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过去的十几年,中国铁路的大发展带来了新一代铁路旅客车站的建设高潮。尤其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车次加密,旅客等候时间变短,旅客候车模式由传统的"等候式"向"通过式"转变。候车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候车空间的变化,传统的单个、独立、封闭的候车厅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包含候车及多种旅客服务功能的一体化大空间。开敞、开放的大空间成为旅客自由活动的大客厅,也是建筑师进行铁路旅客车站设计的关键。建筑创作构思与立意、空间形态与结构形式、适宜的建造技术,三者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我们称之为"意、形、  相似文献   

2.
李春舫  朱靖  万倩  周德良  陈兴 《华中建筑》2006,24(4):125-127
本方案采用“线侧”与“高架”相结合的模式,流线简短明确。基本站台的候车设在站台层,中间站台的候车设在高架层。新长沙火车站内设有:进站广厅,高架候车厅,贵宾候车厅,基本站台候车厅等,可同时容纳5500人。采用“机场化”,“公交化”的概念,强调旅客入站出站的直接性,便于由传统“等候式”车站向未来“通过式”车站发展(图1-8)。  相似文献   

3.
上海铁路南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郑刚  华绚 《建筑学报》2006,(12):67-71
分析了大型铁路客站向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铁路客站运行模式由等候式向通过式转变、且两种模式并存的现状,结合上海铁路南站工程实践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外铁路客站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处于成熟通过式模式,相比之下我国铁路客站发展较晚、客运效率尚不够高,加上我国人口多、流动大的特殊国情,我国的铁路客站将长期处于较落后的等候式模式。当前,我国一些客站开始集成各种商业功能以期形成火车站商圈,但是人群川流不息的车站却没有给商圈带来人气和活力,相反太多的商业空间使铁路客站更拥挤、流线更复杂。该文结合国内外铁路客站发展历程的对比和我国国情,提出我国铁路客站当前发展方向应该是将焦点更多集中在提高疏散效率、使流线更简洁换乘更方便上。  相似文献   

5.
玉环站是温玉铁路的始发终到站,本线作为沿海高铁一部分,或作为城际支线功能定位存在不确定性,针对不同通道及到发线数量等对车站规模展开方案研究,通过比选,2台5线预留通过式车站改建方案满足不同功能定位下运输组织功能需求,工程投资相对节省,最终推荐该方案。本次研究为本线功能定位存在不确定性,车站设计应考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适应线网功能变化的可能性,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类似线路功能定位不明晰,合理预留车站条件方案越来越多,本次研究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条文说明】目前,特大型旅客车站主要为副省级及以上车站,该类车站大多为始发终到车站,客流相对集中,为更好的体现旅客车站基本站台的客运功能,同时考虑到无站台柱雨棚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因此规定了特大型旅客车站基本站台,根据需要可设置无站台柱雨棚。  相似文献   

7.
武汉站建筑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汉站选址于武汉市青山地区杨春湖东侧容家下咀附近,车站用地现为未开发场地.车站周边环境独特,北侧为杨春湖,南侧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东湖景区,有良好的景观。武汉铁路枢纽是我国铁路客运中心之一,拟建的武汉站与枢纽内既有的汉口站、武昌站共同承担枢纽的铁路旅客运输。根据客运量和客流量分析,到2030年武汉站年旅客  相似文献   

8.
高铁车站是连接铁路与城市的桥梁,特大型高铁站也往往是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客运中心。该文以高铁武汉站为例,从高铁车站的功能性、系统性、文化性出发,提炼出1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对特大型高铁站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今后高铁车站建设和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科技的升级换代会同时在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影响铁路车站与周边城市的站城一体化进程,促进建筑空间的更替与进化,带来更加新颖和多样的建筑体验与生活形态。结合近几年中国铁路运输与客站建设的发展,阐述在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下,入站空间作为高铁车站与城市的过渡空间,如何通过组织"城市功能"与"交通换乘"功能之间的协同以促进站城融合,归纳总结中国铁路车站入站空间组织模式在三个历史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并对未来的第四个阶段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以及高铁建设的加速发展,高铁车站"站城融合"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近几年来高铁车站与城市空间和谐发展的重要话题.文章从实践出发对我国站城融合发展的进程进行阐述,举例分析了我国站城融合的设计案例,并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改进,提出了提高铁路规划与城市规划、完善安检技术与制度、重视慢行系统、注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铁路客运量也日益增长,尤其在大跃进以后更为显著。近几年来新建和扩建的大型旅客站舍很多,而目前又有大量的大型旅客车站在建设和设计中。大型旅客车站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站舍的剖面选择、人流交通的安排、平面各部分的组合等都直接影响到车站的合理使用。另外如站前广场的建筑规划、环境、绿化等都关系到城市的面貌及旅客的方便舒适。因此,大型旅客车站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上述几个问题作了些初步的探讨,供设计参考,有错误和不全面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车站是交通建筑,"以流为先"是车站设计亘古不变的主题、流线设计是站房设计的核心,其流线的确定将影响到站房设计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旅客的心理模式出发,分析进出站旅客的进出站行为特点,并通过站房同站场关系的分类,整理出不同站型旅客流线的特点,进而分析同流线关系密切的建筑空间,以便整理出当代车站的发展与流线设计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铁路旅客车站作为重要的城市子系统,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站城融合、立体换乘"两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市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工程。通过对项目区位、总图平剖面分析及业态布置研究,总结出该项目在站城融合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社会影响;对项目内外部交通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分析高铁、轨道、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如何实现"零距离"换乘,使"立体换乘"理念得到全方位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等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一大批铁路旅客车站项目建成、正在建设或正在进行方案设计.2009年3月4日,<建筑学报>杂志社、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铁路旅客车站设汁研讨会",就业界共同关注的"铁路旅客车站"与城市的关系、建筑空间处理、建筑形式问题;地域文化、生态节能技术在"铁路旅客车站"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国内外"铁路旅客车站"设计的异同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岛火车站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概况 青岛客站是胶济铁路唯一的尽端式车站,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原站房始建于1900年,由德国人设计,是德占时期的经典建筑.在1991年站房改造中,老站房被拆除重建.本次结合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及青岛市迎接2008年奥运会,由铁道部和青岛市共同投资新建青岛客站.新建火车站的建筑面积55000m2,风雨站棚60000m2,客站类型为城际铁路客站,站房形式为线侧犁与线端型结合,设计规模为最高旅客聚集人数5000人的大型车站.设计充分贯彻铁道部跨越式发展新思路,具体落实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五性"原则.为新时期铁路旅客车站的设计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剖析我国高铁站旅客进出站交通换乘过程中时空损耗主要环节,对沪汉蓉铁路10个典型站点交通换乘便捷度及影响要素开展定量评估。研究发现,高铁站点交通换乘便捷度受衔接交通场站空间组织模式的影响,高铁站进出站口和各交通场站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影响换乘便捷度的关键要素;而公共交通、出租车场站设置不合理,是高铁站交通换乘时空损耗的重要环节;立体交通、购取票点、进站安检等设施改善,有助于降低换乘时间损耗。  相似文献   

17.
衡阳东站是武汉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座中型线侧式车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东部衡南县的咸塘镇。车站共设5个站台,9条道发线,站台面标高比站前广场地坪设计标高高7m左右。经过反复推敲,为了更加突出站房主立面的高大形象,设计最终采用了"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将主站房候车大厅(即进站层)设计标高抬至与站台面同高,候车大厅与广场地坪之间的架空空间作为出站厅、售票厅、商业空间、车站设备用房  相似文献   

18.
盛晖 《华中建筑》1990,(1):18-20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事业的发展,铁路派客站建筑创作呈现出繁荣景象。近年来,一批新的旅客站建筑设计相继出现,在客站建筑创作思想上也趋于活跃与更断,并出现一些争论。有人提出客站应参照国外模式,做成快速通过式空间;有人认为应搞成综合服务体,以提高经济效益,以商养站;还有人反对我国过去常见的客站建筑追求纪念性和雄伟气派的作法,等等。虽然,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不完全取决于建筑师,但是在目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9.
上海铁路新客站站屋建设的规模是以车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一万人,客车到发72对,即每昼夜到144次列车为依据来设计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旅客同时在站的最高聚集人数,是由发送旅客,中转旅客,和送客组成。  相似文献   

20.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客站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建设了大量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功能齐全的高铁客站。其中,宽敞通畅的车站站台为广大旅客的出行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环境,同时客站站台全寿命周期的质量对高铁列车的运营安全有着密切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站台侵限问题的研究,提出从源头开展质量安全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