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牡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方法探讨牡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芦丁在0.012 5~0.062 5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佳提取工艺条件:25倍量60%乙醇在8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3 h.黄酮提取率为2.27%,干粉黄酮纯度为5.27%.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分别用水、β-环糊精水溶液做溶剂提取茵陈黄酮.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和环糊精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水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0%;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质量分数1.0%、提取时间8min、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250w,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68%.β-环糊精水溶液法提取茵陈黄酮的提取率较水法提取高26.7%.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增效墨旱莲总黄酮水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效水提法提取墨旱莲中总黄酮,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液固比、溶液pH值以及加热回流时间等因素对墨旱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表面活性剂增效墨早莲总黄酮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ween-60 0.003 g/mL,液固比25 mL/g,提取时间105 min,pH值6.35,此时墨旱莲总黄酮得率为3.00%,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得率提高了79.64%.  相似文献   

4.
以信阳绿茶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制作抹茶,考察加酶量、酶解时间、pH值和温度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0.1 g/100 g茶汤、半纤维素酶0.05 g/100 g茶汤、果胶酶0.05 g/100 g茶汤,酶解时间2 h,pH值为6,温度30℃(茶粉与水的比例为1∶15)。此工艺下制作的抹茶产品碎度较小、溶解性和分散性较佳,抗氧化能力更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7.23%,茶多酚含量最高可达2.98%。  相似文献   

5.
为了最大程度上获取短乳杆菌49(Lactobacillus brevis 49)的蛋白质信息,分别优化了蛋白质的提取条件与酶解条件。用正交实验法考察细胞破碎方法、蛋白酶种类、酶解时间、酶添加量4个因素对 L. brevis 49的胞内蛋白提取方法以及酶解方法的影响,以质谱中检测到的蛋白质数目为参考指标进行优化;同时对培养基氮源进行优化,并分别选用TCA沉淀法、冷丙酮沉淀法、平衡酚 丙酮法和超滤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胞外蛋白。结果表明:L. brevis 49胞内蛋白最佳的提取破壁方法为超声破碎法,最佳水解酶为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共同作用,最佳的酶与蛋白质量比为 1∶50,最佳酶解时间为12 h,获得胞内蛋白数目527个。获得L. brevis 49胞外蛋白的最佳培养基为0.6%酵母浸粉做单一氮源的MRS培养基,最佳提取方法为三氯乙酸(TCA)法,可获得44个含信号肽蛋白。该方法有望为啤酒的安全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酶提取卷柏中挥发性组分,考察pH值、酶用量、样品粒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测得其挥发油的含量为w=5.8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确认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雪松醇,占总挥发油的45.07%。并将酶提取法(CE)与水蒸汽蒸馏-萃取法(DSE) 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并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富集并浓缩得到总黄酮和总多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得到含量为105.2%的总多糖及含量为5.3%的总黄酮,则大枣中总黄酮含量为0.11%,总多糖含量为16.43%。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同步提取大枣中的总多糖和总黄酮,对总多糖提取率高,有利于大枣的综合利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怀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挑选原药材怀菊花,经先高温、后低温干燥后,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怀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怀菊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方法可靠,可用于怀菊花提取物的制剂研发。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耕地棕壤pH值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施用作为一种低投入、可持续的秸秆资源利用方式,在提升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水稻和玉米秸秆为供试材料,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pH值升高,pH值与秸秆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培养的前期,添加水稻秸秆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对照,玉米秸秆处理低于对照。在培养的后期,各处理碱解氮含量比对照均增加,但碱解氮含量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降低。除添加高量秸秆处理外,其余各个处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添加秸秆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并且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打瓜为试验材料,以打瓜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打瓜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打瓜多糖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21(g∶mL),超声温度为82℃,提取时间62min。打瓜多糖提取率为17.24%,较传统乙醇浸提法提高了46%。  相似文献   

11.
对微波辅助超声提取地骨皮黄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地骨皮中总黄酮的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微波时间〉表面活性剂浓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微波提取时间180S,超声提取时间0.5h,料液比1:30(g:mL),Tween80浓度1.25g/L,优化工艺下的得率为1.27%。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对葫芦巴的醇提组分和除糖后的水提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并以甘草苷为内标,对鉴定出的成分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Unitary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检测。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葫芦巴的醇提组分和水提组分的总离子流图相似,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包括12种黄酮类成分和24种皂苷类成分。实验选择了几种代表性的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并推断其可能的质谱裂解规律。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中主成分的相对含量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在乙醇提取物中的相对含量之和是水提物中的1.13倍,皂苷类化合物在乙醇提取物中的相对含量之和是水提物中的1.32倍。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为葫芦巴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以粗蜂胶为原料,研制蜂胶冻干粉的的工艺。结果表明:蜂胶冻干粉的工艺流程为粗蜂胶—→醇溶法提取—→赋形—→冻干—→冻干粉。最佳工艺条件为:(1)醇溶法提取蜂胶的最佳条件:固液比:1:25,乙醇溶液浓度7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2)赋形剂为22%甘露醇,赋形的最佳条件为:22%甘露醇与4%的蜂胶乙醇溶液按76:24的比例混合。(3)冻干条件:预冻温度-74℃,预冻时间2小时,抽真空时间24小时,升温干燥20℃,升温干燥30分钟,冷阱温度为-52℃。在此条件下生产的蜂胶冻干粉的溶解度为87%,水分含量为0.93,总黄酮含量为0.49%。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辅助提取中药羌活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羌活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0(g·mL^-1)、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20 min的条件下黄酮提取率最高,达5.703%。  相似文献   

15.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双酚A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基于固相微萃取技术 (SPME)具有前处理方法操作简单、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回收率高等优点 ,且容易与其它分析仪器联用 ,建立了一种顶空衍生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法 (SPME-GC/MS)测定水中双酚 A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 SPME纤维头、萃取温度和时间、解吸时间、搅拌速度、p H值等萃取条件及衍生化温度和衍生化时间等衍生化条件 ,实现了水中痕量双酚 A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 :用 85 μm的聚丙烯酸酯 (PA)萃取涂层对水中的双酚 A萃取效果很好 ,双酚 A在 0 .0 1~ 1 0 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 ,线性良好 ,相关系数 >0 .999,方法的检测限为 2 .5 ng/L (S/N =3 ) ,相对标准偏差 (n=7)为 3 .1 3 % ,回收率为 86.3 %~ 95 .6%。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利用桑葚这一药食同源果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桑葚提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Syncronis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梯度洗脱分析。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信息,分析得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结合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对照品和相关文献数据,共鉴定出5种黄酮类成分和3种多酚类成分,分别为芦丁、异槲皮素、山奈酚-7-葡萄糖苷、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原儿茶酸、绿原酸和咖啡酸。通过讨论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规律,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该方法可快速分析桑葚中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为合理开发桑葚的药用、食用价值奠定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婴幼儿奶粉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通过调节pH值沉淀样品中蛋白和脂肪,采用三氯甲烷溶剂直接提取,简化样品处理过程,并且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同时,本研究优化了气相色谱质谱仪的仪器参考条件,使用PE-5MS色谱柱,本方法回收率达到95%以上.本方法同时具有样品处理简单,检出限低,干扰少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婴幼儿奶粉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