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6,(3)
什么是艺术?贡布里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我们不能将话题落在什么是艺术上,要做些有意义的事,"艺术是人类沟通心灵的媒介,尤其在人类愈来愈渴望交流的时代,我们已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仅仅似艺术洁身自好,但真正的艺术家应当回避随波逐流而坚持人格的独立性,坚守信念是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艺术创造的意义与价值来自艺术家自由心灵和真诚的独白,而不是聚众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什么     
《Planning》2018,(2)
<正>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守护心灵的家园;文学是什么?文学是灵魂避风的港湾;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守住初心的盾牌;文学是什么?文学是艺术人生的色彩。平日里,我们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而文学却在忙碌中带给我们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安详,带给我们在世俗的生活中难以寻觅到的意味和思量。"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语)。文学令人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这是个极难回答的哲学问题。可以从"本质主义"说到"反本质主义",再说到"反反本质主义"。反正我是没搞明白,可能艺术是个太深奥的东西,所以很多艺术家同时又都像是哲学家。可是,这世上有那么多的艺术家,他们存在的最高意义是  相似文献   

4.
创意设计     
《建筑创作》2011,(5):13-13
在我死之前……集设计师、规划师、公共装置艺术家于一身的华人Candy Chang,在自己家附近一所被废弃的房子侧面安装了这块巨型黑板,以"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为题,向每个路人的心灵提出疑问,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将形形色色的答案记录于黑板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公共艺术,如果是你,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呢?有朋友根据这个创意,在豆瓣发起了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后,一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带来了"抽象主义"。抽象主义艺术便开始在中国逐渐形成自己本土化的特点并拥有不可取代的艺术地位。吴冠中无疑是中国抽象艺术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艺术家。他一生都在倡导艺术要民族化,并用一生完成了"中国式的抽象主义"的理论研究。这是他的心血,更是我们的财富。这种具有中国特色抽象主义的艺术新风格更是拉近了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理解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的一种可能的方式并非从"疼痛"的例子入手,而更应从语言意义范围里的某些问题中展开。这样做意味着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更靠近维特根斯坦哲学工作起始的地方,并且意味着我们将进入维特根斯坦一生都饶有兴趣的那个领域——语言哲学。相比直接考察心灵,从语言意义的角度入手,将使我们更易理解维特根斯坦的某些关于心理的东西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暖暖采访 《家饰》2008,(7):102-103
艺术与马桶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曾于5月16—21日期间,在今日美术馆看到过关于科勒KOHLER洁具的展出,你也许会明白艺术对于人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次科勒和众多中国艺术家合作,以洁具为载体创作出的一批当代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门类艺术所带来的多重视觉体验,亦完美诠释了艺术与卫浴生活的深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表演艺术,一门从艺术整体分离出来的学科。表演的构成,则是文本与人体肢体语言如影随形的结合。声乐表演艺术是极富舞台展现力的艺术门类。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领域开始有更多艺术家们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行为、生活进行一个定点的创作和表演。而不可否认,我们人类的艺术文化世界,就是人类所构成的符号世界,表演艺术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符号表现。声乐表演艺术更是其中最为夺目的符号代表。  相似文献   

9.
艺术     
《建筑知识》2011,(8):94-95
留德艺术家刘永刚在系统学习过西方的造型艺术以后,回归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出了雄浑壮魄的"文字雕塑";艺术家刘琦用梦幻般的画面,展现了他心灵的超现实状态;青年艺术家李晖则用激光表现了他对于人类终极问题的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当人类开始懂得欣赏美的时候,艺术就产生了。但直到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艺术却依然表示难以看懂,甚至还出现了"看不懂的才叫艺术"的戏谑。当然,这里的艺术主要是指现代艺术,我们为何看不懂现代艺术,艺术又离我们有多远?对欧洲艺术史稍有研究的读者朋友可能会有一个发现,历史上一些著名西方艺术家似乎总与贵族、贵妇、上层资产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成为贵族、上层资产阶级的门客,贵族和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7)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炼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自己创作的喜悦。《罗丹艺术论》的嘱词部分更是让学习艺术的后辈了解了什么是"真",什么是"美",告诫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真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2.
价值     
《建筑知识》2011,(5):102-103
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本期为您呈现的艺术家将在不同的角度、层面,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实践来探讨、构建当下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1)
女性艺术家群体在艺术界往往被特别"关照",我们经常能看到在介绍男性艺术家时称之为艺术家某某,而当介绍女性艺术家时称其为女性艺术家某某。在自由的艺术国度里依然出现的性别标注是否与性别观念有同一脉络的关联,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你希望奥运是什么颜色的? 当然,这个问题会因为回答者的身份不同而答案各异。运动员的答案是黄色,他们希望披满黄灿灿的 金牌;我国体育官员的答案是红色,因为他们希望红色的五星红旗在各个赛场上飘扬;北京市政府给出的 答案是:绿色!他们说,"绿色奥运"体现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即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 的和谐统一,北京"绿色奥运"理念就是要充分体现功能、环保、节能和艺术方面的有机结合。担任过北 京申奥形象大使的邓亚萍说出她心目中的"绿色奥运":"天是蓝的,地是绿的。"确实,北京拥有一片蓝 天绿地,这同样全国人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3)
自"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当今时代人们所认为的几种艺术起源论及表现形式以来,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不停的发展而层出不穷。当代,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而在艺术表现过程中所借助的工具、物质材料、以及表现者主观审美能力及技巧,则共同构成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众多被借用的客体当中,身体,作为人类感知、认识、乃至表现世界的物质基础及根本出发点,成为了人们思考的焦点和问题关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今的世界,面对的人工造物比自然要多得多。我们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变成处处被"人工"围绕。人类的存在以及主动去调整、适应、顺服和进行组织的痕迹,都包含于构成我们当代世界的几乎每一要素中。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类学会了表达的艺术。为了"环境改善",人们重新创造人工物体来模拟自然的进程。艺术和人工世界能完全取代自然吗?什么可以被认为是"白板"的起源,人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接下来又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但凡成熟的艺术家,总是会质疑既定模式的力量并挑战个体局限性。接近物理层面公共体的刚性模式,包括社会、团体、科学系统和知识结构等等,在其"共同体"的建立之初,的确完善了共同整体的组织结构,并为萌初阶段的"共同体"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参考。然而,当我们思考那些更贴近人类心理层面共同体的价值判断、心灵归属以及身份认同的时候(比如"民族的产生"或者艺术家的"族群身份"),透过历史上浅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6)
人类艺术发展至今,女性艺术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过程。长久以来在艺术研究领域,较少有人关注女性艺术。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女性语言大胆创作,涌现出许多出色的女性艺术作品,在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女性艺术家对我国女性艺术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女性主义的产生、发展现状与出路着手,从而引起人们对女性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更多地关注女性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初,当电影逐渐抢夺了摄影的风采,融合了时间性与哲学表达的抽象动画便成为当时部分艺术家的实验焦点,倾向于将梦境转化为较心灵性抽象画面的新西兰艺术家列恩·雷(Len Lye)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近期,新西兰政府建造的唯一一座直接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列恩·雷艺术中心正式开放,将全方位地展示列恩·雷的传奇一生及其影响深远之作。项目设计渗透了艺术家本人的艺术主张,尤其涉及他对于艺术和建筑之间关系的看法:伟大的建筑也是伟大的艺术,而这也成为帕特森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两种思维的形态 ,也是人类观察宇宙、研究自然、解决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在艺术创作与科学发明时出现相互渗透的现象。因此 ,在艺术领域中有科学 ,在科学领域中有艺术。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形象思维的灵感 ,而科学家在科学发明中也需要形象思维的灵感。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常常将科学的成果运用到艺术思维中 ,而科学家在科学的创造发明中也常常将艺术的成果运用到科学发明思维中 ,这种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现象在人类原始社会和当今高科技发展与现代艺术发展的时代都会频繁地出现。漫长的人类文明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