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对静载试验中未达到极限状态时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根据现场静载试验数据应用双曲线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最后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某污水处理厂桩基工程,根据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多根泵送和非泵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施工工艺影响下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尽管灌注工艺对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桩基工程静载试验确定极限承载力问题作为一个灰色系统,采用自适应GM(1,1)预测模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了浙江沿海地区桩周土的静探侧摩阻力平均值、静探锥尖阻力平均值与休止期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单桩初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给出利用静载试验值来确定静载试验值对应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回归拟合方法,得出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单桩极限承载力增长率与休止期关系的规律,结果表明与实测工程数据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5.
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准确性较高的重要方法之一,中美主要规范对于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和规定不尽相同。总结了中美静载试验及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值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点,介绍了印尼某电厂静载试验概况及结果,比较分析了按中美两国规范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成果,并对工程实践提出了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桩基工程静载试验确定极限承载力问题作为一个灰色系统,采用自适应GM(1,1)预测模型,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浅埋石灰岩地基上人工挖孔嵌岩桩,选取代表性桩基进行了单桩抗压静载荷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估算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嵌岩深度对单桩承载力影响较大,且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比静载试验结果高15%,估算结果偏不安全。  相似文献   

8.
《市政技术》2015,(5):150-15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时效性影响因素较多,在对承载力时效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现有规范中的经验公式和大量的试验数据,得出安徽地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经验公式;通过origin软件对静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极限承载力与休止期、极限承载力增长率与休止期的拟合公式,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接、可靠的方法,但对于大部分乙级和丙级桩基工程,往往只能采用规范提供的间接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大小,所得数值的可靠性不足、设计常偏于保守。将数值分析手段与现场勘察试验结果相结合,对单桩静载试验进行模拟,可以确定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的模拟单桩静载试验过程,并得到破坏阶段时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同一施工场地、设计参数基本一致的多根泵送与非泵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了灌注工艺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灌注工艺对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不明显,对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大,泵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非泵送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1.5~3.0倍。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某工程的沉管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并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静载试验,基桩在某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求得极限承载力值会提高很多,从而节约基础工程的造价。  相似文献   

12.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主要表现为触变时间效应、固结效应或硬壳效应。本文通过对静压预制桩的复压试验研究,得出复压所需压桩力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将复压试验估算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与理论计算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所测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复压预测的极限承载力值与理论计算的承载力值很接近,与应用静载试验曲线来预测的结果误差略大,复压预测极限承载力偏于保守。说明复压法来进行预制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基本上可以用来指导施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施工前的静载试验费用并缩短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3.
基桩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测试结果既可以判断桩基工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也可以通过试验结果对桩基工程进行优化或修改初步设计。本文对两个工程的PHC管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通过对现场检测数据的处理,得到各工程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并依据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对初步设计承载力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给出了有关桩基工程初步设计的优化或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4.
依据软土地区某工程试桩的施工参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实测的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采用三维连续介质拉格朗日法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计算模型,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及桩顶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的静载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同深度桩身轴力的分布及桩侧摩阻力分布,与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类似,两者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根据计算模型,提供了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推荐值,为桩基工程实践中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取值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某工程的沉管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并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静载试验,基桩在某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求得极限承载力值会提高很多,从而节约基础工程的造价。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FIS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糊逻辑推理功能,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静载荷试验成果的学习与预测检验,证明其预测精度良好、适用性强,因而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该预测方法,采用无量纲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方程,结合宁波市桩基静载试桩资料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靠度分析,利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单桩承载力可靠指标,并提出了单桩可靠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作为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最可靠和直观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如何利用未达破坏的静载试桩资料外推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应用于缓变型Q-S曲线的未来变化预测上,通过对模型精度检验,模拟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静载试验的信息化及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桩的静载试验进行了介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桩径1 500 m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 000 kN的基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出了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干13 000 kN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种不同桩型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研究,采用双曲线模型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拟合预测分析。研究表明:(1)利用双曲线模型拟合荷载-沉降曲线,拟合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98627,拟合程度良好,拟合曲线与实测的曲线吻合程度较高。(2)对荷载-沉降曲线为陡降型的桩,用折减系数法来预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研究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折减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47和0.821,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芳  李源 《山西建筑》2012,38(17):113-114
结合昆明某小区工程实例,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特点,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管桩在昆明地区承载力的时效性,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力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