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综述了引发剂种类和引发剂的选择,并对引发剂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UV固化粉末涂料用光引发剂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志英  瞿彦婷  魏杰 《涂料工业》2003,33(10):24-27
研究了白色体系UV固化粉末涂料用的光引发剂。讨论了单一引发剂体系、复合引发剂体系、引发剂用量和固化时间对固化性能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该粉末涂料体系的最佳引发剂配比、引发剂用量以及合理的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3.
谷春旭 《山西化工》2012,32(3):14-16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和偶氮类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引发两性离子单体(DMAPS)与丙烯酰胺(AM)在盐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了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S)。采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引发剂各组分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单体总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025%,反应温度20℃,氧化还原引发剂组分与偶氮引发剂组分的摩尔比1∶3。  相似文献   

4.
夏胜利 《广东化工》2012,39(17):176-177,174
采用双螺杆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力引发同时添加引发剂的双重引发方法,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螺杆转速和接枝反应温度对马来酸酐接枝POE产物的接枝率、熔融指数的影响。对于单纯采用引发剂引发方法和引发剂与机械力双重引发方法所得接枝产物增韧PBT的效果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单锂引发剂、双锂引发剂、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和复合有机锂引发剂的特点、发展及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保持原有已开发成熟的单锂引发剂和双锂引发剂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及复合有机锂引发剂。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分子光引发剂具有低迁移、耐黄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自由基、阳离子及其他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状况,简要叙述了一些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引发的效果以及引发机理,并对以后光引发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杨淑静  宋国君  赵云国  杨超  谷正 《现代化工》2007,27(Z1):224-227
采用常用的过氧化物引发剂对PP/LDPE体系进行反应增容,制得高熔体黏度的共混物,并研究了引发剂类型和含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反应挤出共混改性过程中体系产生相内、相间交联和PP的降解反应;引发剂的类型决定了共混物中PP的降解和交联反应,采用活性较弱的BPO为引发剂时可以有效的抑制PP的降解,产生有效的交联;引发剂的含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也取决于引发剂的类型,采用活性较强的引发剂DCP和双2,5时,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改性体系的交联度缓慢增加而MFR显著增大,体系的交联来源于其中的PE组分,当采用BPO为引发剂时,可以有效的引发PP和PE的相内和相间交联,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体系的交联度快速增加,MFR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高波 《江苏化工》1989,(2):17-18
本文探讨了引发剂对丙烯酸类乳液聚合反应影响的诸因素,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分子量分布有影响;引发剂浓度增大,使乳胶粒子增大;用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得到的乳液其涂膜性能有所不同;当引发剂分批加入时,将使聚合物分子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水性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概述了水性光引发剂的研究背景 ,对水性光引发剂进行分类 ,并对水性二苯甲酮类和水性硫杂蒽酮类等几类典型的水溶性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复合光引发剂对UV油墨固化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了 6种光引发剂进行复合配制黑色丝印UV油墨 ,实验结果表明 ,用复合光引发剂比用单一光引发剂配制UV油墨的固化速度快 ;在复合光引发剂中 ,应选择吸收光谱与颜料的吸收光谱相匹配的光引发剂 ,以及吸收光谱与光源发出的主波长较一致的光引发剂 ;另外 ,油墨中复合光引发剂含量应适量 ,这些对提高UV油墨的固化速度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微生物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基本研究方法,综述了4种絮凝机理,对其絮凝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在生产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刚 《化学工程师》2011,25(6):45-46,59
本文介绍了中铝山东企业赤泥综合利用开展的工作,对山东企业在烧结法、拜尔法两种赤泥综合利用方面所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进行回顾小结,分析赤泥利用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赤泥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性,列出了损伤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对适用于复合材料制品的无损检测敲击技术进行探讨;对敲击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适用范围进行介绍;对传统敲击法和数字敲击法进行比较;总结敲击法的未来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海泡石的结构特点,及其改性方法,总结了海泡石对废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分析了改性方法、pH、温度、污染物性质与浓度、海泡石用量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海泡石的吸附机理与等温式,展望了海泡石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吡虫啉和嘧霉胺残留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蓉  赵人琤  肖杭 《现代农药》2004,3(6):21-23
本文报道了黄瓜中吡虫啉和嘧霉胺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黄瓜样品在乙腈中匀浆,过滤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提取残留的吡虫啉和嘧霉胺。在同一波长下,用ZORBAX,Eclipse XDB-C18液相色谱柱,以不同比例的乙腈和水进行梯度洗脱,同时分析吡虫啉和嘧霉胺。对吡虫啉和嘧霉胺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66%~91.73%和92.76%~104.82%,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4 mg/kg和0.03 mg/kg。  相似文献   

16.
低粘度酚醛改性胺环氧固化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自制的低粘度酚醛改性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工艺参数进行了推导,并通过测试体系的固化度加以验证。固化物采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浇注体的力学性能、热性能(TG),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拉伸断裂面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环氧树脂E-51与自制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35,固化工艺条件为常温/24 h+80℃/2 h时,体系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55.2 MPa、弯曲强度92.8 MPa、压缩强度83.0 MPa,断裂伸长率2.2%,Tg达到280.3℃。该固化剂粘度低、耐热性好、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用于建筑结构胶。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聚酯薄膜(BOPET)生产线铸片系统的结构及组成,分别分析了模头、静电吸附系统、铸片辊对于铸片系统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与理论分析,将模头的结构形式、模唇的表面光洁度和唇口开度与铸片质量整体考虑。分别探讨了几种铸片形式的优劣,给出了提高铸片辊表面精度和表面温度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的附片方式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附片装置的调节方法和需要确定的关键参数。初步确定了模唇精度、静电吸附系统参数及铸片辊精度等数值。  相似文献   

18.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娅婷  冯莺  陈占勋 《弹性体》2007,17(3):71-75
阐述了动态硫化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的分类,概述了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形成机理,总结了共混体系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共混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典型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7家橡胶生产厂生产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1502,进行了分子量及分布、微观结构、生胶性能及硫化性能对比分析.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质量尚存在差异,但都满足优等品指标,其数均、重均分子量偏低,分子量分布较宽;结构与组成基本一致;挥发分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有机酸、皂、结合苯乙烯含量结果基本一致;B、F、G厂...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热电材料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热电材料的发展及种类,着重阐述了非氧化物半导体热电材料、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