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五轴并联铣床特征参数误差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并联机构等效为由串联机构构成的空间闭环机构,运用D-H方法系统研究了五轴并联铣床的特征参数误差对运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影响,揭示出特征参数沿机床各位姿方向误差灵敏度变化规律。仿真结果不仅证实了现有机床机构设计合理,而且为今后并联机床进一步精度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并联机床的奇异位形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以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主进给机构的并联机床新结构。建立了并联机床主进给机构位置分析的输入输出方程,推导了奇异位形判别的解析表达式。该判别式在形式上为多项式代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引入数值-符号处理技术,得到了多项式代数方程中每一系数元素的数值-符号形式的解析表达式。主进给机构的奇异位形的集合为参数空间的曲面片,得到了奇异曲面方程及奇异曲面的截面曲线图,给出了奇异位形分析计算的数值实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并联机床的型号命名方法及精度评估问题,将精度评估划分为几何性能评估、位姿运动精度评估和工作精度评估3个部分,为规范并联机床型号和实施工业化并联机床的精度检测和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型3-TPS并联机床进行刚度计算和分析,找出不同型位下该并联机床刚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使机床避免薄弱环节,以提高在高刚度下工作机床的加工精度.方法对并联机床刚度进行理论建模,找到对该并联机床静刚度产生影响的因素,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型位下、不同方向上的刚度进行仿真和计算.结果在同一位姿下,沿着Z轴方向刚度较大;在不同位姿下,极限位置的刚度最小;变形最大处在动平台与平行机构相连的铰链连接处;平行机构的变形量比较大.结论沿主刚度方向的刚度比其他方向大,远离极限位置可以提高刚度,并联机构的薄弱环节在动平台与平行机构联接的铰链处,平行机构的刚度将对整机刚度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虚轴机床的结构设计与位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以四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作为主进给机构,辅以双向移动工作台实现多坐标数控加工的一种新型虚拟轴机床的结构设计方案。该虚拟轴机床具有工作空间大、灵巧性好、位置与姿态解耦等优点。计算了主进给机构的自由度,给出了位置反解的方法,推导了位置正确的封闭方程,并给出了数值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目前纯并联机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5轴混联加工中心结构,该新型结构具有工作空间大、静动态刚度好的优点.针对其运动参数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性,给出了运动平台姿态参数与位置参数间的数学解耦关系,将解析法和数值法相结合,对其位姿逆解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同时借助改进的杆长逼近法,进行了位姿正解的推导.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正确、有效.该算法对混联机构的运动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是揭示机构运动本质的手段,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分析是机构运动分析的基础,只有正确地分析出并联机构的自由度才能正确地描述其动平台的位姿.本文首先分析了3-PRS并联式钻尖刃磨机床的自由度,并确定描述此机构动平台的位姿(位置和姿态)参数,然后对此机床的位置反解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位姿精度是机构的重要性能指标,也是并联机构结构分析的难点之一。针对在3-RSS/S并联机构误差分析中采用全微分方法忽略高次项会使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位姿误差:基于逆向运动学模型,通过不含误差的机构尺寸参数进行逆解计算,得出机构的输入参数;基于正向非线性运动学模型,以原姿态角作为迭代初值,计算出包含误差时的动平台末端姿态,进而计算出位姿误差;根据设定的误差源分布规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随机生成机构尺寸参数的误差,计算得到位姿误差的分布规律;遍历整个工作空间,得到位姿误差在整个工作空间中的数字特征值与分布规律。通过三维建模方法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3-RSS/S并联机构的精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交叉杆型并联机床的并联机构特点,利用空间矢量法建立了几何误差的数学模型,由此得出了动平台中心点位姿误差与铰链点位置误差和驱动杆长度误差的关系表达式。并针对BJ-04-02(A)型交叉杆并联机床的初始位置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所得结论对并联机床的性能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一种2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机构为对象,分析了该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误差源,首先利用图解法得到该平面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可达工作空间和有效工作空间,再利用环路增量法和误差分离技术导出了末端位置误差与误差源之间的映射关系,因而为其在工作空间内的位姿误差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这个平面并联机器人机构位姿误差的计算方法,从而对其进行精度分析,最后借助于搜索法得到了其在有效工作空间内的误差分布图像.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及机床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普通加工设备多,数控加工设备少;老设备多,新设备少。许多企业的机床精度差、故障率高。通过机床数控改造使普通机床不仅具有好的加工精度,而且还具有数控机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保证重型机床基础刚度足够的前提下,应用结构优化技术,研究了以优化机床基础尺寸参数来降低机床基础浇注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二维和三维模型的机床基础优化参数及其优化方法,并用上述模型对不同负载和不同刚度情况下的机床基础进行了优化分析。应用非线性无约束的优化技术,结合有限元计算,得到良好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一种利用基准球安装偏心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对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进行同步采样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化了测试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一种混联型虚拟轴机床奇异位形分析的解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一种混联型虚拟轴机床主进给机构位置分析的输入输出方程,并推导出奇异位形判别的解析表达式,该奇异位形判别式为一多项式代数方程,在推导过程中引入数值-符号处理技术,得到了多项式代数方程中每一系统的数值-符号形式的解析表达式,该机构的奇异位形的集合为参数空间的曲面片,得到了奇异曲面方程及奇异曲面的截面曲线。给出了奇异位形分析计算的数值实例。  相似文献   

15.
超精密机床技术状况与技术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今先进制造技术中的超精密机床技术的发展状况做了阐述,并根据其技术特点中多技术集成的特点,对其技术内涵作了充分说明,论述了用技术集成的观点,全面认识与发展超精密机床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过程中可靠性数据收集周期长、费用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算法的数控机床可靠性数据扩充方法。在对收集的少量可靠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工神经网络网络进行训练,并应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原始可靠性数据进行扩充。扩充后的可靠性数据与原始可靠性数据具有相同的失效分布规律。对扩充后的可靠性数据通过应用最小二乘法和K-S检验法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数控机床可靠性数据分布模型。以9台某型号数控车床3个月的可靠性数据为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可靠性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实现对数控机床可靠性数据分布模型的确定,同时分布模型的拟合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7.
博望镇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典型区域,深入到博望镇及博望机床企业了解其产业和品牌建设现状.基于企业的视角,剖析博望机床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基础薄弱、品牌数量偏少、品牌品质偏低、集群意识淡漠.探讨适合于博望机床产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加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基础、提升品牌管理力度、加强品牌创新、依托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实例介绍了国外在机床数字调节技术方面的进展,阐述了机床数字调节系统的结构,并指出它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可重构机床控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达到控制重构与机械重构同步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利用控制模块构造层次结构的可重构机床控制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整个控制器和各层上的独立控制模块都看作是一个有限状态机与一组输入、输出事件的集合,并将每对输入、输出事件集合定义为控制模块的一个端口,而输入事件集合组成该端口的可识别语言.在装配机械模块的同时,利用端口语言连接相应的控制模块,并构造高层控制模块直至创建整个控制器,从而实现可重构机床控制与机械重构的同步.介绍了离散事件系统的有限状态机的表达,给出了控制模块的有限状态机和连接定义、设计和构造模块化控制器的方法及原理,并证明了按照此方法正确地设计和连接控制模块,所创建的控制器是可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