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堤路改造工程中面临的差异沉降控制等难题,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滨江堤防道路加宽改造工程为依托,根据堤防下部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特点选取典型断面进行数值计算模拟,开展天然堆载、台阶开挖联合土工格栅处理和深层水泥搅拌桩(DCM)处理3种方案的分析对比研究。结合数值计算结果,采用上部结合面处置联合下部地基处理的差异沉降控制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在新老堤结合处进行台阶开挖联合土工格栅与锥探灌浆等方式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加固处理。通过现场监测分析断面沉降、孔隙水压力与水平位移等的发展规律,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并评估该处理方案在实际堤路改造工程中的差异沉降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上部结合面处置联合下部地基处理的试验断面路中与右路肩工后剩余沉降分别为16和20 mm,二者差异沉降均保持在4 mm以下。这验证了该技术对堤路改造工程新老堤协调变形的控制效果,可为后续滨江堤路改造工程差异沉降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滨江大道是在既有防洪大堤内外加宽形成的集防洪和交通功能的大型工程.在分析既有堤防堤基及堤身地质条件、拓宽位置堤基地质等基础上,选择典型断面采用垂向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分析了清基换土、台阶开挖、平台镇压、土工加筋、防渗排水等差异沉降控制措施效果和相关变形参数,基于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土和堤身的变形及过程,提出了堆载预压和路面结构层铺筑时间,以及路面排水、反射裂缝控制等措施.现场监测成果结果显示,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滨水路堤差异沉降,防止道路路面纵向裂缝.  相似文献   

3.
以延安新区综合管廊项目中土工格栅处理地基为背景,为了研究土工格栅对地基非均匀沉降的效果,现场试验段进行了沉降观测、FWD弯沉检测、铺设与未铺设土工格栅的弯沉盆对比等试验,探讨了回填土高度对弯沉盆的影响以及地基回填模量的影响因素。证明分层铺土工格栅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填土抵抗变形能力,而且具有使土体连成整体水平传递张力的能力。因此,分层铺设土工格栅可以有效的解决填挖交界地基非均匀沉降的问题,它可以为以后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进行高填路堤拓宽时,新老路基结合部会出现差异沉降、路面裂缝等病害。为掌握差异沉降的规律,基于D-P本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新路堤作为附拓荷载对老路堤及地基变形的影响,并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资料展开对比。分析表明,拓宽路堤的填筑将会引起老路不同位置的过大附加差异沉降,老路堤靠近中心线附近出现略微向上和向内的位移;老路肩有较大的水平位移指向道路外侧;新路堤靠近坡角处出现较大的水平位移并指向道路内侧,最大沉降位置出现在拓宽后路基表面的中心处,并逐渐向外移动。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土工格栅在堤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堤防结构形式、地基处理、土工格栅的布置、稳定计算、方案对比及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土工格栅在堤防工程中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可节约造价、提高堤防的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江大河重点堤防工程堤顶道路混凝土路面断裂和破损严重的问题,降低堤防管理单位运行维护的成本和费用,本文以汉江干堤除险加固工程为例,总结了重点堤防段加固结构措施优化的方式和方法,提出增设牙口开挖反坡台阶、增设导滤盲沟、堤身加宽段设置土工格栅、堤顶道路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柔性堤顶道路结构等堤防加固措施,确保了堤防工程的整体性和路基的稳定,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堤防的建设工作,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认为堤防扩建工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检查施工单位派驻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等施工力量与招标时或与所承担的建设任务是否相适应,如发现现场实际力量不足,应责令充实力量或重新选择施工企业。 二、堤防扩建工程多是在老堤的基础上加高培厚,内外帮坡,加大断面尺寸,提高防洪标准。老堤多是堤基条件差,堤身隐患多,如蚁穴、朽木、砖渣瓦块、树根、草根等,容易引起堤身塌陷、漏洞、散浸等危及堤身安全;堤线也多是靠近河岸,为了获得较多的耕地,对堤基没有选择的余地。堤防修筑,开始多由农民自发修建,逐渐加高培厚而成,堤防填土混杂,修筑质量差,扩建施工时必须对堤身及堤基进行妥善处理,不留隐患。施工单位不能按照设计对基深度、清基量来处理堤身和堤基,这样做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树根、草根、砖头瓦块等杂物彻底清除掉,不留下新的隐患。 三、根据铺土厚度设计新老堤结合部位的宽度、结合方式,加强碾压关,确保与老堤更好的结合。实际施工中应高度重视这一点,不留下严重隐患,若发现土料不大合乎设计要求时,新老堤结合部位应尽量用一些较好的土石料,以便达...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过江供水管道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管道穿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出管道穿堤过程中对堤防的沉降、变形的影响,为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
祊河南坊段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城区南坊镇祊河左岸,老堤桩号1 900~3 937,全长2.037公里.该段堤防年久失修,堤身单薄,防洪能力低;穿堤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已丧失防洪功能;堤身轴线弯曲背离河道流向,不利于河势的发展和堤防的安全.为了提高河道防洪能力,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批准兴建.  相似文献   

10.
结合洞头环岛西片围垦工程,介绍海堤跨越已建海底管线的工程处理措施。通过在管线周围打设桩基础,设置盖板,保护已建海底管线,控制其沉降变形,同时采用复合地基措施解决穿堤管线处堤身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堤防变形直接影响堤防的安全性,尤其是深厚软土地基上的堤防,其变形量往往较大,常作为堤防安全的主要评价指标。依托某软土地基上重建堤防工程,建立了堤防典型断面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计算了竣工期和特征水位下的堤防变形,重点分析水位变化及压重平台对堤防变形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堤防沉降较大,大值区主要集中堤基表层中央附近,软基对堤防沉降的影响很显著;堤防水平变形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软基中,堤身部分水平变形小。迎水坡的压重平台和临河侧水位变化主要对堤防水平变形有较大影响。总体上,堤防设计方案合理,建议在堤顶预留足够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2.
正堤防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对那些未达到防洪防汛的堤防进行加固。堤防工程出险,多是因为江河冲刷力度过大、软弱堤基变形沉降、堤身脱皮滑坡等原因造成的。某些堤防防洪标准不够,出现漫堤溃堤的现象。因此,在对堤防工程进行设计加固时,要提升堤防防洪的标准,并对出险堤段做好加固。在堤防工程建设时,环境地质会影响到堤  相似文献   

13.
堤防裂缝是堤防工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若不及时治理,会影响到堤防工程的稳定和防洪安全.本文从堤防的应力分布、土层膨胀性、堤身土组成等方面探讨了句容市赤山湖湿地公园堤防道路纵向裂缝的成因.研究表明:裂缝多发生在拉应力深度内,土层具有弱膨胀性、堤身土组成存在差异、堤基存在沉降变形大的软弱土层是堤防纵向裂缝形成的主因.纵向裂缝...  相似文献   

14.
软弱地基对堤防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置换深度、不同的坡脚外置换宽度对堤防应力变形及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软土厚度一定时,随着置换厚度增大,新填筑堤防地基表面沉降减小,安全系数有所增大;当置换厚度一定时,增大堤脚外地基置换宽度对加固区堤身及地基变形影响不大,但对稳定性影响较大;置换深度越小,堤脚外加固宽度就越大。其成果对软基置换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中地区某河经地质勘察,修建的堤防工程主要有3种不同地基(基层细砂、粉质土壤、中密夹砂粉质黏土)情况。利用GeoStudio 2012软件的SEEP/W模块对堤防工程进行渗流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不同地基条件下适合的堤身材料。模拟结果表明,堤防地基与堤身为基层细砂-粉质黏土、粉质土壤-黄土、中密夹砂粉质黏土-黄土3种组合时渗流路径分布最均匀且渗流稳定,堤防安全性最高;当堤防堤身与地基渗透系数相差较大时,易发生集中渗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显著影响,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差异沉降下路面结构应力的计算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对拓宽道路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分析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各结构层的附加应力随着不均匀沉降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增大而有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对不同路面结构层的附加应力而言,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基层顶面附加拉应力而言,基层厚度和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Ⅱ级堤防工程软基段堤顶路面部分区段出现裂缝、塌陷变形等情况展开了调查,计算了堤防不均匀沉降量值,并采用固结计算原理对堤防沉降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表明,该段堤防沉降已基本趋稳定,为路面修补施工设计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河大堤的现状,问题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河大堤堤线较长,堤基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渗透变形,液化,沉降与不均匀沉降以及老口门等,堤身存在着土料复杂,碾压不密实,隐患多,防洪标准低等问题,因此堤防加固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固措施有抽水洇堤,压力灌浆,放淤及吹填固堤,减压及导渗,地下截渗等,并已取得显著效果。今后还应大力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隐患探测技术的研究试验,积极推进吹填固堤与引黄泥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李明  陈汴生  唐丽娟 《人民黄河》2006,28(10):79-80
分析了济南标准化堤防建设的情况,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现有控导工程较为薄弱;②部分堤段堤沟河问题突出;③部分堤防堤顶高度高于设计高程,造成大堤堤顶宽度不足12m;④堤段不均匀沉陷;⑤堤防道路标准偏低;⑥第一期工程是右岸施工,左岸险工控导工程相对薄弱。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①加快控导工程的整治,以完善标准化堤防的工程措施;②加快堤沟河的淤填治理;③统一堤顶设计高度;④在今后的大堤帮宽设计与施工时采取部分旧堤削顶回填新堤的施工方式;⑤提高堤防道路的设计标准;⑥施工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左右岸同步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随机有限元法对英德市北堤防护工程进行了渗透破坏风险分析,并对新堤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分析中选取了旧堤以及新堤的典型堤段并建立相应计算模型,考虑了背水坡和临水坡两种破坏模式,然后利用可靠度理论对旧堤及新堤的渗透破坏概率进行求解,通过对比得出新建堤防发生渗透破坏的风险概率明显降低,最后求得旧堤和新堤的综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新堤能满足安全性要求。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