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介绍了粘土地基上使用输送机和排土机进行高排立场排土的工业试验情况,阐述了排土场的稳定性与地基组分粘土性能的关系。在分阶段排土试验过程中.对排土场的变形进行了综合观测。通过分析观测结果,查明了排立场的变形机理.得出了排土场的正确参数。  相似文献   

2.
永平铜矿西部排土场排土方案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永平铜矿采矿场扩帮以来,西部排土场快速堆高,由于扩帮排出的大多是粘土,排土场稳定性降低的状况,分析了排土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了排土场散体和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在前人地基承载能力分析及FLAC3D模拟的基础上,对排土方案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对比,提出最终排土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永乐  周玉新 《金属矿山》2008,38(4):126-128
永平铜矿采矿场扩帮以来,西部排土场快速堆高,再加上扩帮排出的大多是粘土,排土场稳定性降低。通过排土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分析,排土场散体和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在前人地基承载能力分析及FLAC3D模拟的基础上,对排土方案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对比,提出最终的排土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露天矿排土场软土地基滑坡问题,考虑土体的弹塑性性质以及排土工艺对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对本钢歪头山铁矿排土场软土地基进行了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得到排土场地基在逐级加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可以用于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软土地基的破坏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5.
矿山排土工艺正朝高阶段排土、高强度排土和设备大型化方向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排土平台或其地基失稳剧增,如降低堆置高度则容量减少,如加固或清除地基软土层,巨额的工程费用又难以承受。分析了矿山排土场拦碴坝、坡脚挡墙等被动的过程调控措施的实用性,评价了排(截)水沟的有效性;基于对环境的影响后果,从排土场边坡与基底的相互作用机理出发,采用允许变形和部分破坏的设计原则。基于空间效应,构架了合理使用排土空间,调整排土场形成过程的时空关系的主动调控机制:1对凸形排土场应控制排弃强度,确保土场沉降正常,以废石流量为安全调控关键指标;2对软弱地基,首要是控制第一层排土段高,采用堆载预压原理提高基底承载力,作为上覆土场基础,规避大面积清除软基层;3当场址内梁、谷交错且地基软弱,对称均衡纵向推进的排土,可规避侧向挤压作用触发的牵引式滑坡危害。同时,利用分区间隔点排法和基于界面疏导原理,构筑的泄流基底确保降雨不诱发排土场滑坡及突变成泥石流。经过现场试验论证,利用排土工艺的主动调控方法符合矿山需求,可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正> 露天矿的主要生产环节为穿爆、采装、运输、排土。在排土生产中,排土场的台阶高度是排土场的主要参数之一,是排土场受土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而排土台阶的高度又要依据排土场的类型,排弃岩石的性质和排土场地基的稳定程度等条件来确定。山坡型排土场能利用地形自然高差建造,基底也比较稳固,故其台阶高度比平地排土场要高。排弃坚硬的岩石于基底稳固的场地,排土台阶高度就可以高些。当排弃物过分潮湿;含有大量的粘土质软岩;排弃场地为表土层很厚的山坡、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地、积水的洼地时,排土场的台阶高度就不能过高。为了减少占地或不占耕地,排土场应尽可能建在山地,应尽可能增大排土台阶的高度和采用多层排土。  相似文献   

7.
从单台阶排土出发,考虑排土不同阶段地基土和排土场散体的沉降固结,确定排土场的单台阶高度、单台阶坡度、台阶间安全平台宽度,取得了合理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地基排土场的稳定性,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价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基础工程地质勘查,构建地质概化模型,根据室内外试验结果选取排土料及地基岩体强度的物理力学参数,并辅以余推力法进行验证.分析了袁家村排土场边坡现状及最终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排土场稳定性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秦涛  任鹏  王志鹏 《煤矿安全》2021,52(1):237-241
针对烧变岩含水层水体入渗排土场基底诱发露天矿排土边坡变形失稳的问题,以新疆某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烧变岩含水层水体在排土场边坡内部的渗流规律和边坡岩土体变形移动规律,基于极薄表土与薄表土层基底极限承载力估算方法确定了内排土场极限排弃高度,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内排土场排土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研究,确定了地下水入渗影响下充水软弱基底内排土场的排弃参数。  相似文献   

10.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规律,基于边坡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表GPS位移监测结果,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阴湾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在滑坡区域继续排土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2种排土压脚方案下边坡稳定性进行极限平衡分析,提出阴湾排土场滑坡治理措施及后续排土方案,治理后的阴湾排土场2个典型剖面的稳定性系数分别达到1.24、1.38,满足稳定性储备要求。结果表明:结合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后的排土压脚方案对边坡的治理效果较好,对于指导后期排土工作和同类型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兴铜矿西源排土场高台阶排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德兴铜矿西源排土场排土量大,排土台阶高达200m以上,300m台阶局部在尾矿库水中排土,排土台阶多次发生大规模沉降的状况,开展了不同部位排土场的稳定性评价,分析了引起排土场沉降、滑坡的不稳定因素,对300m排土台阶滑坡引起的尾矿库水涌很进行了估算,提出了控制排土场安全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西源排土场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攀钢矿业公司白马铁矿Ⅳ#排土场扩能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尾矿库内排土场扩能的影响因素和可行性,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尾矿库水体上升情况下排土场的稳定性分析,发现排土场的稳定性系数先降后升,尾矿库水位上升对排土场基底岩土有软化和压坡脚的作用,提出采用块石固脚,做好扩能区域局部地基处理,完善排土场内外截排水系统,强化堆置过程中堆排物料的合理分配,严格控制土场堆载速度和排土强度,采取在土场的上、中、下部开辟多个排岩点以及专门的山谷排土场推进工艺等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尾矿库内排土场扩能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军戈壁二号露天煤矿外排土场软弱基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岩土进行常规力学实验及流变试验,确定了该露天矿排土场基底及排弃物料物理力学指标。结合理论分析,确定排土场边坡滑坡模式为坐落-牵移式并对滑坡机理进行分析。建立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排土场边坡变形破坏形式,计算分析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排土高度为120 m时,潜在的滑移面贯穿排土场内部及软弱基底层,边坡稳定系数略低于安全储备系数。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阴湾排土场基底钻探勘察和室内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试验研究,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阴湾排土场增高扩容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排土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对排土场堆载基底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监测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按推荐的排土参数排土,排土场基底承载力不会发生突变与破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露天矿排土场的特点,研完了水平地基上逐渐堆高排土土场的沉降位移,进行了算例分析,最后根据现场观测数据反求了两个矿山排土场下沉速度系数和最终压缩模量。  相似文献   

16.
马鞍山排土场是汤家坪钼矿为满足二期投产需要所拟建的排土场。从马鞍山排土场的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对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表明马鞍山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能够满足矿山排土需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排土场的正常运营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鞍山排土场是汤家坪钼矿为满足二期投产需要所拟建的排土场。从马鞍山排土场的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基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对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表明马鞍山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能够满足矿山排土需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排土场的正常运营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安太堡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采用GEO-slope对内排土场3个不同位置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内排土场南部区域高段排土边坡变形方向为北东方向;边坡现场变形区域与破坏机理分析区域相一致,主要为单台阶或多台阶沿排弃物料内部的滑动变形;压脚可以有效减小边坡变形,提高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晋宁磷矿大柳树排土场拟建场地位于大柳树村北部冲沟内,排土高程为2 070~2 260 m,属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河谷斜坡地貌,排土场库岸边坡大部分基岩出露,多为强风化玄武岩。详细分析了拟建场地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设计了排土场最佳位置,并对排土场设计参数以及排废工艺进行了设计,选用的排土工艺为汽车—推土机联合排土,对于类似矿山排土场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安家岭露天煤矿东排土场位于西易井工矿采空区上方,并且排土标高增加导致出现平盘裂缝、应用数值模拟和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东排土场的变形破坏机理,评价东排土场边坡稳定。结果表明:DP3剖面不满足安全储备要求,存在滑坡隐患,新增标高排土是东排土场平盘出现新裂缝的一个主要因素,西易井工矿开采9#煤后采空区为东排土场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了停止排土,巡查以及布置监测线监测点实现实时监测提前预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