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研究了淀粉微球(CSM)对Co2+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不同温度下,CSM吸附Co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Co2+,吸附同时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2.
香草醛改性壳聚糖对镉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辐射条件下香草醛改性壳聚糖(V-CTS)对Cd2+离子的吸附性能,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d2+离子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在298~318K温度范围内,焓变ΔH=24.22kJ/mol,表明吸附是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反应活化能为25.58kJ/moL,表明V-CTS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由化学反应控制,而非扩散控制。吸附剂解吸再生循环使用4次后,镉离子的吸附容量仅减少18.9%,该吸附剂具有较好地再生使用性。  相似文献   

3.
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即FP-P(AA-AM)。研究了树脂在单一Cd2+溶液中的吸附行为以及在Cd2+、Cu2+、Zn2+三元混合溶液中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单一Cd2+溶液中,FP-P(AA-AM)树脂对Cd2+的吸附容量随硫酸镉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高可达2.4mmol/g。吸附Cd2+至饱和的树脂能在1mol/L的HCl溶液中很好的进行解吸附,3min时解吸附率即可达到83.3%。在较高浓度的三元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FP-P(AA-AM)树脂对3种离子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吸附,其平衡吸附量顺序为:Cu2+Cd2+Zn2+。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离子交联后,再与环氧氯丙烷共价交联形成二次交联壳聚糖。该二次交联壳聚糖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FTIR图谱表明壳聚糖分子中的-OH和-NH2基团参与了吸附反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常数k2增大而平衡吸附量qe下降。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平衡常数KL和饱和吸附量qm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焓变ΔH°和熵变ΔS°均为负值,说明二次交联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是放热和自发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以粘土为骨料,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了多孔陶粒,将其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陶粒对Cd2+的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粘土基多孔陶粒对Cd2+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固液比较大时,得到的吸附量值较小,且随着固液比的增大,陶粒对Cd2+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速率均下降.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陶粒时CA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确定吸附过程由2个或多个步骤控制.陶粒中的-OH、C-O基团参与对Cd2+的吸附,形成了CdO新相,说明陶粒对Cd2+的吸附包括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
硫脲改性Fe_3O_4/壳聚糖微球对Hg~(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反相悬浮分散法制备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并经硫脲改性(TMCS)用于吸附水溶液中Hg2+。考察了pH值、温度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TMCS为球形,粒径80μm~250μm。TMCS对Hg2+的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但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焓变(ΔH0=-12.93kJ/mol)为负,表明吸附放热;Gibbs自由能(ΔG0=-16.41kJ/mol~-17.22kJ/mol)为负,表明吸附能自发进行。等温吸附线可用Langmuir模型拟合,最大吸附容量2.69mmol/g;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模型拟合,表明化学吸附为控速步骤。吸附Hg2+后的TMCS可用0.01mol/L的EDTA脱附,脱附率达91%。  相似文献   

7.
将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接枝到PGMA/SiO2微粒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大分子链上,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磺酸型螯合吸附材料SHBS-PGMA/SiO2,研究了其对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HBS-PGMA/SiO2对Cd(Ⅱ)有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0.40mmol/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并分别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焓变(ΔH)、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和熵变(ΔS)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8.
将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接枝到PGMA/SiO2微粒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大分子链上,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磺酸型螯合吸附材料SHBS-PGMA/SiO2,研究了其对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HBS-PGMA/SiO2对Cd(Ⅱ)有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0.40mmol/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并分别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焓变(ΔH)、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和熵变(ΔS)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高吸水树脂在Na Cl、KCl、Mg Cl2、Ca Cl2溶液中吸液率和吸附盐离子率,研究高吸水树脂对Na Cl、KCl、Mg Cl2、Ca Cl2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的吸液率和吸附盐离子率与盐溶液中阳离子的价态有关,对二价阳离子的吸附能力远小于一价阳离子,吸附Na+、K+的平衡常数b和速率常数ks远大于吸附Ca2+、Mg2+平衡常数b和速率常数ks,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b和速率常数ks越大,Na Cl、KCl、Mg Cl2和Ca Cl2的吸附热力学规律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
用失重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对冷轧钢在0.5-7.0 mol/L H2SO4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吐温-60对冷轧钢在1.0 mol/L H2SO4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模型。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和硫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吸附自由能ΔG^0, 吸附焓ΔH^0, 吸附熵ΔS^0)和动力学参数(腐蚀速率常数k, 腐蚀动力学常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