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料煤粒度对型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采用不同成型工艺和使用不同变质程度煤成型时,原料煤粒度对型煤强度的影响。无粘结剂高压成型时,随着煤的粒度的减小,型煤强度增大;有粘结剂低压成型时,无烟煤和烟煤的粒度可适当偏大,褐煤要保持较小的成型粒度。粒度分布对于型煤强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冷压成型压力和粒度级配对型煤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冷压成型工艺中,加入粘结剂后,对粉煤进行了多次成型压力和煤料粒度级配的试验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成型压力与型煤的密度、强度成非线性正比;合理的粒度级配可提高型煤的抗压强度和耐磨强度。并针对型煤生产的实际情况,找出了最佳的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原料粒度组成、成型压力以及成型水分等因素对型煤成型的影响,介绍了改变原料的粒度配比、成型压力以及成型时添加的水分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原料粒度组成、成型压力和成型水分对型煤强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表明,随着0.5mm以下粉煤的增加,型煤强度有增加趋势,但是过多的小粒径粉煤对成型不利,粒径小于0.9mm粉煤占80%时强度最佳;成型过程中最佳的成型压力为25MPa;成型过程中添加的水分为10%时对成型最有利。  相似文献   

4.
张春爱 《山西化工》1994,(2):2-5,39
本文阐述了型煤在成型过程中其粒度、成型压力、成型压力作用时间、型煤的水分含量、烘干速度、温度等对型煤质量的影响。以及FS—2粘结剂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适应性能及其质量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粒度的神木粉煤为原料,1.5%和2.5%NaOH改性花生壳为粘结剂,通过干法冷压成型制备型煤,测定型煤的抗压强度及落下强度,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性能较1.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更优越;神木粉煤粒度为3~1.5 mm时,2.5%NaOH改性花生壳型煤的性能最佳,其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分别为2 958.05 N/个和70.29%;粉煤粒度为3~1.5 mm时与粘结剂粒径搭配最佳,表面分形维数相当,粘结剂与粉煤较充分混匀,结合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型煤技术研究现状,针对我国煤炭机械化开采过程中的粉煤利用难问题,提出了粉煤成型利用的必要性。总结了粉煤成型影响因素、型煤粘结剂及粉煤成型机理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粉煤的性质、成型水分、煤料粒度、成型工艺、成型压力、粘结剂性质及添加量等对粉煤成型有很大影响;提出了粉煤无粘结剂成型过程假说和粉煤有粘结剂成型理论,为粉煤成型利用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炼焦型煤粘结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粒经小于0.2mm的长焰煤、焦粉与焦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生产冶金焦的型煤粘结剂。配入1^#煤浆粘结剂10%和3^#煤浆粘结剂8%生产型煤,均可得到较高冷强度的型煤。该粘结剂配煤制得的型煤成型率为60%~75%,抗压强度大于100N/个,落下强度大于90%,满足了炼焦型煤生产、运输和装炉过程中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入煤泥和聚乙烯醇,采用冷压成型将粉煤制备成型煤,用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作为检测手段,在实验室规模的成型试验台上,系统地研究了成型压力和成型水分对型煤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工艺参数对型煤强度影响较大。在成型压力为60 kN,成型水分为14%的条件下,型煤的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分别达到11.3 MPa和98.2%。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出了粘结剂对长焰煤成型作用机理,即加入煤泥和聚乙烯醇后,型煤的羟基官能团明显增多,说明粘结剂与煤颗粒表面有较多的氢键缔合,以及部分交联作用,增强了煤粒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型煤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9.
加入煤泥和聚乙烯醇,采用冷压成型将粉煤制备成型煤,用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作为检测手段,在实验室规模的成型试验台上,系统地研究了成型压力和成型水分对型煤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工艺参数对型煤强度影响较大。在成型压力为60 kN,成型水分为14%的条件下,型煤的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分别达到11.3 MPa和98.2%。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得出了粘结剂对长焰煤成型作用机理,即加入煤泥和聚乙烯醇后,型煤的羟基官能团明显增多,说明粘结剂与煤颗粒表面有较多的氢键缔合,以及部分交联作用,增强了煤粒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型煤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0.
型煤技术基础理论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型煤技术基础理论中煤的粘结机理、几种成型假说;分析了成型过程从加料、加压、成型、压溃到反弹各阶段型煤的受力情况;并对影响成型的五个主要因素(煤料的成型特性,成型压力,煤料的水分,粒度及组成,粘结剂用量)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型煤工艺发展状况和我国煤炭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合的粘结剂制备方案;研究了分别使用煤沥青、糖蜜作为单一粘结剂时和两者混合配比时以煤沥青粘结剂作为主要粘结剂制备型煤的试验,分析了添加糖蜜后对于煤沥青型煤强度的影响;通过SEM分析结果佐证,探讨了糖蜜作为粘结剂改善煤沥青型煤强度的机理;确定了复合型煤粘结剂的添加量为:煤沥青13%,糖蜜为2%;此时生产的型煤湿块和干块落下强度分别达到18.2次/2m、19.6次/2m,抗压强度达到10.05 MPa。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同烟煤在成型过程中,原料粒度、外在水分、成型压力及粘结剂用量对成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型煤固硫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固硫剂品种、粒度、钙硫比(固硫剂用量)、固硫温度、粘结剂、原煤粒度、固硫助剂对型煤固硫效果影响。实验发现:钙硫比和固硫剂品种是影响型煤固硫效果最显著的因素;CaO、CaCO3、Ca(OH)23种钙基固硫剂中Ca(OH)2的效果最好;钙硫比越大,固硫剂颗粒越小,固硫效果越好;钙基固硫剂最佳固硫温度是800-1000℃;不同粒级原煤颗粒的型煤固硫效果不同;MS粘结剂是理想的固硫型煤粘结剂。  相似文献   

14.
粉煤成型及干燥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成型压力、原料粒度、粘结剂和外加水分等成型工艺条件对型煤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两种干燥条件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压力25 MPa,煤料破碎至〈3 mm,沥青加入2%,腐植酸钠添加5%,外加水为16%,并在100℃下干燥4 h所获得型煤的抗压强度最高,达到737 N/cm2。  相似文献   

15.
以神木低变质粉煤、肥煤与4#主焦煤为原料,配入10%玉米秸秆粘结剂,通过改变神木煤加入量制备出系列型煤型焦.探讨了神木煤加入量对型煤型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神木煤加入量为45%时,型煤型焦性能最佳,型焦工业分析为Mad=0.22%,Ad=12.99%,Vdaf=1.43%,抗压强度与跌落强度分别为3902.6 N/个、99.45%,M25与M10为75.47%、24.53%,符合工业应用标准.随着神木煤配比增加,型煤型焦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因为神木煤粒度小,空隙率小,比表面积大,进入空隙的粘结剂少,高温热解中不能被胶质体完全包围、粘连,熔融不充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贫瘦煤为原料,以焦油、沥青和复合剂为粘结剂,进行成型压力、料温和成型温度、配料水分及型煤冷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型煤强度和型焦强度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褐煤粉和禄丰褐煤粉为原料,单孔煤棒机和平模机为挤出设备,开展了型煤成型试验;进行了物料配比、粒度配比和不同黏结剂添加量的试验,测定型煤的落下强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单孔煤棒机和平模造粒机进行型煤制备,能得到具有一定落下强度和热稳定性的型煤。采用平模挤压成型工艺,不添加黏结剂,颗粒成型率高,流程短,产品短时间晾晒后具有较高落下强度,不需要进行烘干,能够有效降低成型成本和能耗。挤压成型工艺成型困难,成型水分难控制,需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选用有机粘结剂,将低变质粉煤冷压成型煤,经中温干馏制备兰炭,研究了不同粘结剂对型煤、兰炭的落下强度和抗碎强度的影响;单一聚酰胺树脂、两种以及三种粘结剂复配的用量分别为14%、13%、12%时,兰炭的两种强度接近,粘结剂用量均为12%时,三种粘结剂复配的兰炭落下强度为94.6%、抗碎强度为54.2%,优于单一和两种粘结剂复配的强度;不同粘结剂对型煤的落下强度、抗碎强度影响较小,随着粘结剂用量的增加,型煤的两种强度均在增大,当粘结剂用量超过12%后,两种强度的增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民用散煤利用效率低,燃烧过程产生大量污染物,也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推广洁净型煤是治理散煤的有效途径。为了研究棒状型煤的最优制备条件,以兖矿集团南屯动力煤为原料,经锤破制粉系统制得0~5 mm原料煤粉,利用ZLSP200A型平模颗粒机制备棒状型煤,研究了原料水分、粒度、模具锥角和黏结剂等因素对棒状型煤抗碎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煤中水分可润湿煤粉颗粒表面,挤压成型过程中,在煤粉颗粒之间形成稳定的桥接力,同时起到润滑作用。原料煤水分为15%时,成型过程顺畅且棒状型煤初始强度最高,水分过低不能成型或堵塞模孔,水分过高棒状型煤初始强度不足,发生变形、黏连,不能满足储运要求;原料煤粉粒度分布模数m0.3时,利用电镜观察发现细粒级煤粉密实填充于粗粒级煤粉之间,煤粉颗粒之间接触紧密,颗粒间的桥接力和啮合力强,棒状型煤抗碎强度达90%以上;棒状型煤抗碎强度随模具锥角的增大略微提高,但锥角变大会导致成型过程压辊压力在垂直于锥面方向的分力变大,平行于锥面方向的分力变小,成型过程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增大,能耗及模具磨损增加,在生产中要兼顾型煤抗碎强度与生产平顺性,锥角以16°为宜;黏结剂对棒状型煤抗碎强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添加量在2%~3%时性价比最高。通过不同黏结剂棒状型煤的TG曲线可以看出,有机黏结剂可降低棒状型煤燃点,促进燃烧过程;无机黏结剂使型煤燃点提高,燃烧速率降低,燃尽温度提高,灰分增加,灰熔融温度降低,抑制燃烧过程,生产中可根据用户对型煤抗碎强度、热值、热稳定性的要求及黏结剂价格综合考量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运用有粘结剂冷压成型技术对云南褐煤压制成型,主要考察煤粒的粒级大小,粘结剂含量和成型温度对型煤的抗压强度和跌落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褐煤成型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值和检测值相近,可以用拟合模型对型煤的跌落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和预测,以确定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为工业型煤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