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寻找一条高效率合成4-氯代苯酐的路线,基于D-A环合原理和芳构化方法,首先,优化并比较了两条合成4-氯代四氢苯酐(二酸)的路线,然后,优化并比较了两条将4-氯代四氢苯酐(二酸)芳构化合成4-氯代苯酐的路线。得到如下结果:4-氯代四氢苯酐收率提高到95%,纯度大于98%;用液溴作芳香化试剂4-氯代苯酐的单步收率达到89%、纯度99%,氧气活性炭作芳香化试剂,4-氯代苯酐收率达到70%、纯度100%。  相似文献   

2.
以苯酐、氧化镁和双氧水为原料,研究了均匀设计在单过氧邻苯二甲酸镁合成中的应用,考察了苯酐与氧化镁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单过氧邻苯二甲酸镁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反应,产品纯度和产率均可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3.
液相催化氧化合成2-氯-4-甲磺酰基苯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氯-4-甲磺酰基甲苯出发,以醋酸为溶剂.采用液相催化氧化法,在Amoco复合催化体系存在下,合成了2-氯-4-甲磺酰基苯甲酸.探讨了温度、压力、反应时间、体系水含量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50~160℃,压力0.7~1.0 MPa,反应时间50~60 min,体系水含量不大于10%,反应物的质量分数14%.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98%,理论收率大于90%,分离收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出芽短梗霉SW0202细胞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不对称还原制备(S)-4-氯-3-羟基丁酸乙酯(CHBE)的过程.有机溶剂的选择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该反应最适有机溶剂,与单一水相体系相比,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两相体系能明显改善反应效率.通过系统考察一些因素如相体积比、振摇速度、反应温度和pH等对反应速度、摩尔转化率和产物光学纯度的影响发现,这些因素对还原反应的初速度和摩尔转化率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产物的光学纯度影响不明显.优化后的条件为:水与有机溶剂的相体积比1∶1,振摇速度180 r·min-1,温度30℃,pH 7.0.在该优化反应条件下,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出芽短梗霉SW0202细胞催化COBE生成(S)-CHBE不对称还原反应的最大摩尔转化率和产物的光学纯度分别达到了94.8%和97.9%e.e.,在用Na2CO3溶液控制水相pH 7.0条件下,有机相中的产物浓度积累达58.2 g·L-1.  相似文献   

5.
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酐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各单氯代苯酐工艺。邻二甲苯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和氯气反应得氯代混合物,从氯代产物精馏分离出质量分数超过99%的3—氯代邻二甲苯和4—氯代邻二甲苯混合物。得到的单氯代邻二甲苯以乙酸为溶剂、在140—300℃、0.8—3.0MPa条件下,以钴锰溴体系为催化剂进行液相氧化,得单氯代邻苯二甲酸,然后脱水成酐,得单氯代苯酐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得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单程总收率不低于7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氯乙酰基-N-异丙基-4-氯苯胺的制备工艺.以对硝基氯苯、丙酮为原料,复合钯/碳催化剂,1.0MPa压力下一步制得N-异丙基-4-氯苯胺,采用正交法确定了烷基化反应的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对氯硝基苯转化率99%,N-异丙基-4-氯苯胺选择性可达98%.对硝基氯苯经N-烷基化,N-酰氯化二步总收率92%,产品N-氯乙酰基-N-异丙基-4-氯苯胺纯度大于98%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4-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改进合成新工艺,将邻甲基苯硫脲溶于三氯甲烷中,然后通入氯气,液相色谱跟踪至原料剩余4%~5%左右(面积归一含量),此时多氯杂质尚未产生(或小于0.1%),停止通氯。剩余原料经处理回到下次反应体系当中。此工艺既提高了收率(原料转化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平均收率大于97%,纯度达98.7%。  相似文献   

8.
以2-氯甲基-3-甲基-4-(3-甲氧丙氧基)吡啶盐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用m-CPBA氧化得到2-氯甲基-3-甲基-4-(3-甲氧丙氧基)吡啶氮氧化物,不分离直接在二氯甲烷-水双溶剂体系中与巯基苯并咪唑钠盐反应,反应结束直接分出硫醚中间体所在的二氯甲烷相进行最后一步m-CPBA氧化反应;粗产物通过两次丙酮重结晶可获得纯度大于97%的杂质B。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7,(7)
[目的]改进叶菌唑的合成技术。[方法]以己二酸二甲酯为主要原料,通过迪克曼缩合制备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再与溴甲烷进行甲基化反应,在甲醇钠体系中进行异构化反应,得中间体2-甲基-5-乙氧羰基环戊酮,然后与对氯氯苄加成得中间体2-甲基-5-(4-氯苄基)-5-乙氧羰基环戊酮,与溴甲烷进行二甲基化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脱羧得关键中间体2,2-二甲基-5-(4-氯苄基)环戊酮,环氧化后得环氧化产物4,4-二甲基-7-(4-氯苄基)-1-氧代-螺[2,4]庚烷,最后与三氮唑钠盐反应最终制得产品。[结果]路线总收率可达69.7%,产品纯度97.8%(HPLC),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4-甲基二苯甲酮为原料,经溴化合成4-溴甲基二苯甲酮再与乙二醇单钠盐反应合成新型的光引发剂4-(2-羟乙氧基)甲苯基苯甲酮,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IR、MS、H1NMR表征。产品纯度大于95%,合成收率大于78%(以4-溴甲基二苯甲酮计)。  相似文献   

11.
以硬脂酸和油酸为乳化剂、钼酸铵为催化剂,尿素和邻苯二甲酸酐经亚氨化,然后在硝酸铵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得到1,3-双亚氨基异吲哚啉的硝酸盐,最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到1,3-双亚氨基异吲哚啉。对反应路线及反应条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产物的纯度。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酯的合成工艺,分别以硫酸和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酯。结果表明,对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好,合成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其加入量为一缩二乙二醇质量的1%,反应温度185 ℃,邻苯二甲酸酐和一缩二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时间10 h,产品纯度大于98.0%。  相似文献   

13.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文章以盐酸羟胺、甲醇钠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NHPI;该法合成和分离步骤简单,合成产率高(84%),产物纯度高(98.5%);简要讨论了合成反应的原理,分析了影响合成和产物分离提纯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郑超  王萍  张宏志  孔茜 《贵州化工》2003,28(4):22-23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考察了影响收率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n(邻苯二甲酸酐):n(正丁醇):1:2.5,反应时间2h,硫酸氢钠用量占邻苯二甲酸酐质量的3.4%,最终产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苯酐为原料,以25%发烟硫酸为溶剂,碘催化条件下在3个温度梯度下———45℃、60℃、160℃通氯,反应10h,制备出四氯苯酐,熔点245~256℃,纯度98.5%以上,收率为98%。  相似文献   

16.
吴军  石志博  陈东 《天津化工》2003,17(5):46-47
精苯酐中适量苯酐轻组份的加入,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产品的APHA色值和体积电阻系数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纯度,控制轻组份掺入精苯酐的加入量可使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  相似文献   

17.
钛酸四丁酯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双十八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十八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邻苯二甲酸双十八酯,探讨了十八醇和邻苯二甲酸酐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邻苯二甲酸酐酯化率的影响,结果为:n(十八醇)/n(邻苯二甲酸酐)=2.2,m(钛酸四丁酯)/m(邻苯二甲酸酐)=0.75%,在200℃下搅拌反应1 h,邻苯二甲酸酐的酯化率即可达98.2%;反应1.5 h,酯化率可达99.9%。用钛酸四丁酯作催化剂,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  相似文献   

18.
精苯酐中适量苯酐轻组份的加入,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产品的APHA色值和体积电阻系数没有影响,但加入量多少会影响DOP的纯度,控制轻组份掺入精苯酐的加入量可使DOP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  相似文献   

19.
用溶剂法,以苯酐和尿素为原料合成β 型铜酞菁和ε 型铜酞菁。用来代替三氯苯和烷基苯合成β 型铜酞菁的溶剂是溶剂160S(主要含有二氯甲苯),它具有价格低和回收率高的优点。实验发现,溶剂160S法合成的产品w(β 型铜酞菁)>96%,收率>75%(以苯酐计算);在合成β 型铜酞菁的基本原料中加入适量的ε 型铜酞菁晶种和铜酞菁磺酰胺衍生物(苯胺和间甲苯胺),可以得到ε 型铜酞菁,晶种和衍生物质量分别为苯酐质量的15%和20%。  相似文献   

20.
张云良  吴永忠 《山东化工》2011,40(11):13-15,23
研究了以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的负载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WO3/ZrO2为催化剂,用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酐醇物质的量比1:3.0,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50℃。在此条件下酯收率达95.75%以上;经过后处理,产品纯度可达99.65%,其折光率(n20d)为1.4896,与文献值一致;该催化剂不仅具有反应活性高,而且重复使用性好,可代替硫酸用于该类反应。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