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了复杂弹体铝合金铸件精确组芯(型)造型的工艺过程,内芯采用铬铁矿树脂砂,外型采用石英树脂砂代替潮模砂,采用低压铸造。在铸造工艺设计、造型工艺分析、模具设计、制芯、组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最终获得了高精度、优质的复杂铝合金铸件。该造型工艺能够应用于多个铝铸件产品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FDM(熔融沉积成型)工艺打印了铝合金机械臂三轴座造型外模模具,通过三维快速印刷成型(3DP)工艺打印了机械臂三轴座铸型砂芯。分析了造型外模模具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砂芯的强度等工艺参数。将造型外模模具与砂芯用于V法铝合金浇注试验。结果表明,机械臂三轴座造型外模模具线收缩率为0.301%,体积收缩率为1.121%,铸型砂芯放置24h后的抗压强度为1.424MPa,机械臂三轴座铸件线收缩率为0.342%,体积收缩率为1.253%,表面粗糙度为Ra=3.314μm,满足铸件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铸造》2020,(2)
通过熔融沉积成形工艺打印了铝合金机械臂三轴座造型外模模样,通过3DP(三维快速印刷成形)工艺打印了机械臂三轴座铸型砂芯。分析了造型外模模具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砂芯的强度等工艺参数。将造型外模模具与砂芯用于V法造型铝合金浇注。结果表明:机械臂三轴座造型外模模具线收缩为0.301%,体积收缩率为1.121%,铸型砂芯24 h抗拉强度为1.424 MPa,机械臂三轴座铸件线收缩为0.342%,体积收缩率为1.253%,表面粗糙度为3.314μm,满足铸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型轮毂铸件的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托芯造型工艺:采用斜锲托芯盘结构,当造型机起模顶杆顶起起模板时,起模板托起砂箱,砂箱托起托芯盘上的斜锲,斜锲带动托芯盘向上运动,轮毂下砂型被完整吊出下型模具。生产结果显示:(1)采用托芯造型工艺后,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每小时可生产51件轮毂铸件,比原来手工造型相提高150%以上;(2)下砂型大砂胎断裂、裂纹废型问题基本解决,并且后续打磨清理工作量也大大降低;(3)托芯造型工艺使用方便、维护简单,造型工人的劳动环境有了大幅度地改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厂4115T缸体铸件主芯,自1975年起一直采用苏州铸造机械厂制造的二工位40公斤射芯机射制,然后将两单片芯用螺栓紧固,抹平拼缝间隙,凃以涂料烘干后送至造型工部。这种制芯工艺流程很不合理,工序多、占地面积大、占用劳动力多,芯子易变形、铸件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因此,缸体芯的整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我们通过对四种不同整射方案分析比较,决定采用垂直分型立射制芯方案,并制造了40公斤缸体芯垂直分型热芯盒射芯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东造型线的配套设备以及EA111缸体的生产情况,分析了水套断芯、砂芯砂眼、芯撑移位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如下改进措施:(1)通过外模贴补增加端面芯与砂型之间的工艺间隙,调整造型线的推箱速度,降低推箱杆瞬间撞击砂箱的速度,使走箱平稳,最终使水套断芯问题得以解决;(2)通过对组芯夹具进行观察,取消干涉位置的定位块,使砂芯砂眼缺陷得以解决;(3)通过更换芯撑厂家,监控芯撑尺寸精度,使芯撑移位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公司在应用碱性酚醛树脂砂工艺生产汽轮发电机铝合金铸件导风环的过程中,对制芯工艺进行的改进。就原有的制芯工艺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在这一过程中,先后试验了石膏模、金属模和EPS泡沫模的风叶模型,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最后选定树脂砂制芯工艺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利用计算机实体造型和模拟技术进行工艺方案的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局部干模在潮模造型中的应用,及局部干模的工艺结构设计和上、下盖板芯的制作要求,并提供了应用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我厂生产的大型铸铁件是指轮廓尺寸较大或壁较厚,或又大又厚的铸件。生产条件是:木模,粘土石英砂,手工造型制芯,干模浇注。生产的大件,在某些尺寸上大于模型或芯盒的对应尺寸。例如:缸体材质HT30-54,壁厚70mm,单重3吨,内腔用一个芯盒制成的整体芯,合箱时下入底箱,铸造工艺如图1所示。清理后发现铸件尺寸H比芯盒和泥芯高(见表1)。在造型合箱操作中曾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交通大学铸造教研室陈会武、林泽冰等同志编导,本校电化教学研究室录制的《铸造生产机械化》系列教学录象片现已摄制完成。该系列片反映了国内各种最先进的铸造设备,其中主要内容有:中国纺织机械厂的Hunter(亨特)造型线及气动微震压实造型线;第二汽车制造厂的KW造型线、BMD造型线、开放式高压造型线及DISA造型线;上海华丰钢铁厂的具有全自动下芯的射压造型线;苏州铸造机械厂最新型的SZ3型双工位微震压实造型机及侧射压造型机等,另外还有各种先进的制芯设备——热芯盒射芯机和壳芯机;砂处理  相似文献   

11.
铸造用CO2固化碱性酚醛树脂是一种新型造型、制芯粘合剂,它是由羟甲基含量较高的甲阶碱性酚醛树脂、含氧酸盐及碱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甲阶碱性酚醛树脂的组成和冷芯盒造型制芯工艺条件是直接影响 CO2固化碱性酚醛树脂砂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该酚醛树脂的组成(碱含量、固化剂种类和用量、添加剂和偶联剂用量)和冷芯造型制芯工艺条件(吹气时间、气体流量、砂芯放置时间及抗潮性能等)分别进行了实验,获得了铸造用CO2固化碱性酚醛树脂的较佳组成和冷芯造型制芯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乐豹  盛晓波 《铸造技术》2020,(3):237-242,251
随着树脂自硬砂的发展,传统组芯造型工艺在大型、复杂铸件生产中得到大量应用。采用三乙胺冷芯盒法的自动化精密组芯造型生产线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零件铸造,如整铸式铸铝冷凝换热器,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尺寸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的中小铸件的批量生产。综述了三乙胺冷芯盒法的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发展及其应用,该工艺是砂型铸造实现绿色化、智能化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提高原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率,强化生产中的环保措施,无机粘结剂及相关设备的研制与工艺开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了工艺参数对薄壁大尺寸铌铪合金零件强力旋压工艺的影响规律,以指导实际的生产过程。在实际工艺的基础上,利用Abaqus/Explicit软件建立其强力旋压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对旋轮与芯模间隙、旋轮进给比以及旋轮与旋压件之间的摩擦因数等工艺参数对旋压件贴模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力旋压过程中旋轮进给比对旋压件贴模性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旋轮与芯模间隙的影响程度最小。对于薄壁大尺寸铌铪合金零件,当旋轮进给比为0.24 mm·r^(-1)、旋轮与旋压件间的摩擦因数为0.05、旋轮与芯模间隙为3 mm时,强力旋压的贴模性最好,平均贴模间隙均值仅为1.003 mm。采用得到的工艺参数进行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射砂实砂法用于造型已有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底射射砂造型工艺问世以来,使射砂造型工艺得到更快的发展。但是,对于型砂射砂充填过程的流态及其实砂效果的研究报导甚少。国外某些资料曾报导过顶射射砂充填过程及其流态,然而多局限于制芯的实砂。本文旨在探讨型砂采用顶射射砂和底射射砂(下称“顶射”和“底射”)充填时的流态及其实砂效果,为射砂造型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一、试验装置顶射装置如图1所示。底射装置如图2所示。图3为测定射砂压力的方框图。  相似文献   

15.
我厂生产295、480柴油机球铁齿轮批量大、直径小(φ150左右)、重量轻(2kg左右),由于受生产场地小和工装设备的限制,而采用了油砂芯组合浇注工艺,其措施为:采用强度高的油砂,以保证无箱造型的外型强度;采用垂直分型、分模,左右部分木模分别装入二个芯盒内,在芯盒内考虑浇注系统。用砂自带销子、销孔作定位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视机功能按钮塑件的结构进行工艺分析,探讨了在UG NX平台上实现该塑件注射模模芯、电极设计及模芯零件加工的一体化方法,分析了电极设计的要点,制定了模芯加工的工艺方案,以实现模芯零件的高效设计与加工.  相似文献   

17.
用冷硬树脂砂造型和制芯具有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铸件缺陷少等优点。正在国内得到普遍推广,但该工艺也有一些新的技术问题。例如造型后取模比较困难。取模早,会破坏铸型;取模迟,则模样难以取出。本文根  相似文献   

18.
根据灰铁发动机缸体铸造用冷芯盒及外模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对目前灰铁铸造冷芯盒与外模工艺及模具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设计(如芯盒密封结构、上下顶杆设计、下芯夹具定位结构、外模结构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刘作寿 《铸造》1991,(3):41-42
在造型或制芯时,为了拔模不损坏砂型(芯),常常采用漏模板,如我厂叶轮制芯就用漏模板,现以一级涡轮(图1)为例来说明。该轮叶片精度和光洁度都要求很高,要制做的砂芯见图2。在制做砂芯时叶片拔模必须有漏板  相似文献   

20.
造型制芯的砂吹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由机器的气包Ⅰ、砂筒Ⅱ、射嘴Ⅲ和工艺装备Ⅳ(芯盒或砂箱)完成(图1a)。当空气由气包进入盛有型砂或芯砂的砂筒时形成的气砂流的特性,取决于固体成分的浓度:浓度低时是悬浮砂流,而浓度高时是密实砂流。在气包—砂筒段(图1δ)通过的只是空气。当空气流过砂时,在砂的运动层中产生了气流。在一个循环中,由于砂的被射出,砂筒的自由空间增大。由于砂的移动和空气对砂的渗透作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