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造园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的特点和很高的成就。但概括地讲,以中、法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可分别作为中、西方造园艺术风格的代表。而且,这两种园林风格恰好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拿它们作比较,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特点及它的造诣和局限。这对发展我国的造园艺术是不无裨益的。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砖瓦》2018,(12)
正古典园林,是指中国以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体现,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奇观,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推崇和模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3.
齐芳燕 《安徽建筑》2010,(2):12-14,26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的认知不同、造园思想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造园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方园林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园林与建筑的关系、造园艺术与美学风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文章对中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便对现代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并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与中国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凡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者,多有言及诗文与园林之相关处,但似不如“画与园”那般系统详实。本文试以中国造园之发展,浅析中国造园诗词与中国造园艺术二者间的相互联系,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5.
孟丹 《南方建筑》1996,(1):39-42
凡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者,多有言及诗文与园林之相关处,但不如“画与园”那般系统详实。本文试以学习造园史所得,浅析中国诗词艺术与中国造园艺术二者间的发展联系。  相似文献   

6.
与周武忠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化学近来在我国兴起。周武忠同志在《中国园林》88年第二期上发表的《论中西造园艺术的差异及未来》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探讨,不无裨益,但文中一些史料不够准确,故提出商榷。一、“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十七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提法欠准,凡尔赛是个高峰,但不是整个西方园林的代表。在古典主义之后,西方园林出现过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在近现代,世界上的主要潮流是英国自然式园林及其支派。在古代,整形式也不是西方唯一的式样,例如古罗马哈德良大帝的别墅就是自然式的(遗迹现存)。从诺曼底到波期的古代帝王猎苑(Park)无疑都是自然式的。勒·诺特把凡尔赛的森林搞成整形式的便于围猎,是他的一个创造。意大利式和法国式园林都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园林的叠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园林的叠山艺术章采烈“水得山而媚”,“水以石为面”(郭熙《林泉高致》),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造园往往选址于自然山水佳境,外借自然山林成景;私家园林往往建在村镇人口密集之处,无自然山林可借,只得掇石叠山。在不太大的空间范围内,典型地再现自...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自然山水园林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其时许多文人直接参与了造园活动,并将自己的哲学思想,美学认识,诗情画论融会贯通于造园艺术中,从而奠定了自然山水园林的基础。本文从玄学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林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园林,各种不同的园林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而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文试从造园艺术的角度来分析中法古典园林在审美的价值观、造因的艺术风格、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对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研究,揭示东西方园林在审美情趣和文化上的差异,为我国园林建设的今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造园时尽可能利用多元构造元素摹拟自然,追求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唯自然造园风格。然而,园林建筑却是一个例外,它从唯人的角度出发,切入园林并与园林互补共存。其产生的原由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意境营造趋动。根据这个造园宗旨和本原命题,传统园林在构园时,必然尽全力解决园林与建筑形式相谐调的关系问题:即艺术与技术、形式与内容、人与自然等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其中,以墙垣元素的介入耐人寻味。实际上,传统园林构筑“人间仙境”式的做法及理论,经过多年的延用与耳濡目染,已经成为事实中的习惯为…  相似文献   

11.
<正>近现代以来,中国园林对西方园林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与模仿,导致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缺乏地方特色。上个世纪末,一些园林设计师与理论家呼吁应该重视向传统园林的学习,主张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其中的假山造景艺术几乎是应用于中国每一个古典园林。假山是中国园林的独特创造,是协调自然与人工的一种造园要素。灵活布置的假山石可与建筑、街道、水系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变化丰富的景观,将人工的景观和谐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山水构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这条贯穿北京的轴线将自然消融于山水之间。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势就形,巧妙安排,构造出具有浓郁中国园林特色的生态山水园林。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如果说中外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基本差异的话,那就是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从本体论的视角而言,中西方园林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空间.二者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乃至于发展出不同的技术方法和表现形式.因此,造园目的是理解园林形式、园林创作的艺术与技术手段以及园林审美的基础,也是通达园林本质的起点.该文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脉络,辅以适当的文献资料,分析中国传统造园目的的变迁.并以此为线索,揭示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本质和园林空间演变的文化逻辑.最后,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当代价值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5.
林小峰  陈整鸣 《园林》2005,(8):18-19
中国园林十分崇尚自然美,把它作为判断园林水平的依据,造园者最爱听的评价就是“有若自然:,最担心的评价是人工化、匠气。“虽岂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古训也沿用至今,这都是百试不爽的真经,但仔细分析古今中外的园林佳作,在自然美中哪里都有人工美的存在。且不说园林建筑完全是人工建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的艺术成就在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得益于在美学上的特殊艺术追求。为此着重从崇尚自然、追求意境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园林的美学观,以求了解古代造园家的创作思想及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中国传统园林理论对西方园林影响的历史的基础上,从中国园林西渐历程“、中国热”时期对西方园林的影响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园林在西方第一次传播与影响的过程与结果;进而从造园思想、园林布局、造园要素等方面的具体影响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来获取对中国传统园林更为客观、真实的认识与评价,以求能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巨大冲击的时候重新确立正常的交流心态,并结合当前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国传统园林对西方影响启示的总结,积极探讨中国风景园林现代化进程的未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虹 《华中建筑》2004,22(B07):139-144
中国的园林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至1980年后,中国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本文将介绍这两次建筑文化交流中在欧美建成的中国式园林,分析其特点和文化背景及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两次园林的区别,并且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歌 《河南建材》2009,(6):152-152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独具东方神韵的园林风格,曾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园林赖以生存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件变化.外来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H益显现.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