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皖北地区民间儿童服饰品为研究对象,对皖北民间儿童的虎头帽、虎纹肚兜、虎头鞋等进行实物研究,分析其虎纹样设计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结合设计案例,从虎纹样的色彩、材料、造型、工艺四个方面探索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兵器上的虎图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  相似文献   

3.
民间服饰是民俗文化的构成部分,是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传统的道德观念、礼仪习借、心理意识等古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形成了民间服饰所特有的审美特征。在民间,从老大娘缀衣的缝制到孩童的虎帽虎鞋;从姑娘的方巾手帕到小伙子的烟袋荷包,都赋予了特定的审美意识。虽然有的已演变成新的解释和内涵,但其审美形式仍然流传承继下来,原因是民间服饰植根于广大群众生活之中,有种潜在的传统的精神力量和审美意识在起作用。从民俗学的观点来看,民间服饰相对比较稳定地代表了一个大的历史阶段的民族群体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童帽在汉民族民间服饰文化中独具特色,是兼具物质和精神、实用与审美的本元文化的代表之一。本文以江南大学"传习馆"的收藏品为实物样本,将近代童帽的基本形制从其长短分为"帽圈"、"齐耳帽"、"风帽"三个大类进行归纳,对近代童帽的形制及规律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对童帽的造物思想进行研究,探索近代童帽中包含的民俗文化,了解近代育儿的禁忌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虎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其运动时间长,运动特点多样。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作为研究文化运动 理论的代表,阐明文化运动的结构特征,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本文从虎文化运动的结果对其运动关系进行分析, 证明符号文本的串联运动、并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在整个虎文化进程中的文化结果,为虎文化艺术的传 承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唐代妇女首服经历了□□、帷帽、胡帽3个比较明显的嬗递变化阶段。这一变化过程极其充分地反映了唐代女子服饰逐渐走向开放的审美趣味,而这种开放的审美趣味的形成是有着社会文化原因的:首先唐初妇女着□□,这是胡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相结合的表征,是儒家传统礼仪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具象;第二,唐代女子弃□□着胡帽,服饰观念逐渐走向开放,这是胡汉文化深层融合的体现。第三,唐代女子靓妆露面、露髻驰骋,也是盛唐之音强烈感召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兵器上的虎图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  相似文献   

8.
《商品与质量》2007,(9):13-13
2006年10月15日上午11时25分,是我们虎头电池公司全体员工最幸福与最激动的时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吴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广州市市委书记朱小丹、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等各级领导的陪同下,莅临虎头电池公司视察了碱性电池车间。市经委主任平欣光,轻工工贸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木祥,虎头电池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钟光锐,总经理邱仕洲代表公司欢迎、接待了总理一行。  相似文献   

9.
饮食中的虎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灿烂篇章。虎不仅是烹饪原料之一,而且是治病防病的良药。人们崇虎、惧虎,以致于把对自然之虎的情感与认识,又反映于饮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身上,产生了许许多多融入了人的主观意识的虎文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归纳分析法结合图像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当代民间儿童纺织品中的虎型艺术进行研究,为中国传统 手工艺的发展以及现代虎型儿童纺织品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虎型儿童纺织品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民 间文化习俗继承下来,其中蕴含的质朴民风,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化中皇权、贵族的雅致、 正统之美的审美趣味。民间儿童纺织品中虎型艺术的发展可以以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为本,结合当代时尚元素进 行多样化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其衣、帽和装饰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饰体系。本文试从较零散的文献资料中,考释其特有的款式、材质、色彩及其历史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丹 《饰》2007,(1):46-48
本文所指“话剧衣装”即“话剧舞台服装”,作为戏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戏剧各组成部分的制约,但同时又与时代息息相关,有其复杂性。而中国早期话剧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激烈对抗中,在民族危机中发展起来的,救亡和启蒙是它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早期话剧与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其它阶段相比,亦有其特有的复杂性。因此,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围绕中国早期话剧舞台服装,对其基本形制特征、文化内涵及其舞台功能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虎纹样文化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积淀深厚。徐州民间虎纹样形拙神真、粗放质朴,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民风、人文历史。文章从徐州民间虎纹样的表现载体入手,对其文化内涵、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论述。这将对今后虎纹样的应用、研究以及保护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对海南黎族与台湾高山族的贯头衣、徒跣、文身、缠发、尚黑、椎结、鸟图腾、戴藤帽等服饰现象作了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黎族与高山族服饰文化虽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不同地域的典型风格,但至今仍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渊源则是来自古代百越文化的现代遗存。  相似文献   

15.
虎纹样文化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积淀深厚。徐州民间虎纹样形拙神真、粗放质朴,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民风、人文历史。文章从徐州民间虎纹样的表现载体入手,对其文化内涵、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论述。这将对今后虎纹样的应用、研究以及保护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自然演进的历程由于西方国家的入侵而中断,民族复兴成为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课题.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既是其内在要求,也是其内在动力和必然结果.传统文化只有现代化才能成为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必须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盐城老虎鞋,江苏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外界知之者甚少。在调查基础上,将盐城老虎鞋的传承、制作与独特特点展现出来,对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文化、虎文化、女红文化进行梳理,并就如何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雷威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21(2):120-122,T001
贵州某地发现的虎睛石呈现少见的绿色,研究表明,其矿物成分为硅化的阳起石硼棉,表现出二氧化硅质玉石的基本物理化学特征,且折射率,密度,硬度等主要物理性质随硅化程度有规律地变化,从ω(FeO)/ω(Fe2O3 FeO)值来看,常见的黄色虎睛石为0.18,绿色虎睛石为0.22,结合样品在滤色镜下无异常反应和样品呈暗绿色的特点,可初步判断其颜色由Fe^2 所致,由于纤维结构随硅化强度递增而逐渐消失,且存在纤维粗细不等,弯曲及中间存在空洞等现象,故会对虎睛石的出材率及质量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族民间童帽是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典型。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文字材料、传世实物以及传统民俗,对童帽的造物功能及蕴含的情感语言进行分析,得出童帽是兼具保健护体、装饰美化、礼仪教育多重功能的,展现了古人造物的智慧,并且透过童帽丰富的造型及装饰内容,可以窥探童帽中蕴含的质朴情感,从中探知童帽的传承主要依托于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内在。  相似文献   

20.
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水观念与风水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近年来,一些倾向性的特点是,将“风水”加以“理性化”、“科学化”的解释,并在商业利益的催动下而出现泛滥的趋势,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风水的本义与要义,指出风水是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与神秘的超自然力相互联系的一种手段,虽然其中不乏合理的成份,但本质上仍属于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巫法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