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种醇-酯复合萃取剂为对象,研究了复合萃取剂-磷酸-水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复合萃取剂-磷酸-水体系在25℃1、01.33 kPa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三角相图.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复合萃取剂萃取湿法磷酸的动力学,得出了在60℃下硫酸-磷酸体系中萃取磷酸的动力学方程,为湿法磷酸的净化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2.
抚顺镜煤和树脂煤CS2可溶物的族组成和萃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CS2对抚顺镜煤和树脂煤进行了索氏萃取,并用柱层析法对萃取物进行了族组分分离,研究了萃取物的族组成和萃取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煤的萃取率远高于镜煤,萃取物中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而镜煤萃取物主要为非烃;其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速率比第二阶段速率大一个数量级;煤中低分子化合物有游离态、吸附态和共溶态三种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3.
以本实验室建立的流动注射法测定萃取动力学参数的自动测试系统为基础,用电位法研究了镉(Ⅱ)-8-闳基喹啉-氯仿萃取体系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体系在一定条件下按动力学模式进行,快速步骤为在水相中生成1:1螯合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单液滴法研究了纯水反苹取有机胺-200~#溶剂油中柠檬酸的动力学,建立了反萃取动力学经验方程,并考察了温度对反萃取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三烷基胺为萃取剂,正辛醇和煤油的混合物为稀释剂,采用恒界面池法,实验研究了稀醋酸水溶液的萃取动力学特性,考察了醋酸的初始浓度、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萃取温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醋酸萃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初始浓度的醋酸水溶液,萃取剂三烷基胺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醋酸的萃取效果,在适当的搅拌速率和室温条件下,可以使醋酸的分配系数增大,而相界面的变化则对醋酸的萃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DNNSA反胶团萃取净化电镀废水中镍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界面池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煤油体系萃取废水中镍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界面积,DNNSA 浓度,镍离子浓度,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镍离子的萃取速率在200 rpm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坪区”,此时镍离子萃取速率与两相接触面积成正比,说明萃取过程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在动力学“坪区”,镍离子萃取速率正比于萃取剂浓度,而与水相中的镍离子浓度无关,且随着温度升高,萃取速率增加,萃取活化能为31.56 kJ•mol-1。得到了DNNSA萃取废水中镍离子的萃取动力学方程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有机胺萃取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的动力学,确定了萃取机理,考察了添加剂200~#溶剂油。醋酸丁酯和油酸以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从盐酸法湿法磷酸体系萃取磷酸的动力学.考察了两相接触面积、搅拌强度、水相中初始磷酸和盐酸浓度等对磷酸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的初始正向萃取速率随两相界面积、搅拌转速、水相初始磷酸和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TBP对磷酸的萃取可能属扩散控制模式.其萃取动力学方程为R(H3PO4)=2.51×10-6C(H30PO4)0.70CHCl0.61.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喷雾干燥得到的蛋黄粉中萃取分离蛋黄油的机理,在本文所列的实验条件下消除了内扩散的影响,萃取过程主要受颗粒表面层流膜内的扩散控制,全部萃取过程分萃取弱吸附型的蛋黄沾分子和萃取强吸附型的蛋黄油分子两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定床内萃取蛋黄油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学在浸矿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生物浸出常用的多种硫杆菌的基本特征、金属硫化物细菌氧化机理、微生物浸矿的动力学研究方法及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生物冶金的发展方向。生物浸出利用特定微生物细菌对某些金属硫化物的氧化作用,使矿石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富集,浸出率可达98%,堆浸-萃取-电解技术能从低品位矿石中把有价值的贵金属提取出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低阶煤干馏残渣的高效利用是实现低阶煤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以洗油为萃取剂对低阶煤快速干馏残渣进行萃取处理得到萃取沥青。利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了萃取沥青的热解动力学。采用Flynn-Wall-Ozawa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计算了萃取沥青的热解反应活化能,并结合Satava-Sestak分析方法求解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G(α)=[-ln (1-α)]4是最佳机理函数(n=4),反应活化能为91.43 kJ/mol,指前因子A=4.07×1013 min-1。将萃取沥青进行热转化处理得到沥青焦,利用偏光显微镜、显微强度测试和拉曼光谱以及相应的分峰拟合等方法对萃取沥青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沥青焦是以中粒镶嵌结构(Mm)和细粒镶嵌结构(Mf)为主的镶嵌结构沥青焦,其显微强度为85.05%,石墨碳微晶含量IG/IAll为15.13%,无定形碳含量ID3/IAll为12.07%。该研究从沥青回收与利用角度探究低阶煤干馏残渣的利用途径,为实现低阶煤洁净、高值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抚顺镜煤和树脂煤CS2可溶物的族组成和萃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3):267-269
用CS2对抚顺镜煤和树脂煤进行了索氏萃取,并用柱层析法对萃取物进行了族组分分离,研究了萃取物的族组成和萃取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煤的萃取率远高于镜煤,萃取物中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而镜煤萃取物主要为非烃;其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速率比第二阶段速率大一个数量级;煤中低分子化合物有游离态、吸附态和共溶态三种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13.
反胶束水合萃取技术是将反胶束萃取和水合物生成耦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项新型、有发展潜力 的分离技术, 可应用于生物物质的活性控制及提取.实验中构建了C TA B/正辛烷-正戊醇反胶束 体系, 通过研究此体系中水合物生成对其内的藻蓝蛋白的萃取作用及纯化效果, 获得反胶束水合萃 取藻蓝蛋白的动力学规律以及温度、压力、CTA B 浓度和初始含水量W0 等对反胶束水合萃取藻蓝 蛋白的影响规律, 为进一步开展水合物法生物质活性控制及反胶束水合萃取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利用轻化工厂甘油蒸馏残渣、复合甘油蒸馏残渣等下脚料做水泥助磨剂,能取得与三乙醇胺、三醋酸甘油酯相同的效果,且成本前者较后者低。  相似文献   

15.
用上升液滴法研究纯水及萃取有机溶液中柠檬酸的动力学,考察了不同有机溶液体系对反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有机胺、油酸、醋酸丁酯组成的体系Ⅰ和体系Ⅰ基础上增添200#溶剂油组成的体系Ⅱ,其反萃取动力学经验方程式分别为:Rb=kb[H3A]0.6(0)[R3N]0.8(0)[醋酸丁酯]-0.5(0)[油酸]1.9(0)和Rb=kb[H3A]0.8(0)[R3N]1.6(0)[醋酸丁酯]2.0(0)  相似文献   

16.
溶剂萃取醋酸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乙二醛溶液中的醋酸,采用降滴法研究了溶剂萃取醋酸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醋酸萃取速率模式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醋酸萃取速率方程可表示为r=kc1.36HAc,并在298.15K时计算萃取速率常数k为1.6234×10-2,同时考察了温度(298.15~323.15K)对萃取速率的影响,求得表观活化能为22.2366kJ/mo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以芦笋及芦笋下脚料加工成芦笋汁饮料进行了工艺研究,并运用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8.
大豆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豆腐生产的下脚料豆渣在挤压前后添加剂面粉中,对面粉粉质和面团拉伸性质所受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Cyanex923萃取稀土(Ⅲ)的传质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层流恒界面池 ,研究了在 (30 3± 0 .5 K)下纯化 Cyanex92 3-正庚烷 - Na NO3体系萃取 L a( )、Y( )和 Sm( )的传质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及比界面积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在硝酸体系中 ,Cyanex92 3萃取 L a( )、Y( )和 Sm( )的正向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32 .0 k J· mol- 1、16 .4 k J· m ol- 1和 15 .1k J· m ol- 1 ,L a( )的萃取为混合控制过程 ,Y( )和 Sm( )萃取为扩散控制过程。实验还表明萃取过程的化学反应均发生在液 -液界面上。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山茱萸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进行了萃取山茱萸有效成分的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得出了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5℃,CO2流量为14kg/h,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