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件系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软件生存性研究成为软件安全性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但是目前的生存性模型很多都不能提供一个可以指导实践的方法。该文研究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对系统生存性的影响,在服务的生存性模型中,考虑不同的环境对于服务生存性的影响,在进一步构架系统的生存性模型时,引入系统架构和服务之间的关系,以服务生存性为基础定义系统生存性。以该形式化的生存性模型为基础,结合系统运行环境给出了一个系统在提供的部分或全部服务失效时的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云计算演变而来的云安全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而云安全中的可生存性研究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云计算系统可生存性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认知计算技术提出云计算系统的认知生存性定义,讨论了云计算系统的认知生存能力;最后使用半马尔科夫性能进程代数(SM-PEPA)对认知生存模型建模,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估。仿真试验以认知生存指数作为评估指标,对生存性威胁的构成、抵抗攻击的能力、策略库的知识丰富度以及生存性威胁检测率等参数的取值结合实例模拟对云计算系统认知生存性的影响,通过求解模型的首次通过时间概率密度函数,验证模型对认知生存能力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和层次化系统状态的分析模型来量化计算信息系统的生存性.通过系统定义和系统生存性测试逐层计算系统的生存性.定义系统为一种以系统服务为中心的层次结构,生存性测试是基于事件的分类分级来实现的,通过逐层计算系统的可抵抗性、可识别性和可恢复性来表示系统生存性.实例分析表明,这种基于层次化系统状态的生存性计算相比传统的基于系统状态的分析模型,避免了直接的状态定义和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可编程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系统的生存性技术是指在遭受攻击、出现故障或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地完成其关键任务的能力,是目前网络安全研究的新方向.它比传统的信息保护技术、信息保障技术更能满足目前网络应用的需求,拓展了传统的网络安全的概念.从新的角度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可生存性与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的差别,并给出了生存性的基本定义、特征属性、测定标准、实现方法等,介绍了可生存系统设计的两种设计方法,并对两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采用冗余组件的网络服务系统的可生存性,建立了攻击、抵抗和恢复的过程模型,基于服务与组件的依赖关系提出了系统可生存性的量化评估方法.分析了不同组件的系统可生存性评估值的敏感参数及贪心策略下的恢复优先级,采用着色Petri网设计了仿真工具,并以一个IPTV网络服务系统为例,验证了攻击强度、攻击密度和恢复强度对系统可生存性的影响.该方法将可生存性系统的运作过程建模为多种因素并行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并利用仿真工具对系统的可生存性进行了验证,其验证结果为可生存系统设计及可生存性增强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可生存性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中缺少对运行系统进行在线、实时评估的方法, 而分布式系统的规模逐渐增加使得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无法应用. 该文首先分析了服务质量(QoS)是系统生存性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其次, 提出基于服务质量属性关联分析的分布式系统可生存性层次化评估模型; 再给出了QoS之间关联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关键属性及分布式系统可生存性的量化评估方法; 最后, 在实验环境中考察了3种关键服务的一周生存性评估情况, 以及攻击时系统可生存性的变化情况, 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网络可生存性的研究,介绍了可生存性的相关研究进展,比较了可生存性研究与安全性和可信赖性研究的异同,进一步把可生存性建模分为基于物理结构、基于状态和基于服务组件三种方法, 并把分析方法分为图论分析法、模型检验分析法和函数分析法,对各种建模和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些可生存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非自治捕食被捕食Lotka-Volterra系统的平均持续生存性。通过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系列关于Lotka-Volterra系统正解的平均持续生存性的积分形式的新准则,并研究了一致弱平均持续生存性和弱平均持续生存性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可生存性是网络应用安全研究的新方向。在云计算的广域网环境下构建了以动态服务漂移技术和任务调度方法技术的系统可生存性应急响应策略,实现在大规模服务节点情况下服务的动态漂移。将云服务和数据动态分布于多个服务节点,能消除传统服务的单一失效点。为增强服务漂移的触发机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随机自治调度算法,该算法对比传统的漂移机制增加了触发条件,并引入了蚁群算法进行调度。结论表明,改进后的服务漂移模型的抗毁能力、漂移时间以及漂移效率有了明显的优化,更加保证所提供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数据业务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可生存性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蒙特卡罗的网络生存态势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建立系统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获取系统在当前时刻可生存性的先验PDF.然后在系统当前时刻观测值和观测似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贝叶斯公式更新先验PDF.最后通过重采样,用加权样本组合逼近系统可生存性的真实后验概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定量描述、实时计算、动态跟踪等优点,是对网络生存态势评估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组件冗余备份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连接迁移技术的服务自组织方法。该方法根据服务处理流程将系统组件分解为通信组件、服务分发组件、数据存储组件;备份组件将其生存性信息实时发送给工作组件,并获取最新服务状态列表,当某一组件生存性最高时,根据组件的功能及其在体系结构中的位置,通过多种连接迁移技术进行服务自组织。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生存性计算的有效性;并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搭建一个Web服务器证明:在攻击情况下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稳态和瞬时的服务可生存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可生存性是一种描述网络安全的有效工具,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和路由策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Ad Hoc网络拓扑结构易变化的特点,以韧性度能很好刻画网络脆弱性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韧性度的Ad Hoc网络可生存性度量方法.该方法针对同一时刻有多种拓扑结构且每种拓扑结构以一定概率出现的AdHoc网络,应用韧性度函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力信息网络的连通性,提出了电力信息网络绝对生存等级、相对生存等级以及关键服务失效率等概念及指标,分别从系统整体性、系统关键服务以及系统服务对系统整体性的依赖程度3个方面确定了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可生存性评定方法.针对一个具体的实例,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链路权值,得到电力信息网络的可生存性指标,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提高现有信息网络可生存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机动导弹系统生存模型考虑的因素较为片面,多以单次打击的毁伤概率为主,辅助决策的意义较低。基于机动导弹系统的任务流程,考虑其在战场环境下所应对的不同情形,提出有效的机动导弹系统战场生存能力评估模型。旨在通过模型分析敌我各战场因素对机动导弹系统生存状态的影响,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