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种利用代表点的有效聚类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的聚类算法倾向于识别大小类似的球形聚类簇,且对离群数据较为敏感等问题,利用聚类簇代表点选取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聚类算法.该方法首先从聚类簇中选取充分分散的若干数据点,然后将它们向聚类簇的重心收缩,依此得到的多个数据点作为聚类簇的代表.通过选取多个代表点,本算法可以捕捉到不同形状的聚类簇的几何特征,且受离群数据的影响较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处理复杂数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食品HACCP分类的BIRCH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品卫生的HACCP自动分类要处理的数据集形状呈现多样性,对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要求很高,已有的算法难以满足。该文基于经典BIRCH算法,结合多阈值思想和多代表点特征树思想,提出多阈值多代表点的BIRCH算法,增加了专业分类知识的指导,并对每一个代表点设立单独的阈值,使得该算法能适应各种形状的数据集,减少了聚类特征树重建次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彦伟  王沁  邝俊  何杰 《自动化学报》2012,38(6):1051-1059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簇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stream,OLDStream),该算法在先前聚类结果上聚类增量空间数据,仅对新增空间点及其满足核心点条件的邻域数据做局部聚类更新,降低聚类更新的时间复杂度,实现对空间数据流的在线聚类.OLDStream算法具有快速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流、实时获取全局任意形状的聚类簇结果、对数据流的输入顺序不敏感、并能发现孤立点数据等优势.在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综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高效率性和较高的可伸缩性,同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仅有4%的空间点消耗最坏运行时间,对每个空间点的平均聚类时间约为0.033 ms.  相似文献   

4.
针对密度峰值算法在选取聚类中心时的时间复杂度过高,需要人工选择截断距离并且处理流形数据时有可能出现多个密度峰值,导致聚类准确率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从聚类中心选择、离群点筛选、数据点分配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聚类算法。在聚类中心的选择上采取KNN的思想计算数据点的密度,离群点的筛选和剪枝以及数据点分配则利用Voronoi图的性质,结合数据点的分布特征进行处理,并在最后应用层次聚类的思想以合并相似类簇,提高聚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实验对比算法相比较,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采用的R-树空间聚类技术使用指定k值的聚类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随机或指定选取。这样聚类的结果受初始k值影响,且易受离群空间数据的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空间数据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动态确定k值的空间聚类算法(dynamical k-value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DKSC)。该算法通过聚类划分空间数据,把同一子空间的数据组织在同一个子树下,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逐层构建R-树,形成高效的R-树空间索引。分别用真实和模拟的空间数据集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化了构建的R-树空间索引,且具有更高效的查找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数据密集型计算环境中,数据的海量、高维、分布存储等特点,为数据挖掘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 MapReduce模型提出网格技术与基于密度的方法相结合的离群点挖掘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Map阶段采用网格技术删除大量不可能成为离群点的正常数据,将代表点信息发送给主节点;Reduce阶段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通过改进其核心对象选取,可以挖掘任意形状的离群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密集型计算环境中,该方法能有效的对离群点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参考点和密度的快速聚类算法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帅  王腾蛟  唐世渭  杨冬青  高军 《软件学报》2003,14(6):1089-1095
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数据挖掘算法有很高的执行效率.基于密度的聚类是聚类分析中的一种,其主要优点是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和对噪音数据不敏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参考点和密度的CURD(clustering using references and density)聚类算法,其创新点在于,通过参考点来准确地反映数据的空间几何特征,然后基于参考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CURD算法保持了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上述优点,而且CURD算法具有近似线性的时间复杂性,因此CURD算法适合对大规模数据的挖掘.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也证明了CURD算法具有处理任意形状的聚类、对噪音数据不敏感的特点,并且其执行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基于R*-树的DBSCAN算法.  相似文献   

8.
离群模糊核聚类算法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红斌  王士同  吴小俊 《软件学报》2004,15(7):1021-1029
一般说来,离群点是远离其他数据点的数据,但很可能包含着极其重要的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离群模糊核聚类算法来发现样本集中的离群点.通过Mercer核把原来的数据空间映射到特征空间,并为特征空间的每个向量分配一个动态权值,在经典的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特征空间内的全新的聚类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的优化,最终得到了各个数据的权值,根据权值的大小标识出样本集中的离群点.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该离群模糊核聚类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曹洪其  孙志挥 《计算机应用》2007,27(10):2369-2371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高维大数据集离群点挖掘算法(OMAGT)。该算法针对高维大数据集的分布特性,首先采用基于网格技术的方法寻找出聚类区域,并删除聚类区域内不可能成为离群点的聚类点集,然后运用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对剩下的点集进行离群点挖掘。OMAGT算法较好地实现了聚类信息的动态释放,将保留的离群点挖掘信息控制在一定的内存容量范围内,提高了算法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OMAGT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QR-树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时,其深度和R-树内目录矩形的重叠面积会变大,导致查询效率降低。针对该问题采用K-means算法对索引对象进行聚类分析,构造新的聚类中心使其能处理具有多种形体的索引对象,并在QR-树中引入超结点存储聚类结果。提出一种QCR-树空间索引结构来提高查询效率,给出QCR-树的插入、删除和查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QCR-树的查询性能优于QR-树,适用于海量数据。  相似文献   

11.
樊仲欣  王兴  苗春生 《计算机应用》2019,39(4):1027-1031
为解决利用层次方法的平衡迭代规约和聚类(BIRCH)算法聚类结果依赖于数据对象的添加顺序,且对非球状的簇聚类效果不好以及受簇直径阈值的限制每个簇只能包含数量相近的数据对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BIRCH算法。该算法用描述数据对象个体间连通性的连通距离和连通强度阈值替代簇直径阈值,还将簇合并的步骤加入到聚类特征树的生成过程中。在自定义及iris、wine、pendigit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多阈值BIRCH、密度改进BIRCH等现有改进算法的聚类准确率更高,尤其在大数据集上比密度改进BIRCH准确率提高6个百分点,耗时降低61%。说明该算法能够适用于在线实时增量数据,可以识别非球形簇和体积不均匀簇,具有去噪功能,且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Information Systems》2001,26(1):35-58
Clustering, in data mining, is useful for discovering groups and identifying interesting distributions in the underlying data. Traditional clustering algorithms either favor clusters with spherical shapes and similar sizes, or are very fragile in the presence of outliers. We propose a new clustering algorithm called CURE that is more robust to outliers, and identifies clusters having non-spherical shapes and wide variances in size. CURE achieves this by representing each cluster by a certain fixed number of points that are generated by selecting well scattered points from the cluster and then shrinking them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cluster by a specified fraction. Having more than one representative point per cluster allows CURE to adjust well to the geometry of non-spherical shapes and the shrinking helps to dampen the effects of outliers. To handle large databases, CURE employs a combination of random sampling and partitioning. A random sample drawn from the data set is first partitioned and each partition is partially clustered. The partial clusters are then clustered in a second pass to yield the desired clusters.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quality of clusters produced by CURE is much better than those found by existing algorithms. Furthermore, they demonstrate that random sampling and partitioning enable CURE to not only outperform existing algorithms but also to scale well for large databases without sacrificing cluster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13.
Cluster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ata mining tasks. Nested clusters or clusters of multi-density are very prevalent in data set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pproach—a cluster tree to determine such cluster structure and understand hidden information present in data sets of nested clusters or clusters of multi-density. We embed the agglomerative k-means algorithm in the generation of cluster tree to detect such cluster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both synthetic data sets and real data set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Compared with some existing clustering algorithms (DBSCAN, X-means, BIRCH, CURE, NBC, OPTICS, Neural Gas, Tree-SOM, EnDBSAN and LDBSCAN), our proposed cluster tree approach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se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An adaptive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SCDT for short) is proposed. The ASCDT algorithm employs both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the edges of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nd a novel spatial proximity definition based upo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to detect spatial clusters. Normally, this algorithm can automatically discover clusters of complicated shapes, and non-homogeneous densities in a spatial database, without the need to set parameters or prior knowledge. The user can also modify the parameter to fit with special applications. In addition, the algorithm is robust to noise. Experiments on both simulated and real-world spatial databases (i.e. an earthquake dataset in China) are utiliz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ges of the ASCDT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5.
孤立数据的存在使数据挖掘结果不准确,甚至错误。现有的孤立点检测算法在通用性、有效性、用户友好性及处理高维大数据集的性能还不完善,为此,提出一种有效的全局孤立点检测方法,该方法进行凝聚层次聚类,根据聚类树和距离矩阵来可视化判断数据孤立程度,确定孤立点数目。从聚类树自顶向下,无监督地去除离群数据点。在多个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孤立程度最大的前n个全局孤立点,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数据集,算法效率高,用户友好,且适用于大型高维数据集的孤立点检测。  相似文献   

16.
数据挖掘以发现常规模式为主体,但离群数据在欺诈分析及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分析价值,离群数据检测已成为数据挖掘的重要内容。对聚类与分类以及关联规则分析中典型的常规数据挖掘算法如何处理离群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讨论了BIRCH、CURE、Chameleon、DBSCAN以及基于共享最近邻的聚类算法以及基于不平衡分类和基于非频繁模式的离群检测技术,给出了一种利用K-最近邻算法的离群数据检测方法,并报告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7.
结构复杂数据的半监督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成对限制,提出一种半监督聚类算法(SCCD),它能够处理存在多种密度结构复杂的数据且识别任意形状的簇.利用成对限制反映的多密度分布信息计算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DBSCAN)的邻域半径参数Eps,并利用不同参数的DBSCAN 算法处理复杂形状且密度变化的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SCCD 算法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现任意形状且多密度的簇,性能优于已有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18.
空间孤立点是指与邻居具有不连续性的空间点,或者是偏离观测值以至使人们认为是由不同的体系产生的。空间孤立点检测在交通、生态、公共安全、卫生健康、地震、海啸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传统的根据一个非空间属性值进行孤立点判断的方法客易引起孤立点判断失误。作者在针对多个属性进行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以空间维确定邻居关系,非空间维定义距离函数,使用Mahalanobis距离检测孤立点,研究一种新的检测空间孤立点的算法。并时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仿真实验说明算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大规模空间数据中的孤立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代表点的快速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层次聚类算法每次迭代只将距离最小的那对类簇合并,容易受离群点影响,偏向于发现凸状或球状簇等缺点,受CURE算法启发,采用簇中固定数量代表点来代表簇对象进行距离的计算,并结合90_10规则,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REPBFC(REpresentative Points Based Fast Clustering),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R树索引结构在空间对象查询和复杂空间关系查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空间索引结构R树是动态生成的,树的结构是根据连续插入算法实现的,通过分裂子节点直至生成R树的根节点。动态生成算法会导致R树节点最小外包矩形之间的大量重叠,影响空间查询效率,且空间利用率不高。为了弥补动态生成R树的不足,提出了基于CURE算法的静态R树生成方法,给出CU_RHbuilt建树算法,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处理海量数据,识别任何形状的簇,减少矩形重叠度,而且采用划分技术可较大程度地减小计算代价,空间利用率较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CURE算法的R树节点分裂方法。理论研究与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