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准确性较高的重要方法之一,中美主要规范对于通过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和规定不尽相同。总结了中美静载试验及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值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点,介绍了印尼某电厂静载试验概况及结果,比较分析了按中美两国规范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成果,并对工程实践提出了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鹏  刘浩  郑文涛  杨杰 《建筑施工》2020,42(3):446-448
以现场单桩静载试验为依据,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武汉国际赛车场PHC管桩的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情况下,现场静载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证明建立的数值模型适合该工程的研究,进一步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桩长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场静载试验加压至设计极限承载力时,管桩沉降量为30.08 mm,小于规范要求值40 mm,且留有富余值。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桩长对管桩承载力的影响,当桩长减小3 m,管桩沉降为39.37 mm,仍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依据软土地区某工程试桩的施工参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实测的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采用三维连续介质拉格朗日法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计算模型,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及桩顶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的静载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不同深度桩身轴力的分布及桩侧摩阻力分布,与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类似,两者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根据计算模型,提供了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推荐值,为桩基工程实践中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取值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际工程中,由于工程桩静载试验未真正达到极限破坏状态,静载试验数据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尚不完整,故提出了曲线拟合法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文章结合工程试验,对泡沫混凝土劲性桩静载数据进行指数曲线拟合,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值,并与数值分析及实测静载极限承载力值进行对比分析,以预测泡沫混凝土劲性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作为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最可靠和直观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如何利用未达破坏的静载试桩资料外推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应用于缓变型Q-S曲线的未来变化预测上,通过对模型精度检验,模拟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静载试验的信息化及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了浙江沿海地区桩周土的静探侧摩阻力平均值、静探锥尖阻力平均值与休止期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单桩初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给出利用静载试验值来确定静载试验值对应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回归拟合方法,得出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单桩极限承载力增长率与休止期关系的规律,结果表明与实测工程数据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7.
以清远市某高层住宅工程为背景,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设备配置、加载方案、承载力判定依据和检测结果等方面入手,系统阐明了桩基承载能力检测成套技术的控制要点,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桩基极限承载力和桩土挤压效应,力求为今后的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用于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断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的阻力、验证高应变法及其他检测方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结果,依托项目进行静载试验,详细的论述了该试验桥梁的设计状况、地质概况、试验的设备、试验过程以及数据采集、试验结果,并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对设计和施工进行指导,提出静载试验的优劣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宿迁海天翡翠城12号车库桩基静载检测试验进行了探讨,根据设计及建设单位要求,进行了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进行检测,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并根据桩基静载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内蒙古等地区大型、特大型矿井的建设,煤矿井塔桩基设计成了一项关键的内容。本文利用白垩系地层桩基的静载试验结果和等效转换方法把灌注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曲线转换为传统的桩基静载试验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分析,确定了风化砂岩的合理计算参数,得到了桩基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桩的极限侧摩阻力可达到650kPa、极限端...  相似文献   

11.
胡成海  洪昌华 《工业建筑》2005,35(Z1):486-488
通过分析给出了地基(或单桩)承载力均值在给定置信度下的置信下限,并对按静载试验取用特征值的安全度进行了概率分析。结果表明,按现行规范,可靠度指标将不小于2.32。对地基静载试验值的极差超过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此方法按照保持可靠度指标不变的原则取用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12.
在深基坑的基桩竖向承载力检测中,经常遇到场地条件、加载吨位受限制的情况,导致传统静载荷试验无法开展。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可较好解决深基坑中传统静载方法受限的局面,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进行研究,并指出自平衡法在工程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堆载法静载试验中桩侧堆载与地基变形对试桩的影响,为便于分析,定义了试桩沉降的实测值和真实值。对比分析了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中关于试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中心距离的相关规定,探讨了减小桩侧堆载对试桩沉降影响的方法。结合深圳填海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采用地基处理+“回”字形混凝土平台时,桩侧堆载和加/卸载方式对试桩受荷性状及测试结果的影响,包括桩土沉降、桩身轴力、监测点位移和试桩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堆载法静载试验中,采用试桩沉降真实值时,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试桩极限承载力和承载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采用“回”字形混凝土平台的软土地基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建议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对试桩桩顶沉降真实值进行监测和校核,包括试验准备阶段桩侧堆载引起的沉降,以剔除桩侧堆载的加/卸载过程对沉降基准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平衡试验与传统试验的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原位试验过程,对一根原型桩分别进行了自平衡试验、抗压试验和抗拔试验,抗压试验过程中测量了荷载箱在分级荷载下的荷载,同时用钢筋计测量了桩身应力,分析了自平衡试验与传统静载荷试验中极限承载力的差异,得到了自平衡承载力转换为抗压、抗拔承载力的转换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上桩的抗压承载力最大,自平衡承载力次之,抗拔承载力最小;有桩端支撑时,桩侧承担的荷载增加了29.04%,说明增加桩端阻力可以增加桩侧摩阻力;在自平衡载荷试验和抗压试验均达到极限状态时,自平衡试验的荷载箱受力荷载大于抗压试验时的荷载,说明自平衡试验对应的极限端阻力大于抗压状态下的极限端阻力;上桩在没有端承条件下的抗压承载力与自平衡承载力相等,说明在相同端承条件下,上桩的自平衡摩阻力与抗压摩阻力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分析和桩基础承载力的确定历来被认为是桩基础设计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根据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静载荷试验结果,基于非线性弹性理论,对桩基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及其承载力确定方法的研究,研究发现,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比值与桩顶倚载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现场静荷载试验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较方便地用来分析和确定单栅极限承载力。该方法具有比静载倚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法更安全、准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工程实例,用经验参数法计算钻孔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将计算的结果与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用经验参数法计算的结果比静载试验结果偏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曾国红 《山西建筑》2002,28(4):32-33
单桩极限承载力值是桩基设计中的重要依据。介绍了利用双曲线法对某工程进行实际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的情况,就某工程静载荷试验结果,采用双曲线法对Q-S曲线进行拟合,对未加载至破坏的试桩预测其极限承载力值,并与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适应范围和预测精度等问题,以使预测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自平衡试桩法是通过埋置于桩身中的荷载箱施加荷载的一种新型静载试验方法。双荷载箱技术即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将两个荷载箱埋置于桩身特定位置,按照不同的加载次序,分别测出指定桩段的极限承载力,可方便地确定有效桩长的实际承载力、桩压浆前后的承载力、带扩大头桩的承载力、基桩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双荷载箱技术克服了单荷载箱测试中因平衡点确定不准确而导致所测承载力偏低的问题,依据设计要求和桩周土层性质,灵活组合加载次序可巧妙解决部分传统试桩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静载试验法和规程法计算分析静压管桩的短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静压端承型短桩存在"短桩效应",倘若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取值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沉桩终压桩力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在静载试桩时常常出现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与其他中长桩比较,在同一终压桩力条件下,端承型短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需考虑折减计算。同时提出短桩竖向承载力不合格问题的技术处理方法,由于静压短桩效应影响和短桩处理后条件的变化,应验算群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桩静载试验过程中桩侧大吨位堆载对试桩的影响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应用FLAC3D程序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对试桩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着重分析桩侧堆载对土体及试桩受荷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加载前,桩侧支墩荷载会引起土体附加应力和沉降,其极限影响深度约为8倍支墩宽度。支墩荷载还会使试桩提前受荷而发生沉降,在试验加载时,桩侧支墩荷载减小,试桩发生一定的回弹而使得试桩的量测沉降量偏小。在加载初期,堆载法明显夸大了试桩刚度,需引起重视;随着加载至试桩极限荷载的一半后,其夸大作用开始明显减弱,在接近极限荷载时,这种影响已不明显,堆载法仍是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