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程幼明 《工业工程》2001,4(3):21-24,32
灵捷制造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而作为灵捷制造企业,其产品必须具备灵捷性。本文结合灵捷制造的特点和功能,论述了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灵捷性,企业在产品开发时就必须采用并行工程的工作方式,要组织任务团队,并要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以及借助于模式化技术等来从工作方式、组织、技术及产品上提高企业产品开发的灵捷性,以此提高企业的灵捷性,使企业成为灵捷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2.
易佳琳 《工业工程》1998,1(3):33-35
灵捷制造作为一种先进制造生产方式,其核心是对客户需求的灵捷反应,本文在美国“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案例分析之后,提出了以对客户需求的灵捷反应为核心灵捷制造的基本思想,实现基础和条件: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工业工程及灵捷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振壁 《工业工程》1998,1(3):62-63
要点1工业与系统工程学2灵捷制造和对我国制造企业改革的启示21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2生产模式、制造哲理和市场经济23灵捷制造和新一代制造计划24灵捷制造的基本概念和灵捷企业25灵捷性和我国制造企业的转型26应用灵捷制造恢复企业市场竞...  相似文献   

4.
工业工程及灵捷制造(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振璧 《工业工程》1998,1(4):61-64
2灵捷制造(AgileManufactaring)和对我国制造企业改革的启示21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2生产模式、制造哲理和市场经济大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如图1、图2所示。图1大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图2范畴经济23灵捷制造(AgileMf...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邶  苏秦 《工业工程》2002,5(2):35-39
虚拟企业是为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组建起来的动态联盟,是适应敏捷制造模式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因而必然有着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的新特征,本文在深入分析比较了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与传统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VE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质量信息及其过程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提出了VE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面临变化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要求建立具有快速性、多品种适应性和可重组性三层特性的灵捷生产系统,以抓住市场机遇。本文针对某小型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自治单元的混合生产系统。这个方案交少的层次,统一管理生产部门和生产后勤部门;综合动用拉式与推式方法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论文讨论了单元内部的组织机制和可重组性的实现要素。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生产重构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敏捷虚拟企业的集成后勤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造企业致力于快速地向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以及提供优质的服务以赢得市场竞争的今天,后勤在制造系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后勤概念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敏捷虚拟企业的集成后主要分析了敏捷虚拟企业盟主、各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之间的物料流和信息流,建立了敏捷虚拟珠集成后勤环境和敏捷虚拟企业盟主、合作伙伴的集成后勤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敏捷虚拟企业组织形态及描述方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在分析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敏捷企业的内部组织,企业间的多种合作方式,提出了敏捷虚拟企业(动态联盟)的组织工业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本文对动态联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虚拟制造企业主管工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虚拟制造企业组织结构上的特征,指出其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区别在于合作成员间合作的紧密程度更高,成员间的界线模糊不清,就象一个企业一样。同时归纳了各类虚拟企业的特征。按照明茨伯格关于经理工作性质的论述,从决策、信息和联络3个方面分析了虚拟企业主管的10个角色的内容及特点。指出了虚拟制造企业的主管与传统企业相比,在其地位、与合作成员(下属)的关系、有限时间资源的分配及对主管自身素质的要求上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虚拟运营模式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理论和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提出了虚拟运营(Virtual Operation)理论。旨在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针对虚拟运营理论定义、组织形式、联盟成员之间非优势能力的转移与重组、信用评价、退出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 ,themarketspresentcontinuallyunpredictablechanges ,andthespeedofproductsinnova tionandtechnologyinnovationismuchquicker.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inpolitics ,economyandcultureofthewholesocietydueto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 ,Internetandglobalcommu nicationinstallations,whichshowedthattheknowledgeeconomytimesbasedoninnovationandglobaliza tioniscoming .Inthistime ,knowledgeisthemostimportantresource ,andchangesarethemainmelodyoftheenterprises′runningenvir…  相似文献   

12.
生产计划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计划是生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使企业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生产计划应具有动态响应能力-敏捷性.本文把生产计划的敏捷性分为两维:同步响应性与柔性.按照两维结构构造了相应的指标,给出了相应的量化计算公式.通过应用模拟显示了所提出的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盟主的角色,引入了盟主就是虚拟企业家的概念,提出了盟主所承担的五大职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个人/或企业作为盟主的必备条件,认为在知识拥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个人或企业更适合作盟主。揭示了虚拟企业知识驾驭资本的委托权结构,并阐明了知识驾驭资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敏捷性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态联盟作为实现敏捷制造的企业组织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我国国情,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和动态联盟敏捷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式;提出了面向动态联盟的企业敏捷性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敏捷性是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竞争环境中生存的能力。为了评价企业的敏捷性,有必要建立企业敏捷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介绍了敏捷性的概念之后,分析了敏捷性的评价指标,然后基于时间、成本、鲁棒性和适应性建立了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方法可用于企业敏捷性度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质量监理的敏捷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敏捷虚拟企业是一种组织松散的多企业动态联盟,质量管理是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引入了质量监理的概念,深入探讨了以质量监理小组为核心的敏捷虚拟企业质量管理要制为敏捷虚拟企业的质量保证,质量协调与质量创新了一种较好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7.
Supply chain agility in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is argued as strongly linked to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processing assets comprising the chain. Therefore the desired asset capabilities conducive to overall agility need to be designed in to plant and equipment. However, in addition to asset design, how the assets a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capabilities. In culturally-conservative industries the penetration of modern operations management (OM) practices is expected to be limited and this will hold back the contribution that assets can make to supply chain agility.

First the paper begins by reviewing the need for agility in supply chains and links this to agile plant capabilities. Next the research context and collaboration is described, which focused upon the speciality chemicals industry and involved three UK universities and thirteen industrial partners. Experiences drawn from industrial case studies undertaken in the research initiative are used to illustrate in a practical manner the key asset capability underpinning agility, that of reconfigurability. The paper adopts a novel focus on a process industry to complement the work on agility that is more usually grounded in discrete 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18.
Shapley值在动态联盟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浪  唐海军  陈仲君 《工业工程》2006,9(6):118-121
动态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动态联盟的利益,但动态联盟的利益如何分配将影响到动态联盟的稳定性.有人用Nash-Harsanyi谈判模型讨论过动态联盟有核时的分配情况,但此法在无核时失效.本文提出采用Shapley值利益分配方法,既克服了 Nash-Harsanyi谈判模型的不足,又避免了利益的平均分配,使利益分配方法更具合理性,更利于调动各盟员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