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PLA/黄麻复合材料降解性的工艺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PLA/黄麻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探讨了纤维配比、成型时间和成型温度对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PLA/黄麻复合材料的成型温度对其降解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成型时间,纤维的配比影响最小。有利于PLA/黄麻复合材料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成型温度210℃,成型时间8min,纤维配比m(PLA)。m(黄麻)为20:80。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黄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并制作纯黄麻纤维以及与碳纤维混杂的针刺毡;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法制备黄麻纤维毡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碱处理和双氧水处理后黄麻纤维表面杂质被去除,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得到改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黄麻/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提高更为显著,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比未处理纤维毡增强复合材料分别增加了146.2%和43.6%,但其弯曲性能却低于其他两种处理后的黄麻增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1 引 言  复合材料应用广泛 ,如已用在汽车工业、化学设备的构成及运动服上。纤维素天然纤维增强塑料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玻璃纤维存在缺点 ,何况人们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印象。纤维如亚麻、黄麻或苎麻赋予复合材料一个特殊的表面特征 ,非常接近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与它的密度有关 )。但是这些纤维具有所有天然产品所共有的问题。L yocell是天然纤维的替代物。它是纤维素化学纤维的一个新类别。如果假定 L yocell成为复合材料大市场的一部分 ,那么它与复合材料有关的参数必须接近于玻璃纤维或纤维素天然纤维的水平。 L…  相似文献   

4.
将黄麻原麻通过碱处理后,制备成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再采用热压工艺制备成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PHBV复合材料。选取黄麻纤维质量分数、热压温度、热压压强、热压时间4个工艺参数,探讨其对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PHBV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经测试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黄麻纤维质量分数为40%、热压温度为170℃、热压时间为5 min、热压压强为11 MPa。在此工艺下制备的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PHBV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达到79.483 MPa。  相似文献   

5.
杨菲  徐山青 《纺织学报》2014,35(8):44-0
以黄麻纤维为增强体,经NaOH改性后的豆腐渣/淀粉混合溶液为基体,通过湿法模压制备黄麻/豆腐渣/淀粉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豆腐渣/淀粉复配比、黄麻纤维含量、热压温度、热压强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性能和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腐渣/淀粉复配比为3、黄麻纤维含量为20%、热压强度为6Mpa、热压温度为80℃、热压时间为2min时,复合材料板材的拉伸断裂强度最优。试验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片材亲水性较好,表明其具有较差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亚麻等天然纤维加固防护工事,当考虑预定用途、利润和使用寿命时,Maliwatt和Multiknit两种缝编工艺极具优势。自从这种方法为市场所接受以后,这些天然纤维就开始在Malimo缝编机上使用。所用原料可以是亚麻或棉纤维纺成的纱线,也可以是由棉、羊毛、亚麻和黄麻等纤维生产的非织造布。使用天然纤维,一方面是因为其它原料的价格和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太短而不能纺纱的短纤维原料——纺纱厂的“废品”,在缝编工艺中得到了最佳利用,可以作为再生纤维来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土壤降解和磷酸盐缓冲溶液降解两种方法,观察经过不同时间降解后PIA/黄麻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并测试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研究该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下降解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降解60 d和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降解5 d,PLA/黄麻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强度相对稳定;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材料的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亚麻纤维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材料,开发了亚麻纤维非织造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测试及断口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亚麻纤维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黄麻纤维作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长时间处于碱性应用环境中,存在着纤维断裂疲劳以及韧性减弱而导致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变差的问题。探究了黄麻纤维在高浓度碱性条件下极限断裂强度的变化。设计实验对黄麻纤维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碱处理,研究了碱处理后黄麻纤维的性能、微细结构和断裂强度的变化,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碱处理后黄麻纤维的结构以及断裂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碱处理浓度为5%、20%、35%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黄麻纤维的断裂强度降低,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断裂强度出现反弹,而饱和碱处理的黄麻纤维则在处理时间14 h时,断裂强度才回升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黄麻/热熔纤维针刺非织造材料在不同自然降解环境中的降解性能差异,通过测试其暴露于户外和土壤掩埋(潮土)两种环境中不同时间段后的质量损失率、拉伸强力和纤维之间的缠结状况,研究了其随降解时间变化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黄麻/热熔纤维针刺非织造材料随降解时间的增加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降解速率,质量损失率增大,外貌形...  相似文献   

11.
黄麻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产量高、价格低廉的天然纤维。介绍了黄麻的性能和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情况。对黄麻纤维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基因工程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在研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新纺织纤维.生物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包括:对现有棉、毛、亚麻、黄麻、丝之类天然纤维进行基因改性,开发新的纤维或生物聚合物如聚乳酸、生物纤维素等.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黄麻纤维在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及混杂纤维配合比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与聚丙烯腈纤维作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麻纤维能有效地增强砂浆的早期抗裂性能,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长度的减小以及混杂纤维中起主要作用的黄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强;黄麻纤维对砂浆早期抗裂性能的增强效果不及聚丙烯腈纤维。  相似文献   

14.
《纺织导报》2000,(3):41-41
天然纤维在技术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增长,其中亚麻和大麻尤为突出。除天然纤维产品(土工布、绝缘材料)之外,含有天然增强纤维的复合材料是轻质结构的一个新的选择。通过用亚麻对丙纶增强的方法,可以生产出机械性质与玻璃纤维相近的复合材料。1.生产针刺亚麻/丙纶非织造布的性能会受到生产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可变因素包括纤维含量(30%,50%,70%)、单位面积质量(400,600,800,1000g/m2)、针刺深度(9,12,15mm)、针密度(25,50,100E/cm2)以及纤维质量等。从工厂中抽取的亚麻纤维的品种和机…  相似文献   

15.
黄麻/碳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测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纤维单向铺层于黄麻纤维针刺毡中,并制作相同纤维体积含量的黄麻纤维针刺毡,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法分别制备了黄麻/碳混杂针刺毡、黄麻针刺毡、单向碳纤维毡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建立了黄麻/碳单向混杂增强复合材料拉伸与弯曲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与实测值的比较,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黄麻/碳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的吻合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通过预测来制定混杂纤维针刺毡中黄麻纤维与碳纤维的混用比;单向碳纤维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比未加入碳纤维之前分别提高了107.20%和30.99%,但复合材料的弯曲模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满足法规的要求,在过去几年里,纺织业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聚集在天然纤维上。因此,目前棉、黄麻、汉麻和亚麻成为最主要的加工原料。2013年,约有3 000万t的天然纤维用于生产加工。其中,棉占比为79%;麻类纤维(包括亚麻、汉麻、黄麻和苎麻)次之,占整体的13%;毛纤维排第三位,为4%。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黄麻纤维掺量与纤维长度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和砂浆抗裂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麻纤维能够有效地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最佳掺量为0.9 kg/m3,而且纤维长度不能过长,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纤维的增强作用;黄麻纤维对砂浆具有良好的抗裂作用,最佳掺量为0.9 kg/m3.  相似文献   

18.
黄麻产品的开发及其市场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生态与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天然纤维纺织品。黄麻作为天然纤维的一种,其优势也正日益引起关注。但是目前黄麻纤维还是面临产品单一、档次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尚未合理开发利用的黄麻资源做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已成为纺织品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亚麻纤维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麻纤维是一种绿色健康的可再生天然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从物理方法、生物技术、化学方法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亚麻纤维的改性技术,并展望了亚麻纤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土埋法研究棉、亚麻、粘胶3种纤维素织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了织物降解前后的外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降解时间越长,或者埋入深度越浅,纤维降解程度越大;在较佳的降解条件下,亚麻纤维的降解率最高,外观形态破坏最严重.红外光谱显示,降解前后3种纤维的主要特征峰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纤维素分子的结构没有显著变化.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降解后3种纤维都在2θ角位于26.6°附近形成了一个新的衍射峰,该衍射峰的强度随降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随埋入深度的增加却无明显变化;降解后3种纤维结晶度随降解时间和埋入深度的变化趋势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