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夹河套段工程为白河和唐河之间夹河套区域的PCCP倒虹吸输水工程。输水线路以钢管管桥架空跨越白河、唐河,倒虹吸以沟埋PCCP穿越夹河套地区。唐河、白河的堤防溃(漫)堤可能会对该工程区域造成严重的冲刷,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初步设计阶段拟采用格栅石笼对夹河套段PCCP倒虹吸进行初步防护。为进一步优化设计,降低投资成本,开展夹河套段PCCP防护研究,通过数学和物理模型模拟,计算、分析不同频率洪水在不同河道防洪标准、不同溃口位置及不同工程防护条件下对工程的破坏情形及程度,从而提出优化工程管道防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沙河(北)渠道倒虹吸是南水北调总干渠上的一座大型建筑物,在2012、2013年汛期连续两年上游水库提闸泄水。受溯源冲刷影响,沙河(北)倒虹吸上下游河道在很大范围内河道底高程下切明显,仅300 m3/s流量最大冲坑深达5.1 m,危及倒虹吸的安全。2015年,按设计方案对该倒虹吸采取防护措施,通过2015、2016年连续两年的运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为其它工程防护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沧河渠道倒虹吸场区地形与河道洪水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河工模型试验,提出了倒虹吸长度与行洪口门宽度、体型与防护设计的优化方案,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倒虹吸工程裹头附近河床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马河倒虹吸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分析知,人类活动对近期该河段有重要影响。通过动床模型试验得到了倒虹吸工程轴线附近以及两岸裹头的河床冲刷深度,表明倒虹吸埋置深度是安全可靠的。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裹头工程根部设置铅丝石笼防护带,对保护工程、减轻边岸冲刷非常重要。借助理论与实测资料分析,对裹头附近局部冲刷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裹头附近局部冲刷发展模式,推求了局部冲刷深度随流量变化的模拟方程。  相似文献   

5.
倒虹吸工程属于交叉建筑物,修建倒虹吸工程对原有河流输水输沙的影响是一个普遍问题。通过对倒虹吸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倒虹吸工程及工程下游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工程修建运用后,倒虹吸的下泄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倒虹吸管内可能产生淤积,而工程下游局部则造成冲刷,需采取必要的防淤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方城段脱脚河倒虹吸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境内,所在区域属于河谷低洼地带,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因此,倒虹吸抗浮稳定性是该工程的关键。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安全监测,利用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工程的抗浮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倒虹吸充水条件下,倒虹吸自身重力、水的重力及倒虹吸上部覆盖层重力共同作用下,脱脚河倒虹吸不会发生上浮现象,为工程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针对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唐白河夹河套段倒虹吸工程防护问题,建立了唐河、白河一维及夹河套区域二维水动力学耦合模型,综合考虑溃堤和漫堤等多种极端不利因素,计算分析了不同设计洪水标准下唐河和白河堤防溃决、漫溢等条件下的洪水影响范围及程度。选择最不利方案进行了无防护和有防护等不同情况下的物理模型冲刷试验,研究溃漫堤洪水对工程线路的冲刷影响。数学模型计算成果表明:溃堤洪水大流速主要分布在溃口附近区域,溃口位于工程线路附近时对工程的冲刷影响较严重。综合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根据格栅石笼的冲刷变形程度及范围、冲刷坑范围及抗冲流速影响范围,确定了工程沿线不同的防护等级与范围,为夹河套倒虹吸工程防护方案设计提供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9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两个重要控制性工程——唐河倒虹吸工程和釜山隧洞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唐河倒虹吸工程由进出口连接渠、倒虹吸、节制闸、进出口导流堤、退水闸组成,工程总长1542.4m。倒虹吸由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管身、出口工作闸、出  相似文献   

9.
倒虹吸工程所用的钢管是通过焊接钢板得到的,具有强度大、糙率小、不透水性好、水头损失小等优势。但是倒虹吸钢管也有很多的缺点,例如刚度小、耐久性差、防锈费用高,并且,倒虹吸钢管对制造技术的要求特别高。基于此,为了保证倒虹吸工程中钢管的良好使用,文章以某倒虹吸工程为例,对倒虹吸工程中钢管的制作和安装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南水北调总干渠穿沁倒虹吸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关工程规范,对河道壅水以及行洪口门冲刷深度进行水力计算,初步确定了穿沁倒虹吸长度。同时对不同流量下倒虹吸的水头损失进行水力计算,得到流量与水头损失的关系。根据水力计算成果再对倒虹吸布置进行校核,对倒虹吸工程的合理设计具有一定价值,也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