效而言,仍处于致密油起步和探索阶段。要实现效益开发主要面临深化理论认识、突破关键技术、加大管理创新、科学有序推进等挑战。基于该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不可预见的国际原油形势,要实现四川盆地侏罗系的效益开发,需加强资源优选,落实“甜点”;突出技术攻关,突破瓶颈;加大管理创新,降本增效;科学合理组织,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立足国内、发展海外,推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积极探索勘探新领域、新层系,保持良好的勘探成效和较低的作业成本,探明地质储量及产量快速增长,开创了海洋油气勘探新局面。中国海油通过勘探理论及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及发展了复杂的地层—岩性油气藏、高温高压油气藏、深层潜山油气藏、深水油气藏的成藏机理,攻关海上中深层地震勘探、复杂地层高效钻井、海洋勘探装备等关键技术;在渤海湾盆地潜山、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及惠州凹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多个区域不同地质类型层段取得重大勘探突破,海外勘探权益可采储量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了海外战略布局。“十四五”将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持续攻关深层油气藏、深水油气藏、高温高压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和方向,海外勘探将继续坚持“经营勘探”,突出战略核心区,力争获得更多更好的优质储量。  相似文献   

20.
面对油价下跌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中国海油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指示精神为引领,坚持大中型油气田发现,实施“立足关键、动态调整、适度甩开”的勘探策略,展开成熟区、挖潜油田围区、拓展新区,努力寻找可动用优质储量,在渤海湾盆地浅层及潜山、珠江口盆地古潜山及油田周边滚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实现了中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高质量发展。针对中国海域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低油价时代中国海油油气勘探策略及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