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含锌粉尘和煤粉按质量比4∶1混合形成混合粉.采用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混合粉的成分和物相进行分析,研究大气常压下微波加热还原混合粉在不同时间下的显微物相形貌特征以及混合粉的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微波加热7 main时,混合粉物相中出现金属铁相、浮氏体相和渣相;随时间的延长,金属铁相逐渐增大、浮氏体相逐渐减小、渣中的锌含量逐...  相似文献   

2.
测定碳氮化处理后含钛高炉渣的熔化特性,并研究在高炉铁沟捣打料中加入碳氮化含钛高炉渣后对材料抗氧化性及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钛高炉渣经碳氮化处理后,渣中主要的矿物相为氮化钛或碳氮化钛和钙镁黄长石或钙铝黄长石,渣中相的组成和含量受还原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渣的还原温度升高,还原渣的熔点呈上升趋势;将还原渣引入到高炉铁沟捣打料中,部分或完全替代碳化硅原料,可明显提高捣打料的抗氧化性,最佳的渣加入量为7%,过多将会导致捣打料抗氧化性减弱;因Ti(C,N)具有优良的抗渣性能,碳氮化含钛高炉渣的引入不影响高炉铁沟捣打料的抗渣性。  相似文献   

3.
以DPPH·清除能力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铃兰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并测定铃兰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的能力及还原力.结果表明:提取铃兰抗氧化物质的最优方案是用蒸馏水在75℃下提取30min,其对DPPH·的清除率达96.1%,且对DPPH·的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铃兰水提取物对·OH和H2O2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这说明铃兰水提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DPPH法及三价铁还原法研究了杨木、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芦苇和麦草等4种木素的抗氧化性及还原力,并分析了木素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原料的乙醇法木素,抗氧化性不同。质量浓度为0.025~0.400mg/mL时,随着质量浓度增加,4种木素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分别不断增强;0.200mg/mL时杨木木素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0%;0.400mg/mL时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木素、麦草木素和芦苇木素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71.5%、68.6%、60.7%。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使用铌精矿代替铌铁合金在精炼炉的环境下进行直接合金化炼钢的过程,使用FactSage软件进行还原剂为C时,不同Nb2O5活度系数、温度、碱度、渣成分下[Nb]/Nb2O5值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Nb2O5活度系数成为影响其还原进入钢液的重要因素之一;C作为还原剂时的有利条件为高温、低碱度、低(FeO);(TiO2)对于[Nb]/Nb2O5的影响较小.使用《矿物炼钢》中类似体系的共存模型结果计算了C还原Nb2O5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和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C还原Nb2O5反应的AG随碱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LNb随碱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用不锈钢生产中的高碱度二次粉尘制备内配煤团块,在高温下自还原获得含铬、镍的金属铁粒.研究影响铁粒聚集长大的因素.研究表明:(1)内配煤团块的渣相碱度(w(CaO)/w(SiO2))小于2.8时,还原产物冷却过程中渣相与金属铁粒才能自然分离.碱度越低,渣量越大,越不利于金属铁聚集长大;(2)提高内配碳比,渣相残碳量明显升高,渣中过量的碳阻碍金属相聚集长大;(3)提高还原温度,直接还原铁的海绵状结构解体,逐渐聚集成颗粒状金属铁.还原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金属铁的聚集长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对扇贝边进行多肽提取方法和提取条件的探索与优化,并对多肽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对扇贝边的蛋白液进行了多肽的提取,采用了正交优化实验最终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50℃、时间90 min、8%木瓜蛋白酶。对获得粗多肽液进行抗氧化性研究,采取了多肽对超氧化物的清除率大小进行衡量多肽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扇贝边多肽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非常明显,并且伴随着浓度的升高,扇贝多肽溶液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不断提高,反映出清楚可定量检测的剂量增加即效应增强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菌渣和牛粪联合堆肥中的氮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用菌渣和牛粪为主要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原料比例、腐熟堆肥和外源菌剂的添加对食用菌渣堆肥中各种形态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各处理铵态氮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硝态氮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堆肥结束时,铵态氮的下降幅度随菌渣含量减少而减小,硝态氮的增加幅度随菌渣含量增加而增大.有机氮变化与总氮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随菌渣比例增加,有机氮与总氮损失增大.与无添加剂的处理相比,堆肥结束时添加腐熟堆肥和纤维素降解菌的处理有机氮分别增加了35%和47%,总氮分别增加了28%和41%,表明腐熟堆肥和纤维素降解菌剂能够增加食用菌渣堆肥的有机氮含量,具有一定的氮素固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与结构的接触特性受土的类型、密实度、含水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为研究株洲地区典型红土与混凝土结构物的接触特性,设计了9种不同含水量和密实度的土样,并对每种土样分别加上50 kPa、100 kPa、200 kPa、400 kPa 4级不同的法向应力,进行改进的直剪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土与混凝土块接触面抗剪强度随土体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土体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界面粘聚力随土体含水量的增大先增大后迅速减小,在塑性状态含水量附近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0.
用木瓜蛋白酶对林蛙脑进行酶解,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测定林蛙脑蛋白酶解液清除DPPH.、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能力.结果表明:林蛙脑蛋白酶水解液对DPPH.、.OH和H2O2均具有清除作用,尤其对H2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林蛙脑蛋白酶解液在浓度达到2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67.8%;在浓度达到4 mg/mL时,对H2O2的清除率达91.62%;浓度在4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66.89%.这说明林蛙脑蛋白酶解液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测不同烹调方法对蔬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择扬州市场上的8种蔬菜,分别进行爆炒、炖煮和微波加热处理,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新鲜蔬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烹调方法对蔬菜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8种蔬菜的抗氧化能力经炖煮处理后全部明显下降,但绝大多数蔬菜经微波或爆炒后有所提高,其中,花菜、韭菜、冬笋、紫甘蓝经微波加热后的抗氧化活性都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糠醛渣对染料甲基紫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废弃物糠醛渣为原料制备吸附剂,研究了甲基紫溶液在糠醛渣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吸附平衡模型研究表明,糠醛渣对甲基紫的吸附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型的复合型吸附,即单层吸附和吸附剂表面非均质吸附同时存在;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糠醛渣对甲基紫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参数,ΔG0为-6.667 kJ.mol^-1--8.216kJ.mol^-1、ΔH0为16.866kJ.mol^-1、ΔS0为0.079 kJ.mol^-1.K^-1、为14.753 kJ.mol^-1,说明糠醛渣对甲基紫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的,且主要为一物理吸附过程。糠醛渣作为吸附剂处理甲基紫废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以废治废的废物资源化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凹圆、凸圆、凹条、凸条4种典型的表面微观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这4种表面微观结构推力轴承在液体中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表面微观结构轴承在不同轴承间隙、转速和液膜黏度等工况条件下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表面微观结构轴承在液体润滑条件下均能产生承载力,不同微观结构轴承在相同工况条件下承载力大小不同,推力轴承的承载力随轴承间隙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轴承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润滑液液膜黏度的增加而增大;凸形微观结构推力轴承的承载力受轴承间隙、转速和液膜黏度的影响较大,而凹形微观结构推力轴承的承载力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Alcalase酶解蛋清粉制备抗凝血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蛋清粉制备食源性抗凝血肽。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大会抑制水解度的增长,底物质量分数为1%时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抗凝血活性最佳;高温和低温均对水解度有影响,低温酶解产物的抗凝血活性较好;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与Al-calase的最适pH值有关;pH值为7时,抗凝血活性最好;酶/底物浓度增大,但底物不变的情况下,对水解度的提高不明显,酶/底物浓度过大,导致抗凝血活性降低。考虑交互作用经试验优化设计确定的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为1%,酶解温度为50℃,酶/底物质量分数为5%,酶解pH为8。在该条件下水解2h,凝血抑制率达到68.9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活性污泥微波热解残余半焦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延长微波作用时间和升高热解温度有利于提高污泥半焦的吸附能力.当热解时间从5 min增加到15 min,吸附速率常数从4.2×10-4提高到5.24×10-4 g/(mg.min),而当热解温度从437℃升高到603℃,吸附速率常数从1.05×10-4提高到5.24×10-4g/(mg.min).此外,亚甲基蓝的吸附活化能为6.30 kJ/mol,说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研究香菇、苦瓜两种多糖复配物的抗氧化性.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香菇多糖、苦瓜粗多糖,用Sevage试剂除去蛋白质得到精多糖. 比较两种多糖及其复配物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香菇多糖和苦瓜多糖复配比例为1:1、1:2、1:3、2:1、2:3、3:1、3:2.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及其不同比例复配物对3种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当复配比为2:1时,复配物对羟基(·OH)、超氧阴离子(·O2-)、DPPH 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3.447、2.006、0.500 mg/mL,其清除效果优于两种多糖单独使用或其他比例复配时,此时其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Fe2(SO4)3作为絮凝剂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向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质量浓度为20、40、60、80,100 mg·L-1的Fe2(SO4)3,反应4 h后测定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比耗氧速率(RSOU)、胞外聚合物(EPS)及各组分含量,同时测定系统出水的COD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Fe2(SO4)3质量浓度在20~60 mg·L-1时对活性污泥的脱氢酶活性、RSOUEPS及各组分含量影响均不大,此时污水中COD、TP、UV254等污染物随Fe2(SO4)3质量浓度增加而有较大幅度去除.Fe2(SO4)3质量浓度为80 mg·L-1时,污泥的脱氢酶活性、RSOU、总EPS含量均明显下降.当Fe2(SO4)3质量浓度增加到100 mg·L-1时,污泥的脱氢酶活性、RSOU进一步受到抑制,而总EPS含量则大幅度提升.此时污水中COD、TP、UV254等污染物去除率增加幅度变缓,SCOD及NH3-N去除作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钒(V)胁迫浓度(0、25、50、100和200 mg· kg -1)条件下,通过40 d盆栽试验,研究了枸杞植株对V积累及V对枸杞叶中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脯氨酸( Pro)、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杞中各部位V含量分布大小的顺序依次为根>叶>茎。随着V浓度增大,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 V 胁迫浓度≤100 mg · kg -1时,与对照组相比, CAT和POD的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大了227.9%、76.2%、40.2%和117.4%;当V胁迫浓度>100 mg· kg -1,则分别降低了5.1%、5.8%、22.8%和36.7%。在不同浓度V的处理下, 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 Pro 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3.3%~220.7%、12.4%~76.9%和69.7%~276.3%。可见,低浓度V (<100 mg· kg -1)刺激了叶绿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促进了植物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高浓度V (≥100 mg · kg-1)破坏了叶绿素结构,抑制了抗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膜脂过氧化作用和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