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资讯     
五类食品生产要年审费用不向企业收取  广州市质监局获悉 ,从 3月 2 2日起 ,广州市将开展对五类食品 (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 )生产许可证的年审工作。企业未按时进行年审或者年审不合格、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申请而继续生产的 ,质监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将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处罚 ,情节严重的 ,还将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质监局表示 ,年审费用不向企业收取 ,有关食品检验费用由企业向检验机构交纳。从 2 0 0 4年 4月 1日起 ,将对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而生产销售五类食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查处重点是未取…  相似文献   

2.
ELISA法检测五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前处理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五类食品(酱油、醋、面粉、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含量,关键在于样品的前处理。本文针对五类食品中AFB_1的前处理作了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前处理使检测灵敏度达0.1μg/kg,在0.1~10μg/k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75%~170%之间。  相似文献   

3.
食事传递     
~~食品准入制完成28类食品纳入监管2004年中国的米、面、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完成,全国共有二万九千六百六十一家企业获得三万一千六百三十二张生产许可证书,数量占2001年企业调查总数的49%,其年产总量占全国市场销售量的95%以上。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5日举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控制,了解食品掺伪状况.以便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监督,我们于1989年底—1990年初分别对市场上销售的味精等五类食品进行了掺伪监测,共抽样89份,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有源五类食品89份样品、除木耳外,味精、山楂制品、桔汁、奶粉均为定型包装,采自本市36个副食、蔬菜门市及12个集贸市场的销售摊点,89份样  相似文献   

5.
食事资讯     
《饮食科学》2004,(3):57-57
1 世卫组织公布全球十大垃圾食品 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烧烤类食品。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果蔬类食品供应发展趋势和传统物流模式进行说明,提出传统物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果蔬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限制。阐述构建果蔬类食品供应链系统的特征与优势,包括有利于实现果蔬类食品的品牌化、有利于减少果蔬类食品物流环节、降低成本、有利于信息传播和提高整个果蔬类食品行业抗风险能力。提出构建我国果蔬类食品供应链的原则和对应策略,旨在建立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果蔬类食品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徽省部份农贸市场及街头食品中产气美膜梭茵(Closteridium Perfringe-ns)污染情况的调查,调查样品来自省内二市区及二县城。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共采集了五类食品175份,有19份阳性,阳性率10.86%。季节对阳性率有明显的影响,以夏季阳性率为最高。五类食品中除在豆及豆制品中未检出产气美膜梭菌外,其余各类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最严重的为卤猪肉,含茵量最高达1.62×10~5个/g。  相似文献   

8.
面条类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志红  吴莹 《粮食与油脂》2003,22(Z1):16-19
从面条类食品的发展历史、分类开始,讨论了面条类食品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面条类食品的行业现状,指出了面条类食品的开发方向和在开发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未来中国面条类食品的开发和市场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口服液类食品在目前的市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关于口服液类食品的各项问题也开始受到热切关注,本文中,笔者针对口服液类食品存在沉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口服液类食品原料选择、处理工序、设备使用、容器清洁等多个方面入手分析,为解决口服液类食品的沉淀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酱类食品的种类、营养和生产原理,概述了日韩酱类食品和我国酱类食品的生产现状,分析并探讨了酱类食品存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不足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理化性等安全隐患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注意事项与解决措施,最后展望了酱类食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品工业》2007,(5):16-16,18
抽样调查:食品添加剂合格率87.8%;抽样调查:五类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1.7%;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新国标出台;进出口食品包装新规定将于8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酿造》2008,(6):80
酱类食品是指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各种酱类食品;半固态调味料,包括各种非发酵酱、复合调味酱。在购酱类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中有些食品不是绝对不能吃,但必须限制数量。多少数量合适,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对某些人群,有的食品最好不要碰。下面五类食品就是必须限制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提升,糕点类食品作为饭后甜点、生日礼物等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大量消费者的喜爱。但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化学用品在糕点类食品中的使用,增加了糕点类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因而加强对糕点类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调味品、大豆食品、酱腌菜、淀粉及淀粉制品这四大类食品,在我国习惯上称之为“调味副食品”。从事这四大类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业,习惯上称之为“调味副食品行业”。这四大类食品的品种有上千种之多,其中多数为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     
从2004年1月1起市场上销售的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这五类食品必须标贴“QS”标志。考虑到具体情况,在2003年12月31日前生产的食品,允许其在保质期内销售完毕。据悉,我国将在今年对全部28大类食品开始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人们如何选购有质量保证的这五类食品呢?据有关专家介绍,应首先查看包装袋上是否张贴或印制有蓝白相间颜色的“QS”标志,只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能使用该标志。其次看有无生产许可证号,该证号由QS和12个阿拉伯数字组成。前四位是发证区域编号,如山西太原编号为1401;中间四位为产品类别,如大米编号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膳食暴露评估基础参数。方法选择接触面积法对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数据信息获得接触面积法中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食品的接触面积参数。结果通过调查分析114份坚果籽类食品,获取相关数据3 648个,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主要包括铝、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涂层6种材质,食品接触材料与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食品的接触面积(S/V)平均值为21.29 dm~2/kg,中位数为13.40 dm~2/kg,P5为1.11 dm~2/kg,P95为67.46 dm~2/kg。结论基于坚果籽类食品市场调查构建的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基础参数可为我国坚果籽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食品质量安全--米面油市场准入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米面油的生产条件及质量安全现状,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制的三项具体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出厂强制检验,市场准入标识管理等主要内容,并指出了企业申证前后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米面油的生产条件及质量安全现状,五类食品市场准入制的三项具体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出厂强制检验,市场准入标识管理等主要内容,并指出了企业申证前后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20.
金属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介绍金属类食品接触材料特定迁移物等影响材料安全性的物质,以及在金属类食品接触材料使用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综述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规限制情况以及我国法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