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SIMULINK的转运车液压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战慧  李自光 《机床与液压》2005,(7):169-170,68
分析了转运车的搅拌液压系统,利用MATLAB语言的SIMULINK软件建立了转运车搅拌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转运车搅拌液压系统进行了动态特性仿真,得出了相应变量的动态响应值。通过对动态响应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改进转运车搅拌系统的设计,优化转运车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2005年承接了河南天瑞集团制造生产年产10万吨V法造型生产线(20型/h)的任务,该造型生产线核心部分——上下箱造型圈的覆膜器、翻合箱机械手、造型转运车、造型真空梁及电器系统等由德国HWS公司制造生产,我公司在接受消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为该生产线配套生产了造型线的辅助转运系统,如辊道输送机、真空梁、转运车、推缓缸、液压系统、翻箱机等,2006年底该生产线已顺利通过用户验收并投入正式生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走式田间甘蔗收集搬运车的驱动要求,设计一种液压系统,包括转运车厢升降液压系统、转运车厢翻转液压系统和转运车支腿调平液压驱动系统。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液压系统模型,得到甘蔗转运车液压系统各执行元件的输出特性曲线。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设计的系统,支腿、升降、倾倒液压缸运行平稳,输出参数稳定,表明该液压系统能够满足甘蔗转运作业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现有冷轧钢管产线自动化程度低,物流转运混乱的现状,提出了在冷轧钢管智能产线上应用RGV物流转运系统。该系统采用伺服驱动,具有安全防护系统,RGV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与车间ME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MES系统根据工艺需求下发给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过程序判断对需要运行的智能RGV车发送启动信号和到达指定位置位移值,RGV车通过伺服系统和激光测距的闭环反馈系统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实现了RGV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转,有效地改善了产线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以及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代纸浆模塑制品生产线自动化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纸浆模塑转运过程的生产效率、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改善工人工作环境,系统分析纸浆模塑的生产压制、转运、烘干工艺后,设计一套基于PLC的纸浆模塑转运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纸浆模塑转运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采用专家系统控制方案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提出分块存储系统数据的方法,并完成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状态稳定,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较少,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系统转运效率高,能很好地匹配纸浆模塑生产压制和烘干工艺的节拍,进一步提高纸浆模塑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很好完成吊装转运电解槽工作,并保证在吊装后电解槽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电解槽集中大修转运系统专用吊具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介绍了专用吊具的结构形式设计,而且运用COSMOSWorks对吊具进行了强度计算及优化,保证了吊具稳定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7.
某生产线超大超重物料在生产转运过程中工况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要求行走驱动系统稳定可靠且能耗低装机功率小。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常用的比例阀控马达同步行走液压系统和闭式泵控多马达行走液压系统原理和技术特点,最终以闭式泵控多马达行走液压系统作为生产线试验台实验对象,对其加载和停止过程中马达进出油口压力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未来闭式泵控多马达行走液压系统在重载转运设备的批量生产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山东凯马铸造有限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BMD气冲造型线,全线共使用砂箱166副,砂箱转运小车169个。随着造型线使用年限的增加,由砂箱、砂箱转运小车引发的故障逐渐成为导致造型线停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轻金属》2017,(6)
电解槽集中大修转运系统用于铝电解车间电解槽阴极装置或铝电解多功能机组维修时的转运,综合运用了机、电、气等现代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控制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并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连接4套PLC控制系统,实现了移动控制系统和固定控制系统间数据的连接及共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针对铝电解生产操作开发的残极烟气收集系统,并对残极烟气收集系统内热残极的温度变化过程以及氟化物的排放规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残极烟气收集系统有效的加快了热残极的冷却速度,在强制冷却的状态下,每小时降温70~80℃,4 h可降温至300℃左右。同时,残极烟气收集系统降低了电解车间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4 h收集氟化物约50~70 g。建议延长强制冷却时间至8 h,减少残极从电解槽至残极烟气收集系统的转运时间,开发转运过程的减排措施,以得到更好的氟化物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砂芯自动化输送系统工艺过程的描述,介绍了一种跨车间转运砂芯的垂直升降机,并简要阐述了该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传统钛合金生产过程中,作为主要原材料的海绵钛转运输送效率低下,人员劳动强度大等缺陷.设计了基于PLC和MCGS触摸屏的海绵钛自动转运上料系统.该装置由西门子S7-200SMART PLC控制器、环形输送机、辊道移载机、海绵钛上料机、MCGS触摸屏、检测传感器等检测执行模块构成.通过合理的软件编程,实现了海绵钛料...  相似文献   

13.
朱立然  陈光亮 《金属学报》2012,17(11):1289-1294
体内尿酸经肾脏转运时需依赖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转运蛋白。现已明确有4种尿酸盐转运蛋白参与了人近曲肾小管对尿酸盐的转运:即负责尿酸重吸收的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hURAT1),及负责尿酸分泌的尿酸盐转运体(UAT)和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和OAT3)。最近,又发现了一种负责将尿酸分泌到细胞外,参与肾脏近曲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的转运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本文对尿酸转运蛋白的特点、功能及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YMR-65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摄取、转运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 建立Caco-2细胞模型,以Caco-2细胞内摄取量考察时间、浓度及温度对化合物YMR-65在Caco-2细胞中摄取的影响,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评价时间、浓度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转运的影响。结果: 在摄取模型中,化合物YMR-65在Caco-2细胞中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进行摄取且在测定浓度范围内无明显饱和,温度对化合物摄取无统计学差异;在转运模型中,化合物YMR-65在Caco-2细胞中转运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且时间、浓度及P-gp抑制剂对化合物在Caco-2细胞中的顶侧及基底侧Papp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被动扩散是化合物YMR-65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主要摄取转运方式,化合物YMR-65可能不是P-gp的底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铸造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传统铸造车间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智能铸造执行系统应用逐步深入,铸造各工序产品种类较多、各工序间传递产品重量差异较大,物流设备有自动叉车、10吨3D打印砂箱转运AGV、10吨砂芯转运AGV、100吨车间内转运AGV,不同运输设备在不同类型的物流工位间执行载货和卸货,如果将各个运输设备分散管理在不同的工厂系统中,物流信息、物流工位将无法管理,更严重的是可能由于分散物流调度会带来路径冲突问题导致物流无法调度。介绍了结合智能铸造工厂的实际生产、物流模式、基于当前流行的JavaWeb技术开发应用于智能铸造车间的物流任务调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第一铸铁厂熔化工部采用一台12t/h冲天炉和二台容量为10t的电炉双联熔炼。铁液由冲天炉向电炉转运时,使用1t的铁液包,通过炉前电动跑车与叉车将铁液包运至电炉前,使用电炉上方的10t吊车配合人力转动铁液包将铁液倒入电炉内。每次只有1t铁液运至电炉;若电炉内留底铁液为2~3t,那么至少要转运七八次铁液才能将一台电炉灌满。铁液在转运过程中温度降幅大,  相似文献   

17.
上海汽车铸造总厂在建设一个新的年产万吨铸件的铸造车间时,熔炼工部采用三套六个炉体的变频感应电炉。与电炉跨相平行的是炉后料库、日耗库及配料称量系统。电炉跨设桥式行车用于电炉加料和吊运铁液,炉后跨设双层桥式行车,上层行车用于转运炉料,下层行车用于配料称量...  相似文献   

18.
皂苷类化合物是许多常见中草药如人参、田七、甘草等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促进免疫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体内的摄取转运蛋白和外排转运蛋白在皂苷类化合物的体内处置过程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皂苷类化合物对转运蛋白的影响及其介导的转运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多机器人系统可使用多个功能相对简单的机器人执行较为复杂的任务。相比单一机器人运输,多机器人系统在超大、超重部件的转运上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多产品适应性等优势。提出一种多移动机器人协作转运系统,可实现多台移动机器人负载同一工件在无轨迹约束、无负载框架约束下的稳定运行。基于协作定位及领航-跟随编队控制方法,将有限的轮系驱动能力与纠偏需求相结合输出跟随单元控制量,可充分发挥全舵轮驱动移动机器人全向移动优势,保证速度指令有效并使位姿偏差减小并趋于稳定。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在各机器人顶部设置全向力浮动机构以减小车组间相对位姿偏差对工件产生的外力影响。搭建由4台移动机器人组成的协作转运平台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控制方法下整个编队系统可稳定运行,直线、弧线轨迹下各从车相对位置偏差不大于40 mm,姿态偏差不大于6°。  相似文献   

20.
自动造型线浇口杯的改进郑志成(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一厂湖北十堰市:442048)主题词:高压造型线,浇口杯,改进1余铁的形成与破坏作用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一厂进口的多触头高压造型线为单工位、开放式布置,线两端采用4台转运小车完成砂箱及其台板的转运。设计节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