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啤酒废酵母作吸附剂,以海藻酸钠作包埋剂将酵母固定化制作成小球,分别从吸附时间、温度、酵母小球用量、Cr6+ 溶液质量浓度、pH 值等因素,研究啤酒废酵母菌体对Cr6+ 的吸附特性。确定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6+ 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5h、温度15℃、酵母小球用量3g/20mL、Cr6+ 溶液质量浓度40mg/L、pH值为3。在该条件下,对Cr6+ 最大吸附率为27.6%,最大吸附量为10.8mg/g。其中pH 值、Cr6+ 溶液质量浓度、酵母小球用量3 个因素对Cr6+ 吸附特性影响较大,其余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硝酸改性后的中药渣活性炭对模拟Cr6+水样的吸附效果及各种因素对改性中药渣木炭吸附Cr6+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硝酸改性中药渣木炭对Cr6+的吸附效果的最佳条件为处理10m L浓度为10mg/L Cr6+的投加量为0.2g,吸附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壳聚糖骨架上的活性吸附位点,对壳聚糖进行交联改性,并将其和聚合氯化铝铁复合使用来吸附Cr3+。实验以Cr3+的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聚合氯化铝铁/交联壳聚糖的质量比、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吸附工艺,得最佳吸附参数为:聚合氯化铝铁-交联壳聚糖质量比1∶2、投加量7 g、pH=8、吸附时间70 min、吸附温度35℃,此条件下的吸附效果最好,Cr3+的吸附率达96.934%。  相似文献   

4.
采用硫酸(1+19)溶液对香芋皮粉末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吸附剂粒径、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初始废水的p H、Cr(Ⅵ)初始质量浓度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吸附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香芋皮粉末的粒径200目,投加量1.0 g、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360 min,初始废水p H 3以及Cr(Ⅵ)初始质量浓度150 mg/L。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香芋皮粉末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Cr(Ⅵ)的吸附量可达到7.491 mg/g,Cr(Ⅵ)的吸附率可达99.88%。用HCl溶液(1+5)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可解吸再生。  相似文献   

5.
以木质素、二乙烯三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考察了不同吸附条件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木质素)∶n(二乙烯三胺)∶n(甲醛)=1∶1.5∶4.5条件下,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对Pb2+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为45℃、吸附剂用量为1.2g/L、溶液pH值为5.0、吸附时间为24h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合成的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为59.82%,吸附量为49.85 mg/g。该吸附过程为慢性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改性木质素胺对Pb2+吸附过程是受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的共同影响,其中颗粒内扩散是主要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以Cr(Ⅵ)离子吸附效果为目标,对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污泥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改性效果对比,确定了HNO3改性方法,并对其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10 mol/L的HNO3作为改性剂、炭酸比1∶15(m∶V)、改性2.0 h。改性后活性炭用于废水吸附以去除Cr(Ⅵ)离子,在改性活性炭用量为5.00 g/L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3.9%和25.17 mg/g,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吸附量提高了140.3%。改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543.92 mg/g和103.5 mg/g,碘吸附值提高了28.9%,而亚甲基蓝吸附值略有降低。N2吸附 脱附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HNO3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从715.576 m2/g增至1020.161 m2/g,增大了42.6%;总孔容由0.353 cm3/g增长到0.608 cm3/g,提高了72.4%;中孔孔容由0.344 cm3/g增长到0.393 cm3/g,增长了14.2%。结果表明,HNO3改性可大幅提升脱墨污泥活性炭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酿酒废酵母吸附Cr6+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Cr6+初始浓度为30mg/L时,Cr6+在酿酒废酵母上的吸附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物理吸附且在5min内达到平衡;Cr6+在酿酒废酵母上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动力学参数k2为0.0174g/(mg·min),qe为4.92mg/g;同时Cr6+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也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但以Langmuir方程较好,最大吸附量qmax为6.38mg/g,b为0.2331g/(mg·min)。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了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三种肠道益生菌在模拟肠道环境条件下生长情况及对Cr6+、Cd2+、Pb2+的吸附特性。结果显示:嗜酸乳杆菌对Cr6+有较强的吸附和富集作用,最大吸附率为70%,吸附量为0.0021 mg/g;嗜热链球菌对Cr6+、Cd2+均有较强的吸附和富集作用,最大吸附率分别为50%和62%,吸附量分别为0.0015 mg/g和0.1057 mg/g;双歧杆菌对Cr6+、Cd2+均有较强的吸附和富集作用,最大吸附率分别为66.6%和69.9%,吸附量分别为0.0019 mg/g和0.1298 mg/g;三种肠道益生菌在模拟肠道环境下对Pb2+均无明显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杨酸对稻草秸秆进行改性,研究其对Cu^2+的吸附性能。以制备的吸附剂对Cu^2+的去除率为参考依据,优化吸附剂制备条件,结果显示:稻草秸秆与水杨酸质量比1∶1.5、改性时间120 min、改性温度35℃为最佳制备条件。同时进一步研究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当温度为35℃、pH为5.0、吸附时间为90 min时,0.15 g改性吸附剂对15 mg/L的Cu^2+溶液去除率达92.60%。改性稻草秸秆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均能描述Cu^2+在改性稻草秸秆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预处理和酯化方法制备改性玉米秸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改性秸秆对Cr(Ⅵ)的吸附机制与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秸秆投加量和p H值对Cr(Ⅵ)的吸附影响较大,在温度40℃,投加量0.04g,吸附时间45min,pH=3,Cr(Ⅵ)初始浓度10mg/L最佳条件下,吸附率达到最大值96.8%,吸附容量为121mg/g,是未改性秸秆的10.3倍。FT-IR显示改性后玉米秸秆有酯基生成和羧基的引入,电镋扫描结果表明纤维素结构更加有序,改性玉米秸秆作为新型生物吸附剂用于吸附皮革废水中的Cr(Ⅵ)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改性柚皮纤维素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皮为原料制备柚皮纤维素,并在一定条件下,与琥珀酸酐反应制取改性纤维素吸附剂(Cell 5 和Cell 6),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Pb2+,研究改性柚皮纤维素对Pb2+ 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Cell 5 和Cell 6对Pb2+ 的吸附符合动力学二级反应,生物吸附作用遵循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Cell 5 和Cell 6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142.86mg/g 和181.82mg/g。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特性。以废弃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制备原料,采用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三聚磷酸钠进行固化,制备成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复合型吸附剂。探究了pH值、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的投加量对Cr(Ⅵ)的吸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的用量为0.5 g时对Cr(Ⅵ)吸附率最高达到92.30%,pH=6时对Cr(Ⅵ)吸附率最高达84.32%。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生物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1)。同时该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08.23mg/g;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证实吸附反应发生吸附剂的颗粒表层,主要活性基团为-OH,-COOH。上述结果表明,黑曲霉菌丝体-壳聚糖对Cr(Ⅵ)吸附性能良好,绿色环保,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氧化活化棉纤维的方法将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接枝到棉纤维表面,成功制备了一种HBP-NH2改性棉纤维吸附剂,并以Cd2+的吸附量为依据对吸附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HBP-NH2改性棉纤维吸附剂最佳制备工艺为:在60℃下,pH值为11.03的20 g/L HBP-NH2溶液中(浴比1∶50),接枝反应2 h,所制备的改性棉纤维对Cd2+的吸附量最高,可达38.94 mg/g。  相似文献   

14.
以废弃虾壳为原料,在N2环境下通过管式炉高温活化制备生物吸附材料,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同时探讨了虾壳基生物吸附剂对水中Cr6+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800℃下制备的虾壳基生物吸附剂经过改性后,主要成分是CaO,比表面积达137.942 m2/g,是活化前的4倍。通过吸附实验发现,虾壳基生物吸附剂的用量和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较大,且对Cr6+的吸附同时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等温吸附模型。由此可知,通过废弃虾壳制备的生物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将其制备成一种纯天然的绿色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蚕茧对铬的吸附能力,用蚕茧壳、洗涤后的蚕茧壳、改性茧壳吸附模拟废水中的铬,用吸附率和单位吸附量检测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用茧壳吸附铬的效果差,洗涤茧壳较直接用蚕茧壳吸附铬的效果好;尿素改性茧壳较洗涤茧壳的吸附效果差,柠檬酸改性茧壳的吸附效果比洗涤茧壳略好;洗涤茧壳在50℃、p H=1、浴比1∶50、铬液质量浓度60μg/m L、吸附时间40 min时,其吸附率为73.79%,单位吸附量为2.2 mg/g;柠檬酸改性茧壳在30℃、p H=1、浴比1∶50、铬液质量浓度40μg/m L、吸附时间120 min时,其吸附率为81.29%,单位吸附量为1.63 mg/g。  相似文献   

16.
用啤酒废酵母作吸附剂,以海藻酸钠作包埋剂将酵母固定化制作成小球,分别从吸附时间、温度、Cp溶液质量浓度、pH等因素,研究啤酒废酵母菌体对C一的吸附特性.确定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2h、温度25℃、C,溶液质量浓度60 mg/L、pH为2.在该条件下,对Cr6+最大吸附率为94.71%.其中,Ca2+、Na+、M矿、Cu“不会干扰啤酒废酵母对Cr6+的吸附,以1 mol/L盐酸的解吸效果最佳,解吸率达94.1%.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纤维素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反应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本论文以纳米纤维素纤维(Cellulose Nanofibers,CNFs)为原料,经过化学改性制备了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arboxylated CNFs,C-CNFs)和氨基化纳米纤维素(Amino CNFs,A-CNFs)。在pH=5.5时,C-CNFs对于Pb~(2+)的吸附量最大为395mg/g,经过酸洗脱再生效率达到96%。在p H=4.5时,A-CNFs对Cr~(6+)的吸附量最大为103mg/g,经过碱洗脱再生效率达到93%。作为吸附剂,两种改性纳米纤维素均符合朗缪尔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以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为吸附剂,研究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在6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Pb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佳吸附温度为30℃,最佳pH值为4.5,最佳改性酿酒废酵母小球质量浓度为22g/L,并且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对固定化酿酒废酵母吸附的动力学及吸附平衡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狗毛进行预处理,研究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对狗毛吸附Fe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狗毛Fe3+的吸附性能有很大影响,经适当条件等离子体预处理的狗毛对Fe3+的吸附能力及吸附速率显著提高,最大吸附量可达36.96 mg/g,比未处理狗毛的Fe3+吸附量提高了15.23 mg/g;而且脱吸附后的狗毛还可以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磷酸改性花生壳为载体固定α-淀粉酶,研究改性后的花生壳吸附固定α-淀粉酶的最优固定化条件以及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用磷酸溶液对粉碎的花生壳颗粒进行浸泡处理来改性,研究出酶固定化最优条件是:酶液/载体比11∶1(m L/mg),缓冲液p H6.0,固定时间8 h和温度35℃。经3次平行试验,所得实际固定化酶活力平均值为27 980 U/g。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部分酶学性质比较,得出改性固定化后酶的最适反应p H、温度有所改变,为p H=6.0,温度45℃,其储存时间、操作稳定性和耐热性比游离酶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