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花生红衣多酚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昕  董全 《食品科学》2012,33(22):1-5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花生红衣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4.4min、超声功率408W、料液比1:29.6(g/mL)、乙醇体积分数51%。结合实际操作,响应面优化的最优工艺参数调整为超声时间24min、超声功率410W、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51%,此条件下花生红衣多酚得率为8.95%。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20∶1,超声时间9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7.42 mg/g。  相似文献   

3.
对超声辅助提取青海产树莓中总多酚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次数、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4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树莓中总多酚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了树莓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树莓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2次,乙醇体积分数51%,料液比1︰22(g/m L),超声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预测总多酚的得率为1.023%。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辅助吐温80优化发芽小米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和多酚提取工艺。以GABA和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吐温80质量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GABA得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GABA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吐温80添加量、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以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吐温80提取GAB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吐温80质量分数6%、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25 min、料液比1∶18(g/mL)、超声功率126 W,此条件下GABA得率为4.70 mg/g;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吐温80质量分数9%、超声温度42℃、超声时间19 min、料液比 1∶12.5(g/mL),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 1.99 mg/g。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辣椒叶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考察6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法对辣椒叶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影响多酚得率的主要因素是乙醇体积分数、pH、料液比和提取温度;最优提取工艺为溶剂乙醇体积分数60%,pH1,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45℃,超声功率200W,提取时间40min;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2.72mg/g。结论: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辣椒叶总多酚超声波辅助的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且此工艺提取的辣椒叶多酚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择三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的最适值作为响应面优化的中心点,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绿原酸得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12 s、超声功率280 W、料液比1∶19、乙醇体积分数42%、超声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3.095%。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薄荷,研究使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从薄荷中提取薄荷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固液比对薄荷多酚得率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将制备的薄荷多酚施加于卷烟滤棒中,研究其对卷烟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薄荷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74.14℃、超声时间28.05 min、超声功率165.57W、固液比1∶36.35(g/m L),此工艺条件下理论得率为1.24%,实际得率为1.29%;薄荷多酚添加于卷烟滤棒中具有提高生津感、缓解刺激、掩盖杂气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Hartley方法优化菠萝皮渣多酚化合物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SAS9.2中的响应曲面分析-Hartley方法对菠萝皮渣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4个因素与总多酚得率(Y)之间的编码水平回归模型,并得出各因素对菠萝皮渣总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在提取温度48.4℃、提取时间73.6min、乙醇体积分数41.6%、液料比46.8:1(mL/g)的条件下,菠萝皮渣总多酚得率最高,可达7.77mg/g,与理论值7.80mg/g基本吻合。响应面法所得的优化提取条件工艺参数可靠,可用于菠萝皮渣中多酚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黑果枸杞多酚适宜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BB)试验设计法对黑果枸杞多酚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对溶剂提取法与超声辅助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溶剂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37 min,液料比50:1 mL/g,多酚得率为35.9021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5%;超声辅助法提取黑果枸杞多酚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50:1 mL/g,提取温度36℃,提取时间31 min,超声功率240 W,黑果枸杞多酚的得率为39.6845 mg/g,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9%。比较发现,溶剂法乙醇用量为超声辅助法的1.16倍,提取温度较超声辅助法高22℃且提取时长延长16.22%,因此,超声辅助法工艺简单、经济、省时、能耗低、提取率高,为黑果枸杞多酚的深入研究、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金红苹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金红苹果中的多酚物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研究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4个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80 W,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mL∶g) 30∶1,在此工艺条件下,金红苹果多酚的得率达5.38%,与预测值5.74%接近。  相似文献   

11.
采用Plackett-Burman(PB)筛选和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影响油茶籽多酚甲醇超声辅助提取过程的5个因素进行筛选及优化,确定最优超声辅助提取条件: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8(m∶V),超声时间40min,甲醇体积分数60%,pH值为7,该条件下油茶籽多酚提取量可达21.037 7mg/g。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小米黄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小米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液中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小米黄色素提取含量有较显著影响,当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3.4:1,提取时间为2.7 h,乙醇体积分数为96%时提取液中小米黄色素含量达到理论极大值0.336 mg/100 g.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小米酚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离纯化小米多酚粗提物,选取4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采用静态吸附、解吸试验比较其对小米多酚的吸附分离效果,筛选出吸附分离小米多酚粗提物效果较优的大孔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小米多酚粗提物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过程:上柱速率2 mL/min、上样液pH 4左右、上样液质量浓度在0.12~0.14 mg/mL范围内;洗脱过程: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以1 mL/min洗脱速率进行洗脱。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藜蒿多酚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藜蒿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藜蒿多酚,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藜蒿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20:1(mL/g),提取次数2次,乙醇浓度30%(v/v),超声功率200W,提取时间80min,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858%±0.023%。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藜蒿多酚粗提液(PAST)的抗氧化能力随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多酚浓度大于148.80μg/mL时,PAST对DPPH.的清除能力高于BHA而与没食子酸相当;还原能力顺序为:没食子酸>PAST>BHA,在实验浓度范围内,PAST的还原能力相当于BHA的1.24~1.33倍。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紫米原花青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紫米原花青素的得率,本文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紫米中原花青素,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到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紫米中原花青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2 mL/g,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3 min,微波功率350 W,微波时间3.3 min,紫米中原花青素得率7.09%±0.01%。  相似文献   

16.
对刺槐花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 min,提取功率160 W,在此条件下,刺槐花多酚提取液的浓度为439.055 mg/L。同时通过ORAC法以及DPPH法对刺槐花的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刺槐花多酚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萌发糙米中多酚物质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糙米为原料提取多酚类化合物,探讨超声作用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最终确定萌发糙米中多酚类物质提取适宜条件为超声作用时间11.0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g∶mL)为1∶17.62,此条件下多酚提取得率为60.13μg/g。  相似文献   

18.
大麦多酚类活性物质超声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清  姚惠源  杨赟  王吉舟 《食品科学》2006,27(5):172-176
本文以脱脂大麦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技术,研究了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三个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经响应面优化确定大麦中总多酚和原花青素的超声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超声时间10min,料液比1:27,在此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得率为3.05mg/g,原花青素的提取得率为1.18mg/g.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东北红松针总黄酮的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兴安岭红松松针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红松松针总黄酮,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东北红松松针资源的目的。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设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松松针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52 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1%、超声温度为76 ℃、时间为103 min时,其总黄酮的得率约为5.82%。工艺条件合理可靠,为工业大量生产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芽对粟米中多酚含量变化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发芽粟米多酚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以总酚得率为响应值,设计Box–Behnken试验;结果表明,粟米中总酚含量在发芽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ρ<0.05);提取总酚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min、料液比为1∶30,在此条件下,提取总酚得率为2.6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