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如图1所示的液态光气计量槽是某有机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来计量液态光气进出口量的,夹套的作用是保持物料呈低温液态。 由于光气属极度危害介质,且液态物料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所以不宜采用板式液位计;否则,不安全或易堵造成假液位。另一方  相似文献   

2.
《农药》1977,(4)
有关光气的分析方法主要有:(1)醇碱法;(2)碘化物—硫代硫酸钠法;(3)比色法;(4)色谱法。光气取样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安瓿球取液态光气后熔封称重的办法,而气态光气的取样方法未见介绍。目前我国一些生产厂的光气车间采用奥氏气体分析仪,用碱液吸收的方法作为光气控制分析,这种方法在生产正常时,是可以用的,但由于光气中混杂的二氧化碳,氯化氢等能被碱液吸收,而导致分析结果偏高。我们参考兄弟单位光气分析之经验,决定采用碘化钠丙酮溶液吸收的方法,对气态光气  相似文献   

3.
由于甲酰氯中的氯原子十分活泼,因此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上的重要中间体。例如:(艹卡)氧甲酰氯、烷氧甲酰氯、二乙氨基甲酰氯等,应用范围都很广,过去制备甲酰氯衍生物的方法都是用光气与醇类、胺类等反应,但是文献上制备(艹卡)氧甲酰氯、烷氧甲酰氯、二乙氨基甲酰氯等的方法,都首先要将发生的光气经过干冰冷却成液态,或在冷冻剂下冷却,将光气溶解到惰性溶剂(如苯、甲苯)中,然后把这液态光气(或甲苯-光气溶液)滴加到反应瓶中。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是很不安全(因为光气是剧毒的气体,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光气逸出),按上述的方法不论如何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三氯甲基氯代甲酸酯(1)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2)经常作为光气资源用于有机合成中。较之高毒的光气,这些液态或结晶状的光气同效体则具有更易贮存的优点。通常,化合物(1)和(2)用于羟基或氨基的氯甲基化或羧化反应、羧酸的氯化反应,以及由醛制取α-氯代氯甲酸酯。以此类反应为基础,可以合成许多重要的中间体,其中一些化合物在肽类化合物的合成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药物的研究中,作者合成了烷基亚硝基脲。其利用相应的氨烷基氨基酸与活化的N-甲基-N-亚硝基琥珀酰基氨基甲酸酯的耦合反应,用于嵌入到DNA甲基铃结构。而此亚硝  相似文献   

5.
固体光气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气(沸点为8℃)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氯甲酸酯、异氰酸酯等化工产品。光气本身主要应用于羰基化反应。但由于光气是剧毒性气体,因而在使用、运输和贮存上有较大的危险性,并且应用中难以准确计量,从而引起一些副反应,实验室或小规模使用有极大的不便。工业上尽管其装置安全性不断改进,如过量的光气可通过热水水解、催化水  相似文献   

6.
徐兆瑜 《甘肃化工》2001,15(3):97-100
简要介绍了三氯甲基碳酸酯(固体光气)的性质、全成方法和以替代气液态光气实现有机合成的一些主要化学反应所取得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和实践,将光气的分析方法综述如下。光气的定性分析方法苯肼法:光气和过量的烷基肼或芳基肼快速定量反应,形成对称碳酰肼。光气与苯肼反应生成二苯基碳酰二肼是无机分析中的特效试剂,能与铜、镉、钴、铅、银和铬(铬酸根)等离子络合呈色,(铜络合物红紫色,镍为紫色、镉呈青紫色、铬酸盐呈红色)。用铜盐络合呈色时可检出0.5微克光气。苯胺法:光气与苯胺反应形成二苯脲,二苯脲不溶于水及热的石油醚,对光气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工程塑料应用》2006,34(8):34-34
该方法分2个工艺步骤:第1步将双酚A、液碱、分子量调节剂、抗氧剂,100催化剂溶于水形成水相,以有机溶剂为有机相,将液态光气或光气溶液加入体系中,界面缩聚10—20min;第2步将分子量调节剂、碱加入体系,压入气态光气20—60min。整个过程体系pH〉10,反应完后废水相取样酸化后无残余酚类沉淀析出。据专家介绍,该新方法与原1步法和2步法合成聚碳酸酯(PC)技术相比,双酚A转化完全、  相似文献   

9.
光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农药,医药,香料和染料等领域。尤其是用于合成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碳酸酯和聚氨酯原料MDI和TDI。由于它是剧毒性气体,在使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危险性,需要采用多种严格的安全措施,稍有不慎就会引进灾难性事故发生,另外,因其难以准确计量,容易引起一些副反应发生,给需要使用光气的实验室或小规模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寻找光气的安全替代品成为全球性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固体光气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中光气循环系统流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原流程中存在两个缺点:①循环使用的光气中氯化氢含量过高,会降低反应收率;②光气罐中光气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不利于安全.提出了增加光气提纯塔来降低循环使用的光气中氯化氢含量、在进入光气罐之前就冷却循环光气来增加光气罐安全性的改造方案.改造后,循环使用的光气中氯化氢的含量由原来的O.3%降低到0.1%,降幅达到66.7%;在冷量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使得光气罐中光气保持在过冷状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光气COCl_2是合成农药、染料、化工中间体等的原料。工业上一般用焦炭、木炭造气制得一氧化碳,在活性炭存在下与氯气合成。宝鸡市农药厂为了利用该厂黄磷尾气,组成“三结合”试验小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行了利用黄磷尾气合成光气的中间试验。第一阶段试验使用40仟伏安的电炉黄磷尾气,采用间歇净化、连续合成,初步证明利用黄磷尾气是可以制得光气的,选择的工艺路线和净化剂较为理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原料气中氢含量高,光气的产率和浓度低。第二阶段将使用2500仟伏安电炉黄磷尾气,引气、净化、合成采用连续操作,以资继续试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周勇,臧阳陵,陈明,等;ZL201310696428.X本发明公开了邻羟基苯甲酰胺和光气在催化剂二氧六环和溶剂甲苯的作用下,采用循环连续反应系统连续反应制备邻羟基苯腈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列管式反应器,提供的传热比表面积大,增加了光气和液态物料的接触面积,将热量及时传递给反应物料,利于控制反应温度,满足快速反应要求。通过强化气液非均相物质的传质,促进过渡  相似文献   

13.
对MDI装置内液态光气介质用屏蔽泵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光气工况下屏蔽泵选型原则,特别是安全性、仪表监控等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酰卤通常采用对应的羧酸作为原料与卤化试剂发生取代反应的方法而制得,制备酰氯的常用试剂包括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光气、固体光气作为原料,使用含磷氯化试剂作为酰氯化试剂,存在含磷废水或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环保压力较大的缺点。为了确定采用光气法合成棕榈酰氯最佳的工艺条件,本研究中对光气法合成棕榈酰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棕榈酸和光气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催化剂,一步反应合成棕榈酰氯,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投料比例1%,棕榈酸与光气配比1∶1.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该条件下棕榈酰氯的纯度可达到98.2%。本方法避免使用含硫或磷的酰氯化试剂,操作工艺简单、反应可控、成本较低、而且产物的纯度和纯度都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光气毒性很大,又易挥发扩散,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虽然近年来相继开发成功了“二光气”及“三光气”,但其运输、储藏、使用等仍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未反应完全的部分光气则以废气、废液的形式排放,同样造成污染;另外,在一些有机反应,如乙烯的氧氯化、三氯乙烯氧化生产二氯乙酰氯等有机反应过程中都有少量的副产物光气产生,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治理,同样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因而在光气的合成及使用,或是有副产光气中产生的含光气尾气必须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和破坏处理后方可排放.……  相似文献   

16.
液态光气供料泵泵轴(材质A20)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其轴键槽处出现了开裂现象,导致了轴的失效。通过对开裂的轴进行取样,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裂纹进行了分析。结合材料的开裂处的实际环境,从材料的受力和腐蚀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轴开裂的原因,并对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位于日本筑波的国家材料和化学品研究所(简称MCR)最近开发了一种制造PC(聚碳酸酯)树脂的新路线,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避免使用光气,从而可消除在运输和运用光气的过程中带来的危险性.制造PC的基本工业化路线是使光气和双酚A相反应而制成PC,而MCR新路线是使用一氧化碳和氧气,使双酚A通过氧化羟基化作用(oxidative carbonylation)而制成PC的.  相似文献   

18.
张敏恒  李淼 《农药》2013,(2):79-82
用氰酸钠替代光气用于农药合成是较有前途的绿色生产工艺。光气是非常危险的化学气体,在很多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其使用。随着绿色化学时代的到来,寻找替代光气的清洁生产途径当务之急,用氰酸钠替代光气用于农药合成具有安全性高、收率和质量高、三废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光气是化学工业中一种重要的酰基化剂,由光气出发可产生一系列甲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聚碳酸酯工业,用途十分广泛。光气又是剧毒气体.按国家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因此在光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为了不使逸出的光气污染环境,需要对其进行处理,然后再经烟囱排空。湍球塔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强化传质、传热和除尘设备。它将流化床的概念发展到气液传  相似文献   

20.
马坤 《聚酯工业》2023,(6):62-64
对聚碳酸酯进行简单介绍,系统综述了聚碳酸酯的生产工艺现状,包括光气法和酯交换法。重点阐述了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生产工艺,并对目前一些创新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因不使用光气,绿色环保,备受人们青睐,是未来聚碳酸酯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