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1,4-丁二醇(1.4-BDO)、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羟基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制备了硅氧烷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张力测试等仪器表征了聚氨酯树脂的表观性能,并探索了硅氧烷对聚氨酯的树脂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专利配方     
《广东化工》2007,34(9)
水性聚氨酯与有机硅、有机氟共聚防水透气透湿抗菌涂层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与有机硅、有机氟共聚防水透气透湿抗菌涂层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用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化合物、烷羟基硅烷、羟基氟硅油、二羟甲基丙酸反应,生产端基为-NCO的预聚体然后用1,4丁二醇扩链。最后用胺调节pH至中性后,  相似文献   

3.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的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可极大提高其力学性能,但同时会影响到材料的降解速率。研究纳米填料对可生物降解聚合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及降解机理的变化,可拓宽其应用领域。综述聚乳酸(PLA)、淀粉、聚己内酯(PCL)、纤维素、聚羟基烷脂肪酸酯(PHA)、聚琥珀酸丁二醇酯(PBS)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典型生物降解材料在水环境中降解性能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聚乳酸(PLA)高分子材料(PLA、PLA共聚物、PLA复合材料等)、聚羟基烷酸酯(PHA)、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AT)和CO2共聚物等在不同水环境中的降解性能;最后总结了生物降解材料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PCDL(聚碳酸酯二醇)和PHA(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等为主要原料,添加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硅粉、聚乙烯醇和氧化铝等助剂,制备了稳定的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水性数码打印涂层。探讨了硅粉、聚乙烯醇和氧化铝添加量对吸墨速度、粘接力、色彩饱和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硅粉的量可以加快打印颜料的吸墨速度,但是超过30%时,会降低打印材料与胶膜之间的粘结力;增加聚乙烯醇的量可以提高打印颜料的色彩饱和度,但是超过26%时导致涂层吸墨性变差,材料润墨;当铝凝胶浓度为60%,聚乙烯醇浓度为25%,硅粉浓度为15%时,打印材料与胶膜之间的粘结力达到最大值,涂层的色彩饱和度较佳,图案鲜艳,无润墨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6.
文献题录     
正聚氨酯文献题录(七十)热反应性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聚氨酯工业, 2019, 34(3):16-18.微波辐射在氨酯预聚体合成中的应用.聚氨酯及其弹性体, 2019(1):28-37.用于低碳钢表面防腐的接枝聚苯胺聚氨酯涂料.聚氨酯及其弹性体, 2019(2):8-21.通过改变扩链剂结构调节嵌段聚羟基氨酯性能的研究.聚氨酯及其弹性体, 2019(2):46-53.通过硫醇-异氰酸酯点击反应制备的聚硫氨酯的性能.聚氨酯及其弹性体, 2019(3):32-38.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生物降解塑料的种类;介绍了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产能及生产企业;提出了影响产能提升的因素及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PHA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能,随着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研究及发展,新一代全生物降解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HB4HB)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生物塑料,力学性能与通用塑料PP和PE相近,并可以在传统塑料加工设备上加工成型,新一代生物塑料问世较晚,相应的开发研究和应用还需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法”,以丁二酸酐(SAA)和1,4–丁二醇(BDO)为单体、端羟基二元醇为共聚单体合成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一系列端羟基二元醇共聚物,同时使酚酞与SAA的缩聚产物参与SAA和BDO的共聚反应,并通过链段调节合成法制备兼具刚性链段和柔性链段的可生物降解三嵌段共聚聚酯热塑性弹性体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酚酞丁二酸丁二醇酯)(SAA-PHE-PBS),研究了PBS及其共聚物的分子量、化学结构组成、热性能和结晶性能,此外,使用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测试了PBS及其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端羟基二元醇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熔融温度无明显改变,结晶度降低,亲水性有所改善,生物降解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三嵌段热塑性弹性体SAA-PHE-P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结晶度与PBS相差不大,疏水性更强,共聚合物的残重率有所增加,生物降解性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全生物降解共混物研究进展,包括PLA/聚羟基丁酸酯(PHB)共混物、PLA/β-羟基丁酸酯与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PHBV)共混物等,其中重点介绍了其相容性与相态结构、结晶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乳化的工艺,以二聚酸、1,6-己二醇合成生物基二聚酸聚酯二醇,再配合常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稳定的生物基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合成二聚酸聚酯二醇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条件,以及不同二聚酸聚酯二醇含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黏度、干膜吸水率、干膜延伸率、干膜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姚亚群  徐洋洋  鲍俊杰  黄毅萍 《塑料》2023,(5):79-82+88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等反应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以NaOH为中和剂,制备了一系列羧酸型水性聚氨酯(WPU)。通过观察乳液外观,测试乳液的粒径和离心稳定性及胶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水接触角和吸水率,探究了DMPA含量对基于NaOH中和剂的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aOH作为中和剂制备稳定的WPU乳液,并且,随着预聚体中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和胶膜的水接触角逐渐减小,水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当亲水基团含量为1.1%时,WPU乳液粒径为43.95 nm,胶膜拉伸强度为51.85 MPa。  相似文献   

13.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单体,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制备耐热性能好、粘接强度高的无溶剂聚氨酯热熔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聚氨酯热熔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聚氨酯热熔胶耐热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制备无溶剂聚氨酯热熔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0℃、预聚反应时间为2 h、扩链反应时间为30 min;初始热分解温度达307.87℃。  相似文献   

14.
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新型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羟基烷基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目前这3种生物降解塑料发展较快,且均将在近几年内得到进一步扩产,此外还简要介绍了聚硫酯、聚羟丁酸酯(PHB)等刚研制出的生物降解塑料,诠释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主要原料、三聚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双键封端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再经过原位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利用FTIR、XRD、DLS、DTA、电子拉力机、邵氏硬度计等对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调节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对产品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质量比为6∶4、三聚氰胺占水性聚氨酯质量为0.53%时,胶黏剂发生5%质量分数的降解温度可达到312℃,吸水率仅为4.69%,T-型剥离强度为5.3 kN/m。  相似文献   

16.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N220)、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3种水性聚氨酯(WPU)粘结剂。采用IR、DSC和TG对3种水性聚氨酯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它们的力学和溶胀性能。通过循环、倍率等测试考察了以这3种水性聚氨酯为粘结剂的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与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的电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N220为软段的水性聚氨酯胶膜的拉伸强度为11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2℃,初始分解温度为273.6℃,符合电池粘结剂的要求。并且以其作为粘结剂的电池在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可达到97.7%,明显高于以PBA型(87.9%)、PNA型(84.1%)水性聚氨酯和PVDF(90.5%)为粘结剂的电池。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或3000的聚己二酸-1,3-丙二醇酯二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制备NCO封端的预聚体,然后用1,4-丁二醇(BDO)扩链制备了聚氨酯材料(PU-PPA),并且与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所制备的聚氨酯材料(PU-PBA)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聚酯型PU材料的吸水率较低;PU-PPA的软段结晶能力弱,储能模量低,柔顺性好,但其力学强度和耐水解性能差于PU-PBA材料;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能够提高PUPPA的微相分离程度,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但耐水解性变差。此外,提高硬段含量能够同时提升PU-PPA的力学强度和耐水解性。  相似文献   

18.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甲醇和甲乙酮肟(MEKO)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结晶成核剂,并对水性聚氨酯乳液(WPU)进行改性,得到结晶速度提升的水性聚氨酯热熔黏合剂乳液。通过黏合剂成膜的DSC热循环测试,综合分析了结晶成核剂对水性聚氨酯热熔黏合剂结晶速率、结晶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反应型的结晶成核剂对结晶行为的影响是可循环的,反应型的结晶成核剂在解封闭前后影响不同;结合黏合剂施胶-贴合-剥离测试的结果分析可知,结晶速度是影响剥离强度随时间爬升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最终剥离强度与胶膜最终的本体强度相关;反应型结晶成核剂用量为15%时,对聚氨酯热熔黏合剂的综合性能提升较佳。  相似文献   

19.
《粘接》2016,(5)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单体,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制备出了耐热性能较好、粘接强度较高的无溶剂耐热聚氨酯胶粘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聚氨酯胶粘剂的相对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聚氨酯胶粘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耐热性、粘接强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制备无溶剂耐热聚氨酯胶粘剂的相对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70℃,预聚反应时间为2 h,扩链反应时间为30 min,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07.87℃。  相似文献   

2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聚四氢呋喃(PTMEG)为原料,制备并表征了一种本体型耐黄变水性聚氨酯材料,探讨了稀释倍率等对水性聚氨酯乳液贮存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探究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在水性聚氨酯中DMPA的适宜含量,同时对脂肪族水性聚氨酯和芳香族水性聚氨酯的耐黄变性能及其黄变原理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r(n((-NCO):n(-OH))值时,DMPA与1,4-丁二醇(BDO)协同扩链制备耐黄变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