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网GIS平台作为面向企业级应用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电网图形和分析服务,通过松耦合方式实现与各类业务应用的集成,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详细的空间信息,以实现电网资源的结构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现。电网GIS平台与生产相关系统进行集成互调,以生产对电网GIS平台实用化为主线,推动生产业务管理、抢修等生产方面的应用,促进各生产相关系统之间的联系。基于电网GIS平台的电网一体化生产管理体系,整合了电网生产信息,实现了相关业务之间的应用集成和跨部门、跨专业的数据共享。实现了电网数字化及生产业务的可视化、集约化、规范化、精益化管理,为电网生产安全、高效运行及应急抢修提供了一体化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和信息化建设对信息通信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信息通信融合不是信息通信专业的简单整合,而需要从电网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出发,面向信息通信融合,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开放的信息通信业务模型体系。文章通过分析电力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及信息通信融合的业务需求,提出了以多业务统一为目标的信息通信融合条件下的业务支撑模型的构建方案,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集约化管理,以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新形势下的多样化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自动化、PMS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等系统缺乏有效整合,难于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管理现象,基于“电网模型标准化、平台支撑一体化、信息集成规范化、应用功能实用化、人机交互可视化”的设计理念,构建面向智能电网的一体化配用电协同管理系统,实现对调度、运检、营销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智能电网中运行缓慢、电网运行滞后的问题,设计了智能电网平台系统,系统包括智能电网运行、探索数据挖掘平台和智能电网平台的应用三大模块。首先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对智能电网平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然后设计了智能电网的可视化平台,采用Intranet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开发主流技术,构建了智能电网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了智能电网平台的可视化;最后利用数字地表模型和交互式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实现了智能电网的任务调度。试验表明,研究的智能电网平台在试验次数增加的同时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波动最小,在20 s~25 s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的信息通信系统是以智能电网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满足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对通信的需求.通过建立通信信息平台,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以及电网与用户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使整个电网融为有机整体[1].智能用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智能用电技术领域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2-8],具体表现为: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能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与设施、电力光纤到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②智能电能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用户智能交互终端等设备的研制;③智能营业厅、自助缴费终端、视频统一监控平台等多媒体业务大量出现,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互通性不断增强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含风电的远海油气平台电网的调频能力,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提出了一种以双馈感应电机为单元的风电场与海上油气平台燃气透平机组的协调频率辅助控制方法。将远海孤立电网视为多智能体系统,将风电场与海上油气平台燃气透平机组看作智能体,基于海上电力网络的拓扑信息构建多智能体系统通信网络,实现各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分别建立风电场和海上油气平台燃气透平机组的频率辅助控制多智能体模型,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给出控制器结构,基于多智能体通信网络实现风电场智能体与海上油气平台燃气透平机组智能体之间的频率协调控制;通过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基于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协调频率辅助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抑制频率波动。  相似文献   

7.
结合河北南网保定—中国电谷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河北南网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建设方案。以光缆、SDH、数据网、EPON为基础的全面覆盖区域内变电站、配网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智能一体化通信平台,能够为电网、企业提供多种业务支撑,实现配电自动化、清洁能源接入、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小区等业务的承载。文章介绍了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的通信组网方案、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方案、220 kV和110 kV变电站的MSTP和数据网建设、配网自动化、智能小区、清洁能源接入的EPON组网方式、清洁能源接入的通信方案等。  相似文献   

8.
绿色电网的概念一经提出,给未来电网向可靠、高效、清洁方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通信技术是实现绿色电网信息业务双向互动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根据绿色电网的发展需求,智能通信网的构建应采用适合电力系统通信特殊性需求的通信方式,以实现不同电力系统业务信息的高效传输和交换。文章主要分析了绿色电网的发展给通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不同的通信技术应用于绿色电网业务传输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望了未来智能通信网的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支撑平台在电网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维全景智能电网支撑平台的系统架构以及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重点介绍了业务功能在输变电线路的施工和运行阶段的应用。此平台综合了海量的多源、多尺度空间信息及其它各种专业信息,并通过业务功能实现线路的多个阶段的管理,最终能为电网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梅贱生  徐渊  李甦康  张俊 《电力建设》2012,33(11):37-40
为实现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建设一体化的地区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以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 system,EMS)的更新为契机,构建了以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为核心模型,并内建全景可视化图形互操作功能的调度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对南昌地区电网模型及参数的统一管理以及基础资源的共享,有力地支撑了南昌地调智能电网调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一通信的智能化办公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的通信发展趋势是非常明显的,主流技术是以IP技术为核心,PBX方式的通信业务将逐渐退出,未来NGN软交换为核心的交换技术会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以IP技术为基础平台,开展增值业务平台的开发,提高技术的可行性和业务扩展的智能性。为顺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基于统一通信、简化通信信息网络,建设融合语音、数据、视频及应用于一体的安全、可靠的智能化通信办公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级应用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方便、快捷地服务于电网生产。  相似文献   

12.
韩强  黄刚  冯涛  刘迪 《电力信息化》2012,10(12):92-96
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文章将在国家电网公司SG-ERP工程技术架构指导下,探讨符合智能电网多业务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满足智能电网对海量数据、实时数据以及多业务信息的集成需要,为进一步探索未来智能电网数据集成积累采样数据,更为完善数据集成架构做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不同厂家的通信设备,采用新概念把它们整合成相互识别的V5接口进行对接,实现远距离用户直接接入,解决了电力专网的专线传输和用户直接接入的问题。同时提供了多业务接入的平台,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原有的通信资源,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4.
电力线宽带通信是实现电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有机融合的有效手段,是支撑智能电网用户侧交互功能的重要技术方向.文章搭建了一个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线宽带通信性能测试平台,通过一个视频点播系统来对电力线宽带通信性能进行评估,验证了电力线宽带通信设备对"多网融合"视频点播等服务的支撑能力,分析了影响数据可靠传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谭忠富      谭彩霞  余雪  张华磊  蒲雷  李韩房 《陕西电力》2021,(4):51-57,88
电网当前正处于加速电力市场化建设、拓展各类业务以及寻求效益点的关键时期。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智能电网重点业务评价模型与基于智能电网投资多目标的多业务决策优化模型,并利用混合布谷鸟算法求解多业务决策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多业务投资决策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混合布谷鸟算法的优越性,为电网企业组合发展电网业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网是基础支撑平台,可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电力通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全覆盖,电力无线通信可作为应急通信和弥补光纤通信不足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海南省电力无线通信网的需求,对比分析了不同组网技术。给出了电力无线专网的组网方案,最后从布点、覆盖范围方面,对海南省全面建设无线专网进行了规划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是为电力调度生产服务的专用数据网络,是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期间将开展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工作,以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通过对电力调度数据网承载业务类型的具体分析,结合电力通信传输网络现状,提出了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的网络组织及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8.
龚宇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11):56-60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采用软交换技术组建的电力通信网是以IP为中心,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双归属"概念是伴随软交换网络的应用产生的,为软交换网络提供异地容灾备份的安全保护。文章从软交换网络双归属实现原理出发,分析和描述了双归属的关键要素和切换流程,并针对云南电力通信网现有的运行软交换设备及其双归属方案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平心 《电力建设》2012,33(6):100-104
为满足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作为山东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建设完成了机动应急通信系统。结合山东地区地理和交通情况,以机动应急通信和应急分区为理念,以卫星通信和3G通信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语音软交换、数字无线对讲、视频会商、音视频信号采集及处理等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山东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智能电网包含多种业务,根据各业务的管理部门分工不同及其对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实时性要求的差异,有必要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多业务支持策略。宽带无线技术由于具有频带宽、传输速率高、组网方便灵活、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智能电网通信接入的需求,多业务支持策略能较容易地实现。然而,即便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其带宽资源也是受限的,且接入点众多,不同接入点采集的不同业务数据都通过同一条传输通道送往不同的后台系统处理,所以宽带无线对多业务的支持需要特别考虑。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无线的智能电网多业务支持策略,能够在宽带无线技术的支持下,满足智能电网多种业务不同需求,同时保障各业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