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氯磺化聚乙烯的热行为和热降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G、DTG和DSC研究了氯磺化聚乙烯(CSM)的热行为和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CSM的热降解温度和失重50%的温度均随升温速率升高而增高;在氮气氛和空气中,CSM分别为三步和四步降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热分析技术(DSC,TG,TMA)全面系统地表征了SBS/HIPS-PS增韧性高分子合金的热特性。测定研究该塑料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比热,热形变,热降解,热氧化降解及其动力学参数。并将其与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加工塑化进行关联,为研究SBS/HIPS-PS塑料合金加工过程-结构-性能相互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对-叔丁基杯[6]芳烃对LLDPE热氧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叔丁基杯[6]芳烃共混物的热性能。DSC结果显示,在空气氛围中,纯LLDPE和LLDPE/对叔丁基杯[6]芳烃共混物的热降解温度分别是205℃和250℃。TGA研究表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使LLDPE的热氧化降解温度提高30℃。上述结果说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能大大提高LLDPE的热性能,这主要是由于对叔丁基杯[6]芳烃能够提供-OH反应性基团,其氢原子具有相当的活性,能够与LLDPE热分解生成的活性游离基反应生成氢过氧化物,而自身生成了较为稳定的游离基,从而终止了游离基链的传递和增长。  相似文献   

4.
SA型透明尼龙的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以直链脂肪族二元胺与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等为单体,采用多元共缩聚方法制备了半芳香透明尼龙(SATPA),通过DSC、TG和DTG对其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热性、热稳定性以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SA型透明尼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2 ℃左右,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起始平衡热降解温度为427 ℃,热稳定性优异;它的热降解反应为一步反应,热降解机理初步推断为扩散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5.
黄凤远 《材料导报》2012,26(12):146-149
利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纤维素油酸酯(CO)在氩气中的热降解及热降解动力学。为确定CO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首先采用Kissinger法计算反应级数n,再利用Coats-Redfern法计算活化能Ea和频率因子A,计算结果适用于起始降解温度(Td)到最大降解速率温度(Tp)附近的温度范围。计算结果表明,CO热降解反应级数n随取代度的增加由2.9(S1)下降为1.4(S3);CO的Td和Tp均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CO的热稳定性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活化能Ea和频率因子A同样随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甲醛水溶液法和多聚甲醛法合成了双酚-F硼酚醛树脂(BBPFFR)。用FT-IR、DSC和TGA研究了两种不同方法合成的树脂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BPAER)的固化机理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苄羟基、酚羟基和硼酸中未反应的—OH参与了与环氧基的反应;影响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固化后树脂中羰基、醚键和苄羟基的含量,热降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遵从一级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TG法研究聚甲醛热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用动态热重分析(TG)力学。得出了聚甲醛在空气和氮气中热降解反应级数、同温度下的使用寿命。法研究了聚甲醛(POM)热降解反应的动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并估算了聚甲醛在不  相似文献   

8.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热分析法研究了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bis-ANER)与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的固化反应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等温固化反应中环氧基团红外光谱吸收强度随固化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bis-ANER用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稀释后提高了固化产物的玻璃化温度,但降低了热降解温度;固化产物的热降解首先是-OH、-CH2-、-CH3、OC-O和C-O-C的断裂;动态空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起始阶段的热降解反应机理符合一级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型含磷阻燃共聚酯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 lynn-W a ll-O zaw a方法,对纤维用聚酯(PET)及二羧乙基苯基氧化磷(BCPO)改性的阻燃聚酯(FR-PET)的热失重(TG)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聚酯和阻燃聚酯的热降解过程相近,热降解活化能没有较大的变化,阻燃剂BCPO的引入对热降解过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七异丁基三硅醇POSS和三氯硅烷或三乙氧基硅烷化合物为原料,用"顶角-盖帽法"得到了一系列单官能POSS化合物。利用FT-IR、1 H-NMR、29SiNMR、DSC、XRD、TGA等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并将这些化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峰、核磁化学位移值、结晶性能、熔点、热降解行为与八异丁基POSS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取代基团对POSS的物性有显著地影响,特别是惰性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非等温DSC热分析法,以非线性数据处理、研究了聚偏氟乙烯热降解反应动力学以及在等温条件下降率、温度、时间的关联式。根据红外光谱,对其降解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DSC和TMA测定了高分子量聚苯硫醚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温主、熔点等热转变参数,研究了热退火处理对这些转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PPS的热转变温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钱玉春  陈拴发 《材料导报》2012,26(7):145-148
回顾了环氧沥青材料固化特征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基于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的固化反应热分析动力学研究现状,讨论了环氧沥青固化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傅里叶红外变换吸收光谱法(FT-IR)和非等温DSC法可以有效地研究环氧沥青的固化特征,为环氧沥青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但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与研究内容。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为全面分析环氧沥青固化机理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乙炔端基砜(ATS)与双酚A型聚砜(PSF)、聚醚砜(PES)、酚酞型聚醚砜(PES-C)制备了热塑性/热固性聚砜共混物及其半互穿聚合性网络(SIPN),并借助DSC技术对ATS及其共混物的固化反应和动态、恒温固化条件对生成SIPN的热行为特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尼龙1010的热降解过程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C和DTG法研究了尼龙1010在N2气流中以不同速率β升温时的热降解过程和动力学,发现尼龙1010的热降解过程为一步反应;随着β的增大,其降解温度线性升高,降解率则变化不大;结合反应热效应,探讨了反应机理;用Coats-Redfern方程进行反应动力学处理,确定尼龙1010的表观热降解反应级数为1.0,反应活化能为324.5kJ/mol。  相似文献   

16.
系统探讨了液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热历史、增容剂等对聚砜和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体系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晶聚合物与聚砜分子结构相似时,二者相容性较好;测试时升温速率越高,所得DSC曲线的峰幅越大.第二次加热有利于测试玻璃化转变温度;加入增容剂,原位复合材料中二组分间相互作用增强.最后,研究了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机械性能,纯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上只有一个转折点,而原位复合材料有两个分别对应于纯组分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有关PMMA热解研究的情况,着重阐述了PMMA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的热解权理,介绍了近年来有关PMMA热解动力学和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系统探讨了液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热历史、增容剂等对聚砜和液晶聚合物原位复合体系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晶聚合物与聚砜分子结构相似时,二者相容性较好;测试时升温速率越高,所得DSC曲线的峰幅越大.第二次加热有利于测试玻璃化转变温度;加入增容剂,原位复合材料中二组分间相互作用增强.最后,研究了原位复合材料的热机械性能,纯聚合物的温度-形变曲线上只有一个转折点,而原位复合材料有两个分别对应于纯组分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双酚-A型硼酚醛树脂的结构与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甲醛水溶液法合成的双酚-A型硼酚醛树脂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中形成硼酸苄酯,在固化过程中形成硼氧配位结构,配位氧原子由酚烃基提供。硼酚醛树脂与普通酚醛树脂相比有较好的耐热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