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旭东 《山西电力》2002,(Z1):24-25
以阳城6×350 MW机组为例,阐述了汽轮机热应力监测控制技术在机组启停、变工况运行控制中的应用,使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减少汽机使用寿命损耗。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石景山发电总厂共同研制的火电厂200MW汽轮机运行规程培训系统,解决了电厂汽机运行人员培训中,从背汽机运行规程图册到仿真机模拟操作之间的高台阶问题。以石景山热电厂C145/N20O-130/535型汽轮机运行规程及系统图为蓝本,突出200MW汽轮机的运行共性,以机组启停为重点,融运行规程及系统图为一体,解决了学员掌握各系统准备、启停操作及各参数值的问题。软件包括“汽机冷态滑参数启动”、“汽机滑参数停机”、“事故处理”三大内容。科技成果报道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了阳城电厂600 MW汽轮机组在启停机过程中出现的高、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异常增大的原因。得出上下缸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汽机排汽、疏水系统阀门关闭不严,冷的蒸汽通过汽机本体疏水门、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倒流进入汽缸内;忽视了在汽轮机启、停过程中机组真空值以及汽机本体疏水阀门的开关状态对上下缸温差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机组的真空值以及疏水阀门的开关状态,对启停机过程中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进行控制,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启动和停运,为国产汽轮机组在启停过程中上下缸温差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联合循环机组相对于火电机组而言,启停次数频繁。尽管采用不正确的方法也能顺利地启动、停机,但不兼顾机组自身热应力变化而随意操作,会对机组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论述了汽机启动过程中如何通过区分不同外部条件来设置机组转速、负荷,同时协调燃机排气温度控制,以达到减少汽机主要部件热应力,提高运行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鄢波  齐聪  何钧 《江西电力》2012,36(4):89-92
以贵溪电厂640 MW ALSTOM超临界机组为例,介绍了机组汽机辅助系统自启停自动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功能采用分级控制结构,分为设备级、单元级和功能组级,分别论述了各级功能.汽机辅助系统控制策略包含顺序控制与模拟量过程控制,针对不同的控制变量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模拟量调节系统除有手动调节外,还设计了自动备用状态和自动调节状态.汽机辅助系统投运效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两班制调峰运行机组,实现“一键启停”(APS控制),对规范机组启停机过程的控制和操作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对三菱M701F4型联合循环机组启停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机组APS控制逻辑的组态和验证,并对原控制逻辑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实现了APS功能模块对机组各设备的有效控制和调节,使机组在启停阶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港电厂4号机组在大修时进行自启停控制系统(APS)的改造工程。在该工程中设计了减温水差压控制功能组、给泵自动并退泵功能组、加热器自动投停功能组、锅炉三大风机启停功能组、磨煤机启停功能组等,以实现主要辅助系统自动启停。结合机组控制系统改造设计增加了APS程序,用步序执行器完成机组启停步序的条件判断并自动执行机组启停的分步操作,真正实现了机组启停全过程的完全自动化。APS程序经过模拟仿真后,在利港电厂4号机组全面投用。大修后机组整个启动过程安全、平稳、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机组运行负荷率在逐渐降低,调峰启停的次数不断增加,导致机组启停的次数相应增加。为了降低机组启停过程中的能耗,在启停过程中,采用了汽泵代替电泵进行给水控制,减少了厂用电的电耗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分析了汽泵启停方案中的关键点,并描述了汽泵启停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9.
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技术是实现燃烧全程自动控制的必备条件。对制粉系统启停时机及启停顺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制粉系统的启停专家知识库,能够对其启停时机和启停顺序进行自动优化,实现了制粉系统在机组启停及运行全过程的智能控制;设计了双进双出制粉系统的自启停步序,实现了该类制粉系统启停过程的全程自动控制。应用表明,所设计的基于专家知识库的双进双出制粉系统自启停技术能够满足火电机组燃烧全程智能控制的需要,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华莹山电厂~#3机组启、停调峰试验结果,每次热态启停的寿命损耗为0.0128%,温态为0.0252%。按运行年限30年、50%的低周疲劳寿命损耗分配给热态启停机使用,今后每年可允许热态启停160次。机组经完善化后,能满足汛期两班制调峰运行的要求。本次汽机净停时间为5.02h,让水电多发净经济效益约9000元.按此推算,汛期两班制调峰运行后,年经济效益在百万元以上。机组在40MW及以下低负荷运行,需用预燃室投油稳燃,其供电煤耗为531~573g/kW·h,比额定负荷煤耗437g/kW·h增大94~136g/kW·h。预燃室寿命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