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风道投药动态潮解法环流熏蒸实仓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道投药的实仓试验表明:环流熏蒸的动态潮解法安全、有效,可在仓外操作,是一种操作简便、使用经济、与环流熏蒸配套的产气方式.  相似文献   

2.
动态潮解法是与磷化氢环流熏蒸配套的一种产气方式 ,本文阐述了动态潮解法与其它产气方式的不同点 ,以及动态潮解法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大量的生产应用事例证明 :动态潮解法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实用的特点 ,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与磷化氢环流熏蒸配套的产气方式 .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室温箱内条件下,相对湿度分别为55%、65%、75%、85%、95%时聚乙烯薄膜袋中磷化铝片剂的分解速率,并对分解过程中磷化氢气体浓度进行了检测。测定了厚度不同的聚乙烯薄膜袋中磷化铝片剂的全部散开所需最长时间。磷化铝片的分解速率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相对湿度的变化与磷化铝片的分解速率不呈明显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选择新建高大平房仓进行了不同磷化氢浓度、不同间歇方式、不同密闭时间进行环流熏蒸杀虫试验,从中探索了高大平房仓仓内磷化氢浓度衰减规律、粮堆内磷化氢气体分布的均匀性、最佳熏蒸剂量、最佳间歇方式、密闭时间及最佳熏蒸效果和环流熏蒸对粮温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25℃恒温条件下,不同的磷化氢浓度和装满系数对磷化氢在稻谷和糙米上吸附的影响,并从吸附动力学的角度,用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得到了磷化氢在稻谷与糙米上吸附损员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5种温度(10~35℃)、3个相对湿度(RH 65%、86%、100%)组合环境中以静态称质量法测定初始低水分(8.09%~8.45%)、正常水分(13.26%~14.12%)、高水分(21.03%~21.75%)籼稻"刚优"和糯稻"尖尖糯"稻谷籽粒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修正的扩散方程描述水分吸附/解吸速率变化规律.在RH 65%~100%范围内,稻谷初始水分越低,10~35℃下的水分吸附速率越大,温度较高,吸附速率则较大.同样的初始水分样品,暴露的RH越高,它们的水分吸附/解吸速率越大.假定稻谷籽粒是均质的有限圆柱体,采用数值解法解偏微分水分扩散方程,并用斜率方法分析稻谷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两个正常水分稻谷品种样品在10~35℃范围吸附过程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4.318×10-9~1.546×10-8 m2·h-1.初始水分相同的稻谷籽粒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相同RH下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增加趋势,而在同一温度下随着RH增加则呈现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气密性较差的钢筋砼立筒仓 ,选择了AlP自然潮解环流熏蒸和PH3与CO2 混合环流熏蒸两种技术 .从PH3浓度变化、CT积和试虫死亡情况对比分析 ,对经气密性测试 (从 5 0 0Pa降至 2 5 0Pa)半衰期不足 2 5s的钢筋砼立筒仓 ,AlP自然潮解环流熏蒸效果优于PH3与CO2 混合环流熏蒸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磷化氢亚致死浓度中赤拟谷盗卵和蛹的发育与死亡情况 .通过低的亚致死磷化氢浓度处理赤拟谷盗的卵和蛹 ,发现此虫的卵在低浓度磷化氢 ( 5mL/m3、1 0mL/m3)中仍可发育和孵化 ,且发育时间延长 ,但在磷化氢中不孵化的卵其死亡速度小于正常条件下的卵 .在稍高浓度 ( 2 0mL/m3、40mL/m3以上 )时 ,卵不能孵化 ,但从外观上也不马上死亡 ,死亡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 .在亚致死浓度下蛹对磷化氢的耐受力较卵要小 ,同样浓度时引起的蛹死亡率也较大 ,且死亡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阐明了进行磷化氢整仓密闭环流和粮面密闭膜下环流操作方法和实用经验,证实了环流熏蒸技术特别是膜下环流技术"安全、方便、经济、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25±1)℃,(75±5)%相对湿度条件下,分别控制100、200、300、400和500 mL/m3的磷化氢浓度,比较研究了抗性倍数分别约为1、5和12倍的小眼书虱3个品系的完全死亡时间.结果表明:在以上相应磷化氢浓度下抗性倍数为1的R1品系的完全死亡时间分别为22 d、19 d、13 d、7 d和7 d.抗性倍数为5的R5品系的完全死亡时间分别为31 d、28 d、22 d、19 d和13 d.对于抗性倍数为12的R12品系,在100 mL/m3的浓度下第31天时仍有存活,在200mL/m3、300 mL/m3、400 mL/m3和500 mL/m3的磷化氢浓度下的完全死亡时间则分别为31 d、28 d、19 d和16 d.  相似文献   

11.
用PH3常规熏蒸与间歇熏蒸两种方法杀虫 ,对比分析两方法的PH3最高浓度、维持PH3有效浓度的时间、C·t值大小、杀虫效果 ,进而探讨常规熏蒸杀虫不彻底的成因 ,推荐用间歇熏蒸替代常规熏蒸 .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磷化氢、二氧化碳及低氧、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对腐食酪螨Ty-rophagusputrescentiae(Schrank)成螨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低氧(2%以下),较高浓度CO_2(32%以上)经较长时间(48小时)的密闭可以杀死95.5%以上的试螨。在PH_3和CO_2混合熏蒸中,CO_2能增加PH_3对该成螨的毒力、其增效系数因CO_2浓度和处理时间而异,最高增效系数为69.82。在混合熏蒸中,若较长时间的密闭,CO_2的最佳增效浓度为4~32%(容积比),若较短时间的密闭,CO_2最佳增效浓度为16~32%(容积比)。本文还对PH_3、CO_2的杀螨作用及CO_2对PH_3的增效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用溴甲烷在流动熏蒸车的真空密仓真空熏蒸和常压下熏蒸储藏物害虫的研究结果。试验的害虫有谷蠹、烟草甲、暗褐毛皮蠹、书虱等。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熏蒸具有杀虫效果快、所需密闭时间短等特点。在起始真空度784 kPa 、终至真空度771 kPa 的空仓熏蒸,和起始真空度280 kPa 、终至真空度267 kPa 的满载熏蒸条件下,以50 g/m3 的溴甲烷剂量,在25 ℃时可在90 min 的密闭时间内完全杀死受试害虫。  相似文献   

14.
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生产性杀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浅圆仓环流熏蒸生产性杀虫试验效果.试验表明对不同虫情的粮食,其熏蒸浓度应控制在100~200mL/m3范围,密闭15~25d,可取得较好的杀虫效果.此外,在采用环流熏蒸时,还要考虑产气方式的简便性、经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敌敌畏、甲醛和敌敌畏加甲醛混合熏蒸储藏物害虫谷蠢、锯谷盗、赤拟谷盗成虫,以及杂拟谷盗幼虫和书虱若虫、成虫的结果。研究表明:甲醛及其氧化生成物的混合物杀虫效果优于敌敌畏单独熏蒸,尤其是对谷蠢成虫和杂拟谷盗幼虫的熏蒸效果与其它试虫相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仓外混合熏蒸机以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熏蒸方式处理有虫小麦.结果表明,用这种新方法能够大大提高磷化氢的渗透速度以及C·T积值,磷化氢最高浓度维持时间较之单一熏蒸方式延长了一倍.  相似文献   

17.
选择普通房式仓进行内部环流工艺设计 ,从中探索了内部环流管道的布局方式 ,选材 ,环流熏蒸杀虫效果 ,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及推广应用价值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