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纳米级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酵母RNA。以反应体系中的总磷含量和无机磷含量的对比,进行正交设计,对酵母RNA的磁性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酵母RNA磁性固定化最佳反应时间为4h,最佳反应温度为40℃,最佳反应pH为5.5,最佳RNA添加量为20mL(2mg/mL),最佳戊二醛添加量为100μL(质量分数为50%)。  相似文献   

2.
对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Microbacterium sp.OU01进行发酵,制得粗酶液(壳聚糖酶和伊肛氨基葡萄糖苷酶混合液),采用吸附交联法及包埋法对其进行固定,研究其固定化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游离混合酶液的最佳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吸附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0%,加酶量15mL(49.51U/mL),固定化时间6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包埋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0g/L,CaCl。质量浓度15g/L,加酶量为1mL(50.35U/mL)/5mL质量浓度10g/L海藻酸钠,固定化时间20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固定化酶酶解壳聚糖所得产物中含D-氨基葡萄糖,说明粗酶液中的壳聚糖酶和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被同时固定。通过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吸附交联固定化酶更适于工业化应用生产D-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孔壳聚糖微球吸附和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将碱性蛋白酶固定于壳聚糖上.在pH、加酶量、温度、戊二醛体积分数和固定化时间5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pH 9.20、加酶量7 512 U/g、固定化温度44.58℃、戊二醛体积分数0.20%、固定化时间8.11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酶的回收率高达56.73%.  相似文献   

4.
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纳米CaCO3吸附法、聚丙烯酰胺(PAG)包埋交联法和DEAE-22纤维素交联法固定化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结果表明:以DEAE-22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固定化方法较优,酶活保留率达91.4%;此外,还确定了DEAE-22纤维素交联法的固定化条件为:DEAE-22纤维素载体0.5 g,3.5%戊二醛交联剂20 mL,给酶量为15 mg,固定化温度为4℃,固定化时间为12h;壳聚糖酶在经固定化后,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5,并表现出比游离酶更高的热稳定性,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14.29 g/L;将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2次,固定化酶的活力降低到75%,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球菊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结球菊苣中总黄酮,利用紫外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总黄酮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结球菊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提取4 h、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45(g∶mL),此条件下结球菊苣总黄酮提取率为4.11%.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将胃蛋白酶固定于壳聚糖上.探讨了温度、交联剂用量、固定化时间以及pH值等条件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胃蛋白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pH值3.5;戊二醛交联时间10 h;戊二醛含量5%;对酪蛋白的操作半衰期为50 d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散聚合法,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通过PVA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出磁性聚乙烯醇微球.微球粒径分布在2.5×10-2~5×10^-2 μm,其中3.7×10-2~4.1×10^-2 μm的微球占总微球的44%,制备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以磁性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进行ALDC的固定化,制备固定化酶,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酶固定化过程中,自由酶的添加量为20 mL/g微球,戊二醛的添加量为0.98%.在其固定化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ALDC的活力为65 180 U/g,而且其比活、活性回收率分别可达872.32 U/mg和42.33%.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散聚合法,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通过PVA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出磁性聚乙烯醇微球。微球粒径分布在2.5×10-2~5×10-2μm,其中3.7×10-2~4.1×10-2μm的微球占总微球的44%,制备微球粒径分布均匀。以磁性聚乙烯醇微球为载体,通过戊二醛交联法进行ALDC的固定化,制备固定化酶,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酶固定化过程中,自由酶的添加量为20 mL/g微球,戊二醛的添加量为0.98%。在其固定化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ALDC的活力为65 180 U/g,而且其比活、活性回收率分别可达872.32 U/mg和42.33%。  相似文献   

9.
CoTAPc-Fe3O4纳米复合固定化漆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CoTAPc—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该纳米复合粒子对漆酶进行了固定,研究了戊二醛浓度、固定化温度、pH值、BSA浓度、给酶量等因素对固定化漆酶活力的影响,确定了以此载体固定漆酶的最佳条件:戊二醛浓度为5%,固定化温度为0℃,pH值为7,BSA浓度为2.5mg/mL、给酶量为2mL。固定化漆酶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级磁性壳聚糖微球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脂肪酶,对固定化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固定化脂肪酶的理化性质、活性回收率、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的最佳时间为7 h,最佳pH为8,最佳温度为50 ℃,最佳酶加量为每100 mg磁性微球加酶10 mg.和自由酶相比,脂肪酶被磁性壳聚糖固定...  相似文献   

11.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在HY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及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醇酸比为4: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为4h,HY固体酸用量为酸质量的5%,带水剂甲苯用量为8mL。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78%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古龙酸母液为原料,硝酸为氧化剂,在五氧化二钒和铁盐复合催化剂以及硫酸的助催化作用下合成草酸,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硝酸用量,硫酸用量以及催化剂配比对草酸收率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制备条件:即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7 h,古龙酸母液(质量分数15%)用量20 g,硝酸用量16.2 mL,硫酸用量6.0 mL,催化剂V2O5与Fe3+摩尔配比1∶20.草酸的平均收率为84.09%,纯度达99.50%,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T1626-88)的工业一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益阳黑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提取黑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夹带剂浓度和夹带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固定萃取时间为2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得出茶多酚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适宜用量为100mL/150g,得率为(0.190±0.004)%.咖啡碱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适宜用量为300mL/150g,咖啡碱得率为(0.457±0.036)%.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胶-胶凝法和浸渍法制备了CuSO4/SiO2催化剂,用XRD、低温N2-吸附和NH3-TPD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uSO4/SiO2在合成苯甲醛甘油缩醛上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CuSO4负载量、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环己烷体积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SO4高度分散在SiO2表面上形成中等酸强度、高表面积的中孔固体酸催化剂,并在苯甲醛和甘油的缩合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50℃,CuSO4的负载量为15%,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苯甲醛):n(甘油)=1:1.1,催化剂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环己烷体积为10mL,反应时间2.0h。在最佳条件下,苯甲醛甘油缩醛的收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15.
溶剂法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中环氧树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废弃印刷线路板的数量与日俱增,虽然对其中金属的提取和回收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大量非金属材料提取和回收则没有合适的技术.文中介绍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危害以及环氧树脂的回收方法.利用溶剂法对环氧树脂的回收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溶剂法回收环氧树脂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硝酸浓度8 mol/L,其中废弃线路板质量:硝酸体积=10 g∶50 mL.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高产谷胱甘肽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ZM14高产谷胱甘肽(GSH)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葡萄糖质量分数、酵母膏质量分数和初始pH对GSH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优的高产谷胱甘肽发酵条件:葡萄糖质量分数为2.54%,酵母膏质量分数为1.03%,(NH4)2SO4质量分数为0.5%,MgSO4.7H2O质量分数为0.1%,KH2PO4质量分数为0.1%,初始pH为5.88,装液量为50mL于250mL三角瓶,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36h。在此条件下,GSH产量为125.42mg/L,比无机发酵培养基提高了75.37%。  相似文献   

17.
以薯蓣皂苷元的得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影响黄姜总皂苷提取和水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样品中薯蓣皂苷元适宜的色谱分析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甲醇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常温,检测波长208 nm,此时薯蓣皂苷元在0.05~2.0 mg/mL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黄姜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8,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黄姜总皂苷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 mol/L,硫酸用量为30 mL,水解时间4 h。本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非晶态玉米淀粉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玉米淀粉进行非晶化处理的基础上,对其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原玉米淀粉的酯化进行对比,得出原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5℃、3h、pH=8.5、淀粉乳0.25g/mL、辛烯基琥珀酸酐加入量3%(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所得产品的取代度为0.016 1,反应效率为67.47%;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40℃、3h、pH=8.0、淀粉乳0.25g/mL、辛烯基琥珀酸酐加入量3%(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产物取代度为0.020 5,反应效率为85.94%。经过非晶化处理的玉米淀粉酯化反应的效率及产物的取代度都高于未经处理的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9.
以正丁醇、异辛醇、五硫化二磷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合成硫磷酸。考察催化剂种类、五硫化二磷加料方式、反应温度、真空度大小和初始加料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此方法与老工艺合成的硫磷酸制备润滑油添加剂T202的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佳条件:选用催化剂4、五硫化二磷分9 次加料、反应温度为50~55℃、真空度为0.07MPa、初始加料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的反应时间为1h,硫磷酸收率可达99.4%;此条件合成的硫磷酸制备的润滑油添加剂T202的锌质量分数达11.76%,色度为0。  相似文献   

20.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进行大蒜油提取,对影响大蒜油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温度、时间及提取料液比等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以95%乙醇作提取剂,每100 g大蒜泥中加入500 mL提取剂,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为2.5 h,pH=6.5。同时,对提制的大蒜粗油进行了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