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水溶液共混法制备出钠化累托石(Na+REC)/海藻酸钠(SA)插层纳米复合膜Na+REC/SA,通过XRD及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插层机理,系统研究了复合膜的透光性、力学性能、抗紫外老化性、气液阻隔性及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a+REC添加量较少时可与SA形成插层型纳米复合膜.Na+REC添加2%时,膜的插层效果及性能最佳,相对SA膜其拉伸强度提高58.7%,断裂伸长率提高100%,40%失重率对应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85℃,复合膜经紫外辐射后拉伸强度保持率达89.6%,断裂伸长保持率达到74.9%,且膜有良好的透光性及气液阻隔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纯蔗渣纤维素膜的包装性能,通过热处理和氢键作用制备性能优良的蔗渣纤维素/聚乙烯醇(PVA)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力学性能、阻隔性、耐水性等进行综合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70℃热处理后,含4%PVA的蔗渣纤维素复合膜的综合性能最佳.由于纤维素与PVA之间氢键以及热处理后醚键的共同作用,复合膜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  相似文献   

3.
根据液体农药的特点及包装的要求,阐述了液体农药复合包装膜结构设计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复合膜阻隔性的设计及热封性能的设计,并通过试验检测得出结论:液体农药复合包装膜需采用专用复合型粘接剂,不同类型的液体农药可分别采用不同结构的复合膜包装。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的二氧化钛(TiO2@PDA)复合粒子,并采用溶液刮涂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TiO2和PVDF/TiO2@PDA复合膜。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复合粒子的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比率仪表征了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光阻隔性。结果表明, PVDF/TiO2复合膜对紫外光具有优异的阻隔性,但对可见光的阻隔性(即不透明度)随TiO2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不变,PVDF/TiO2@PDA复合膜的不透明度则随TiO2@PDA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大。当薄膜厚度为20μm,TiO2体积分数为10%时,PVDF/TiO2复合膜对比率(CR)值为92.8%,小于完全不透明临界值98%,而PVDF/TiO2@PDA (多巴胺处理20 min)复合膜CR值为98.39%。一定TiO2浓度下,随着多巴胺处理TiO2时间的增大,复合膜达到完全不透明所需的薄膜厚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使用双螺杆熔融接枝制备了一系列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相对接枝率范围从0.081~0.281.进一步将PE-g-MA和未经改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制备黏合树脂,采用热压复合的方法研究其对PE/尼龙6(PA6)复合膜和PA6/PA6复合膜的黏接性能.当PE-g-MA的相对接枝率为0.081时...  相似文献   

6.
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PA6CN)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流变性能、热稳定性、阻隔性能、阻燃性能、各向异性和可纺性进行了综述。加入粘土后,基体尼龙6的晶型变为γ型,改善了尼龙6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热变形温度,降低了吸水率,改善了气体阻隔性和材料的阻燃性,拓宽了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己内酯/α-环糊精(PCL/α-CD)络合物,并通过热压法制备了PCL/α-CD络合物薄膜。分别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透湿仪和透氧仪对不同比例的PCL/α-CD络合物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阻隔性能进行研究。红外数据表明PCL和α-CD同时存在于络合物中。随着α-CD含量的增加,PCL/α-CD络合物的结晶度逐渐降低,薄膜的氧气阻隔性和水蒸气阻隔性逐渐增加,并且薄膜的氧气阻隔性增加的效果大于水蒸气阻隔性增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壳聚糖(CS)、茶多酚(TP)和聚乳酸(PLA)3种物质所得复合膜的性能效果,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不同CS与TP质量比的PLA–CS–TP复合膜。通过测试纯PLA膜及各复合膜的密度、力学性能、热封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溶解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了复合膜的综合性能,研究其实用价值。结果表明,相比纯PLA膜,CS与TP的加入使复合膜的密度和拉伸性能明显降低,但显著提高了复合膜的热封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和溶解度。当CS与TP质量比为3/7时,热封强度最高,比纯PLA膜提高了245.72%;当CS与TP质量比为5/5时,水蒸气透过率最高,比纯PLA膜提高了28.59%;当CS与TP质量比为1/9时,溶解度最高,比纯PLA膜提高了758.04%。复合膜具有较好的热封性、透湿率和溶解度,在食品包装领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可使无花果在5℃下的保存期由2 d延长至13 d以上。  相似文献   

9.
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进行氧化处理,再与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反应,制备了含氨基甲酸酯基的改性MWCNT,将其和水性聚氨酯(WPU)混合制备了MWCNT/WPU复合材料,研究了化学改性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改性后,MWCNT能够均匀地分散于WPU中,和WPU基材的相容性及界面结合力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水性能和导电性能显著提高。改性MWCNT的质量分数为1. 5%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比WPU膜提高了89. 6%,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2. 3℃,导电率提高了约10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聚乳酸(PLA)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抑菌性能,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和槐糖脂(SL)掺杂的PLA复合抗菌膜,探究SL含量(10%)不变时,CNC的含量对PLA/SL/CNC的力学性能、亲疏水性、水蒸气阻隔性和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复合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CNC含量为8%时,CNC与PLA相容性较差。相比纯PLA,PLA/SL/CNC(6%)的拉伸强度高达68.6 MPa,提高93.8%;PLA/SL/CNC(6%)的韧性为36.5×108J/m3,增加46%。PLA/SL/CNC(6%)水接触角为86°,具有疏水性。PLA/SL/CNC(6%)的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4(g·cm)/(Pa·s·cm2),与纯PLA相比降低36.8%。PLA/SL/CNC(6%)与利斯特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24h,菌落数分别为0.8 lgCFU/mL和0.4 lgCFU/mL,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