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章进  徐美华  冉峰 《电子学报》2008,36(5):880-885
 本文论述了最优扫描结构的分形理论模型到通用逻辑算法的推导、分形扫描方法在平板显示灰度控制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IP核构造.根据建立的平板显示器(FPD,Flat Panel Display)分形扫描核心模块架构,导出相应的n位分形扫描的递推结构及硬件逻辑实现模型,然后研究每个扫描时间对应的子空间码和位码序列的生成及逻辑实现,其中采用格雷编码定位器优化策略生成子空间码序列,可简化硬件逻辑、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各种灰度等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形扫描软核,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IP核达到预期目标,可嵌入于FPD扫描控制器中,有效提高了灰度扫描的利用率和和FPD画面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器分形扫描方法得以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平板显示灰度扫描方法存在扫描效率不高的问题,分形扫描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平板显示扫描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扫描效率达到100%,为平板显示尺寸提升和高灰度级显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文章设计实现了带伽马校正的分形扫描显示控制系统,该设计从平板显示特性和人眼视觉特性两方面入手讨论伽马校正过程,通过查找表的方式实现伽马校正功能,最后通过1 280×1 024分辨率平板显示器中的一个32×32像素子阵列作为显示窗口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校正方法可使平板显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平板显示系统的最优扫描结构及分形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美华  陈章进  冉峰  何幼桦 《电子学报》2006,34(8):1376-1380
本文首次将分形原理应用于平板显示系统灰度图像的扫描映射,提出了平板显示系统灰度图像的最优扫描结构及分形模型,以解决平板显示系统扫描形成灰度图像过程中的时间冗余问题.将显示系统的数字显示存贮空间分切成若干个具有不同时间维数的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导出"空间划分"和"时间灰度分形"拓扑结构的分形扫描模型及FPD离散空间的分形维数,然后根据分形模型对每一维空间划分实施自相似时间灰度分形扫描.文中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模型的最优性,推导了超高显示灰度与帧频的关系,并用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在不改变扫描频率的前提下可提高平板显示系统扫描效率及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IP核的平板显示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基于分形IP核的平板显示(FPD)控制器的设计与工程实现,所设计的分形扫描控制器可用于LED、OLED、TFT-LCD等平板显示器;平板显示系统由多媒体视频显示卡、以太网视频发送卡、分形扫描控制器及显示屏四大部分组成。使用高速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技术取代传统多芯差分长线数据传送,具有高速、长距离传输的优点;扫描控制器用FPGA实现,有效提高了成像灰度等级和画面质量。通过LED平板显示器的设计与实现,说明分形扫描IP核在FPD产业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平板显示系统灰度等级、帧频等参数提高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5.
唐智杰  冉峰  徐美华 《电光与控制》2007,14(3):92-93,111
针对现有的FPD(平板显示器)灰度图像显示的低频闪烁提出了新的图像驱动设计.分析了FPD灰度图像显示过程中低频闪烁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分权插序扫描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低频闪烁的产生,提高了灰度图像的显示质量.  相似文献   

6.
严利民  王念 《电视技术》2011,35(3):50-52,76
随着灰度等级的提高和平板显示器尺寸的增大,而传统的扫描方式扫描效率不高,导致帧频急剧上升。子空间按位扫描策略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但随着灰度级的增大,采取直接搜索法获取该优化策略对应的扫描矩阵变得不可实现,为此介绍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搜索高灰度级权值扫描矩阵的方法,并针对遗传算法的局部收敛缺陷,根据遗传进程的自适应特性对遗传算子进行动态调整,成功而快速地搜索到64级灰度的线性权值扫描矩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平板显示器灰度级的优化扫描结构,阐明了子空间权值按位扫描的思想,即将全局平面分成多个不同的区域,分别按权值大小的不同排列顺序扫描,改变了常规的逐行、逐点重复写入的模式。在权值扫描的基础上,着重描述了3种不同的子空间划分策略(遍历搜索、对称权值迭代、遗传算法推导,和各自的推导方式以及相应的优缺点。最后,对上述3种方法以及常规逐行扫描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的扫描策略大幅提高了扫描效率,降低了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分析AFD公司OLED面板电气特性和各种OLED灰度扫描原理的基础上,对AM-OLED扫描驱动电路进行研究,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完成了高灰度OLED视频显示系统设计。系统主要包括DVI接口信号处理模块、内存管理模块和灰度扫描控制模块,其中成像核心模块采用子场扫描工作方式;解码后的DVI信号经过一系列处理,可实时地送到OLED屏上显示,且灰度等级256级和64级可选。视频OLED显示系统实现了240×RGB(H)×320(V)QVGA分辨率,256级灰度显示,帧扫描频率为60~100Hz。电源驱动板共有7个电源输出,可根据外部环境来分别进行调节OLED屏的亮度,以实现OLED高灰度视频显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成像处理机高性能、小体积、低功耗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微型SAR成像灰度量化、显示驱动的设计方案.采用StratixⅡ EP2S180开发板为设计平台,并自行设计了SDRAM和VGA软核控制器.硬件实现了SAR成像压缩后的16bit数据量化为8bit灰度值,成功驱动VGA接口实时显示SAR灰度图像.  相似文献   

10.
徐弼军  陆璇辉 《激光与红外》2009,39(12):1328-1331
介绍了多光路激光成像扫描光学系统装置和结构,分析了扫描光学系统的光束变换以及根据成像扫描光学系统分别作出了输出的束腰宽度与光学系统中透镜位置、成像线宽与光学系统中透镜位置的变化规律图.对扫描光学系统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给出了对激光照排机的成像扫描光学系统进行优化后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